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五小学
摘要: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资源,既是教育改革的主体,也是办学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以及全局性作用。实施农村教育的前提,就是构建高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改下农村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成为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问题,对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管理策略;
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教育水平。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城市学校数量远低于农村学校,因此农村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是实现中国素质教育的关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旨在推行《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执行。为能推动教育体系改革与创新,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今,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效果不佳,且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所以农村教师队伍管理时需要克服许多难点。
一、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管理难点分析
1.人员编制混乱,资金不足
受人员编制与资金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突出特点就是人员老化。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新中小学编制标准要求,对教师队伍进行了优化,可是大部分农村小学人员编制问题仍然十分严重[1]。同时,一些地区政府更青睐由学校独自聘请代课教师,原因是临时代课教师,就可以避免编制问题,且工资相对偏低,能够降低政策财政支出。这些问题也直接影响年轻教师的从业问题。因此编制混乱,造成专业毕业生难以去农村学校开展教育工作,从而引发农村教师队伍人员老化。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低
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一些教师是学校从社会中聘请的民办教师,有的是代课,但是这些教师的学历、教学能力普遍偏低,难以与城镇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相提并论。因为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普遍偏低,加之地方政策无法贯彻与落实,许多地区的农村教师队伍没有机会参与培养与进修教育[2]。另外,大部分农村学校缺少骨干教师,教学方向迷茫,缺少优秀教师作为榜样,指引方向。比如一些教师课堂教学时不能讲普通话,语言发音不标准,学生无法准确学习,这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3.教师结构不合理
现今,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如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等,配置偏少,甚至一些农村学校根本没有能力聘请这些教师,在美术、音乐等专业知识教学方面,只能安排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另外,一些农村学校尽管开设了课程,可是没有配置相应的教师,以致于课程形同虚设。中国许多农村学校,因为专业教师非专业编排,导致教非所学,学非所教,此种问题已成普遍,严重影响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4.教师资源的流失
受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的影响,以及人才的流动,加大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难度。经济因素作为教师需要考虑的一种物质条件,如今大部分教师更青睐公务员编制,以致农村教师人员日益流失[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随着中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进与调整,农村学校教师聘用面对就业政策的变革,缺少资金的支持,造成农村教师队伍人员产生断层问题,尤其是教师队伍的老化,大多农村教师面临着退休,而学校却无法对教师队伍进行弥补,从而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在逐渐减少。
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措施
1.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待遇水平
目前,农村学校教师的整体待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与之前相比教师的待遇改善明显。可是整体上,农村教师的待遇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如农村学校教师渐渐地向城镇学校流动,此问题真实地说明农村学校教师待遇水平仍然需要提高。所以,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与物质条件的提高是必然的,也是避免教师资源过度流失的重要策略[4]。首先,地方部门与农村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待遇水平,改善教师的生活状态,帮助教师解决民生问题,深入调查教师面临的住房问题、户籍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并帮助其解决,让教师安心地开展教育工作,扎根于农村教学;其次,维护农村教师的一些合法权益,为教师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使教师更专心地教学。
2.拓展教师资源途径,完善队伍建设
综合分析农村教师队伍师资问题,应从下述几方面改进。第一,聘用师范类专业优秀毕业生,如大中专毕业生等;第二,鼓励外流农村教师重返课堂,可临时授课,原因是教师具有深厚的农村教学实践经验,了解当地的农村文化,如果学校条件成熟,还可再次聘用其回归教学;第三,加大调解力度,制定合理的农村学校教师流动体系,比如实施城乡轮流上岗工作制度,引导城镇教师开展下乡支教工作,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把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工作纳入职称评定考核内容,以提高城镇教师下乡支教的积极性;第四,鼓励教师下乡任教,国家教育部门应改进教师编制体系,侧重农村教育,如新聘用的教师要安排其先到乡村地区开展任教工作,年满三年后再调往城镇,并且要有效地调解农村地区学校教师职务的岗位比例,积极为农村教师的职称平台创造有利平台与条件。
3.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教学能力与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许多农村学校更新教学设备,打造新的教学环境,开设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但是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也刻不容缓[5]。农村学校在聘用教师时,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调节教师队伍结构,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合理提升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防止造成人员与教师资源的浪费。另外,农村学校还应该根据现实情况,着重强调体育教师、美术教师、音乐教师等冷门课程师资,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落实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农村学校要落实继续教育,通过教师培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学历要慢慢提高到专科、本科学历,初中、高中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应提高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要养成积极进修的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未来高学历是教师职业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
总结:
目前,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管理是中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如人员编制不足、结构混乱、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效果。因此,农村学校应结合教育实际情况,完善人员编制,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加大资金投入等,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地留在学校任教。另外,农村教师队伍管理质量的加强,才能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代中杰. 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7(04):62-67.
[2]乔刚.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策略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8):9961-9962+9964.
[3]韦美灵,贾勇宏. 农村教学点师资不足问题探析[J]. 教师教育论坛,2014,27(09):58-63.
[4]李佳妮. 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管理之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0):42+254.
[5]邹强. 近十年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研究回顾与思考[J]. 教学与管理,2013,(12):6-8.
作者简介:
姓名: 唐联开,出生年月:1964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单位: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第五小学, 邮编:425300 ,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副校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论文作者:唐联开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教师队伍论文; 农村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水平论文; 待遇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