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曦曦 史会全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1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高度利用已经成为其发展建设的根本,注重区域内的生态平衡,是我国城市能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条件。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实际,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其在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运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整个城市所面临的污染以及各种危机也愈发严重,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城市发展效率,因此结合当前生态城市概念,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便显得极为必要;其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促进其整体健康协调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意义重大。
一、生态城市要点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所形成的生态城市,能够保障整个城市区域内治安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等的协调性和合理性完全得以体现,通过有效使用信息、物质、能量来促进其整体区域内经济发展,确保其区域内生态健康能够和社会发展形成同步统一性。
(1)生态城市相较传统常规城市系统,其运转速度较快,整个运转期间,只需投入较少的自然物质便能够获取相对较高的经济效益,且在这个过程中其对污染物的排出控制方面效果显著,最大限度发挥了城市效能同时,保障其运行效益。
(2)生态城市本身流转系统效率极高,相应城市区域内各项基础设施作为其主要支撑,能够保障其能源流、价值流、信息流等运作的合理专业,加快各项城市流转效率同时,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3)生态城市本身系统性特点较为明显,其不仅是注重自身经济繁荣或城市生活环境优美;更加注重在对应区域内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人们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性,保障城市人群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4)生态城市对环境指标质量要求极高,其能够结合城市区域类型,对进行各种污染、管理水平、人均绿地面积绿化率等指标的设定,严格按照当前国际标准,做全方位分析,保障城市建设、资源利用、劳动就业、人口控制的实效性,以此使对应城市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利用。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分析
1、生态城市规划方法
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必须结合实际对其区域整体性进行全面分析,注重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平衡性原则,在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基础上,树立全局观念,以此来完善和执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设计。这个过程中从理论角度出发要先将经济效益和高质量生态环境进行对应结合,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必须对城市环境实施容量做好全方位的把控,环境容量即环境可承受既定利用方式的综合上限;其内容组成主要以对应区域内人口容量、土地容量、绿化容量、交通容量等来体现,因此在进行规划期间对其容量做好全面分析,以此确保其规划专业合理性。与此同时从其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基础出发,对整个城市生态结构做相应优化,明确周边郊区与乡镇的功能配置布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按照其所处区域环境位置,对其生态问题发生情况做好全面总结,并建立对应预防措施,并对其后续发展做对应方案设置;这个过程中将从其区域内布局以及全盘统筹角度出发,确保其生态稳定性和最佳效益的实现,明确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区域内每栋建筑都有着直接联系,在内建筑单体生态规划设计期间,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行全面总结,以此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及所在生态系统实质性关系,突出生态城市规划价值作用。
(3)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必须注重其对资源对循环使用,比如在建筑材料选择上,要结合实际选取无害无污染的新型环保性材料,尽量减少对木材的使用;同时对材料本身循环使用性做全面分析,通过专业合理的管理计划重复利用建筑废料,比如石膏、玻璃、砖瓦以及未装配的建筑构件等;建立固体废物利用回收体系,对相应建筑垃圾,建筑废物等进行合理分类,形成一条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系统,保障整个城市自然资源循环系统能够完全得以体现,根据城市本身结构布局对其城市建筑物自然采光、通风、通气等空间特性做全面设定,使城市内能够形成拥有自然空气通道的开放循环系统,确保生态性特质与当前时代发展的同步统一。
(4)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建筑物取暖、制冷等对整个能源耗能的需求量较高特性,进行生态化城市规划期间,必须从降低建筑耗能角度出发,全面凸显对应城市系统的节能性。当前一栋普通建筑物能耗基本占据了其运营总费用的近百分之三十,因此结合实际在实际规划设计期间,对降低建筑能耗,将以建造建筑改造节能建筑,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2、生态城市设计对策
(1)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时,必须从其地方本土特色出发,相关设计人员应对其区域所处位置进行全面分析设置,因地制宜来对其自然生态进行全面平衡把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以此使其生态特性完全得到体现。
(2)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专业的保护和节约使用,对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有限的进行科学的方案设定,结合生态建筑原理进行居住区科学规划设计,确保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城市生活环境以及包含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与此同时对住宅设计要从其布局性合理,节能低耗无污染角度出发,针对生活排泄物和生活垃圾,进行生态技术处理方案设置;这个过程中可适度增加住宅区公共绿地,提升其屋顶绿化来确保整个城市系统绿化覆盖率完全达标。
(3)以往常规的城市设计,相关设计人员主要针对各建筑物风格、结构、艺术性等方面特点做一定分析,不注重其整体生态性,造成最终设计效果中基础建筑设施及建筑物“过满”,整个城市绿化面无法达到相应标准,整个城市系统协调性失衡。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期间,应从加强城市绿化方面入手,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来提高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制定城市了不地系统规划,严格计划定好绿化用地面积,对整个绿化布局进行全面设置,注重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使其能够形成乔、灌、花、草结合的环向衔接绿地系统,确保城市生态性能够完全得以体现。
(4)针对城市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交通拥堵等问题,在对其进行生态设计时,应第一时间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项目,清理违法违章建筑,以此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全面推广,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对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做相应改进完善,继而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与此同时施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现代通信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确保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全面促进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5)对城市水资源做好合理的节约方案设定和优化配置工作,注重对污水转化再生使用率明确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效用,最大限度突出其生态特性,确保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专业性和可行性[1]。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从全方位出发,以创造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生态环境为根本目的,开展对应工作。生态城市俨然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其规划设计理念的时效性,是促进我国社会能够全面发展建设的关键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迅,李冰,石悦.从价值理念到实施路径的系统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技术导则编制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0):94-103.
[2]马红文.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目标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
[3]陈葵,钱海燕,严玉平.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江西科学,2012(3).
论文作者:周曦曦,史会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对其论文; 区域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