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论文_吴永光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论文_吴永光

身份证号:44132419881119xxxx

摘要:建筑工程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所以应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本文基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是指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它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节约工程造价,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也应不断的进行创新,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1.1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以及范围较广,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制度,进而做好建筑工程管理的每个工作。一些建筑工程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足,甚至认为工程管理工作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所以未建立相关的管理部门,对于管理人员配置的也不够充足,任意缩减,这样就导致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工程管理工作需求,一些管理人员都是一人多职,这样就造成管理人员无法全部投入一项工作。另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管理工作加大了监督力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却没有按照其管理制度执行,未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

1.2管理方式有待改善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仅凭管理人员以往的实践经验,缺乏实地考察,所以这往往会导致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相关因素考虑的不够完善,实际工程施工管理计划制定的不科学,不符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同时管理人员采用的是传统方式,进行工程计划的制定,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完善工程计划的制定,但是工作效率低。另一个方面我国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发展的还不够完善,导致管理竞争力薄弱,无法在不断发展的建筑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造成管理竞争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设计单位涉及工种的较多,主要以机电、建筑、管网以及结构等设计为主,这种综合性设计无法满足国际上以设计为主的总体承包制。(2)工程管理人员缺乏对管理任务以及机制的正确的认识,主要利用现存的管理手段,不利于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3)对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而且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监督管理技术。

1.3人才建设程度不高

目前虽然我国建筑工程大部分的从事工程施工工作的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受教育时间较短,因此缺乏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导致其工程施工专业能力不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不能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无法保障工程的安全,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管理难度。除此以外,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不高,专业管理能力较差,无法满足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一些施工企业对技术人员较为重视,而忽略了管理人员,这样就造成管理人才的匮乏,降低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1.4安全管理不到位

施工安全问题始终是建筑企业的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施工队伍及施工条件等都比较庞大、复杂,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进而会造成许多安全问题。国内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较为重视,忽略了工程安全问题,导致一些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没有切实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经常出现安全事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2.1创新管理体制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首要应进管理体制的的创新,这也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前提,能够促进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建筑企业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并充分落实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其次应结合工程管理实际情况,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并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员,并明确分工,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促进管理机制的顺利运行。再次应建立完善的领导管理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加强对管理工作的监督,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

2.2优化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并对其不断的优化,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对工程施工的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包括施工人员、施工物资等,并采取分类管理模式,应避免出现管理遗漏的问题。在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中,涉及的内容以及范围较多,应根据具体的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管理方式,以此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例如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它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数据化以及模块化,能够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减少的工程管理任务,非常的高效便捷。同时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管理,促进工程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2.3创新人员管理方式

人是管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对管理工作具有直接影响,所以应加强创新人员管理的创新,这对于工程管理工作非常必要。首先应组织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技能培训及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思想道德,进而实现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各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保证其专业能力符合要求,能够做好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再次还应加强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加强管理人员对网络技术以及电算化操作水平。

2.4紧抓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进而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所以想要加强安全管理的创新,就要加强安全制度的有效的落实,一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出现安全违规的行为,就应根据相应的制度,进行处罚,进而避免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也可以将安全工作与奖金挂钩,以此督促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另外还应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是否严格落实了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留下的安全隐患,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总结: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建筑管理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工程管理工作水平较低,所以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做好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 城市建筑,2014,06:135.

[2]李雅芳. 简析建筑施工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6,41:159-160.

[3]高煜航.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创新发展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234-235.

[4]区剑波. 论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发展[J]. 建材与装饰,2016,26:180-181.

[5]林一鹏.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创新发展[J]. 珠江水运,2015,18:86-87.

论文作者:吴永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论文_吴永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