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治疗和心理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_林长荣

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3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及心理观察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入院时间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随机评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方案,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力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建议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心理观察;脑卒中偏瘫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observ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88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in time for the June 2015 ~2016 year in December,scores of random control group of 44 cases and 44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covery. Results:the daily life ability and muscle strength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stroke patient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words early rehabilitation;psychological observation;stroke;hemiplegia

脑卒中对人类的健康可带来严重的危害,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有着较高发病率及致残率,并和恶性肿瘤、心脏病等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重症。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改善,脑卒中导致的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在疾病治疗后所遗留下的功能障碍却难以有效避免,如常见的脑卒中偏瘫等[1]。脑卒中偏瘫不但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巨大打击,所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对策就显得尤其重要。随着护理学科与护理观念的发展与转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者进行护理对比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者随机评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一共有23例,女性患者一共有21例;患者的年龄在54岁至7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3.8±4.3)岁;脑出血者一共18例,脑梗死者一共26例;左侧偏瘫者一共23例,右侧偏瘫者一共21例;观察组的男性患者一共有25例,女性患者一共有19例;患者的年龄在52岁至82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6.2±6.1)岁;脑出血者一共16例,脑梗死者一共28例;左侧偏瘫者一共24例,右侧偏瘫者一共20例。对两组随机分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加以比照研究,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包括体位护理、药物护理等内科基本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方案,具体为:①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待其神志恢复、病情及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开展早期康复治疗。首先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在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而有节律,保持中等强度,避免刺激性过大,对上肢曲肌等具有较高肌张力的肌群,建议采取安抚性按摩方法,促进患者放松肌肉,而对上肢曲肌等具有较低肌张力的肌群,则可采取按摩结合寻径点穴法来提高疗效;其次开展患肢的被动运动,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难以主动运动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患肢开展被动运动,每天2次,直至患者可自主运动为主。在运动中要根据大关节至小关节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主要对肌肉、挛缩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等开展活动。最后是功能锻炼,包含床上的肢体摆放、按摩拍打、被动关节运动及关节挤压等,等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后,开展上下肢的控制能力与左右翻身等训练,之后视情况进行床边坐位、站位及平衡等训练,等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进行上下楼梯训练。②心理护理:首先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通过积极和患者沟通后,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采取心理暗示法激发患者的家庭、社会责任感,以成功案例引导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其次是协助患者更好适应角色的转变,因为患者患病大多会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消极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纠正其积极态度;再次,要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足够的情感支持,并耐心倾听其内心的倾诉,尽可能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并引导家庭与社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最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相关的疾病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同时指导患者家属了解康复训练对患者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开展康复治疗,从而加强其治疗依从性。

1.3疗效评价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巴氏指数进行评分,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证明生活能力越好。通过痉挛评定量表对患者肌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共分为6级,6级为0分,每隔1级相差20分,<Ⅱ级者证明肌力恢复越好[2]。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包开展统计学处理,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由( ±s)和(%)表达,分别进行t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方案,观察组在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力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s)

3.讨论

脑卒中偏瘫者实施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机体的康复[3]。有资料指出,发生脑卒中后,患者中枢神经功能和结构会发生一定改变,在治疗后通常难以根治,因此常常遗留一些并发症,而偏瘫则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日常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4]。以往临床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康复治疗与护理的介入时间比较晚,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而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早期康复治疗的提出,给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带来巨大的翻转。但是患者由于疾病缠身,甚至难以自理,因此需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若未能及时纠正和错过了早期康复治疗时机,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心理学原理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式,通过护理人员有意识地去影响患者的认知与感受来改变患者不良心态,从而达到尽早康复的目的[5]。

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联合方案,观察组在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肌力改善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可知对脑卒中偏瘫采取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刘卫华.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3:86-87.

[2]刘巧儿,曹全英,陈妙玲,黎凤珍,张英仪.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28:79-82.

[3]王玉莲.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16:3715-3716.

[4]杨娜,刘翠红,朱庆宇,荣根满.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01:115-116.

[5]方英,叶民,曹桂华.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与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05:101-102.

论文作者:林长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治疗和心理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论文_林长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