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中学校,40266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在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涉及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等。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应透过物理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不仅能对物理课堂中的核心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同时还能利用物理公式进行有效运算,最终将物理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
关键词:高中物理;活动课;学生素养
1素养的界定
“素养”的界定众说纷纭,陈伯璋等人2007年给“素养”做了这样的定义,“素养”是指个人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个体,必须透过教育学习而获得因社会之复杂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经合组织”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认为“素养”是动态的和整合的概念,是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是“三维目标”的集合体,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笔者认为,素养就是通过教育获得学以致用的一种外化的能力和态度。素养是一个人品质、思想、技能等的外在显化,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由学校单方面决定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可能影响学生素养的养成,素养的形成不能只依靠学校教育,还包括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事、人、物都能对学生的素养产生影响打破以往教学观念,关注物理实验,进而培养学习素养。
2通过高中物理活动课提高学生素养的策略
2.1利用多媒体,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概念课需与生活紧密相连,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知识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并观察到很多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规律作用于生活的事例。教师需有一双“火眼金睛”,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寻找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前概念,师生共同将物理概念从生活经验中收集、提炼出来的,通过归纳、演绎、细化、泛化等方法将物理概念总结出来。如在讲解加速度概念时,通过视频展示汽车加速或减速刹车的过程,让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认识,通过与一系列静止、匀速、变速运动物体的比较,让学生指出其中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对区别与联系的对比、总结,得出加速度的概念。讲解摩擦力概念时,利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轮胎、拖拉物体等生活经验,知道摩擦力是存在于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进一步提问,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相同的铁块,在玻璃板和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不同,为什么?一块木块和两块黏在一起的相同木块,它们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是否相同?为什么?通过实验探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得出摩擦力的概念。在概念课教学中,通过日常生活事例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存在于任何触手可及的地方。改变学生物理“遥不可及”的看法,减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恐惧心,从而真正主动地想学物理。物理来源于生活,同样,物理每时每刻也在作用于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2.2打破以往教学观念,关注物理实验,进而培养学习素养
实验课教学应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思考来完善物理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高中物理实验课应对此加强重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要将课堂完全交还给学生。高中生处于青春发展期,思维发育仍不完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穿针引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实验出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指导。比如在探宄合力与分力之间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时,教师将实验的权利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自主探宄并只在整个过程中适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宄,发现“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探究几何光学中的全反射现象时,学生分组合作、实验探宄,找出现象发生时的临界角。教师作为辅助者,“旁敲侧击”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完善学生物理观念。学生实验教学中任何一部分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不能逾距。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应积极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教师在演示时,应不断向学生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有来有回的完成课堂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实验,明确实验步骤,完善物理观念,有效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物理观念。
2.3将物理学史利用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为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课堂注入一份活力。在新的形势下,针对高中物理复习课教学,可以将物理学中的历程渗透在学习中,促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性探究,发现其中的乐趣,最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针对“欧姆定律”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时,应让学生对电流以及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做出假设,同时进行猜想。并鼓励学生依照猜想对方案进行探索,并进行交流探讨,最终选取一种方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进行认真对待,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对于数据的分析,学生不能运用理论值对实验值进行修正。当体验过后,学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自身的信心。除此之外,在物理学中,存在着一些有趣的故事,针对知识内容进行复习过程中,应进行有效挖掘,并进行讲述。同时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运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其学习素养进行培养。当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时,应将牛顿善于观察,并进行思考,最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述。学生听后,会对生活机械现象进行寻找,并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操作,激发其潜在的学习热情。
2.4对物理习题进行科学分配,对学生学习素养进行培养
习题教学本质上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他们通过习题获得知识。“教师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学生记录答案”形式的习题课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自我完善。生搬硬套的解题方法,机械化的解题训练禁锢学生的思想。习题教学中,只有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物理观念才能得到更好地构建。教师应将习题课交还给学生,通过他们的自主思考,构建物理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情景化的习题,激发学生求知欲。物理习题的选取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一定的逻辑性,顺应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由简到难的问题串引领学生步步深入思考问题,降低学生认知负荷。遇到较难习题时,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难题。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教师适时点拨,从而得出答案。物理习题课教学,需时刻注重以学生为本,教师只是解题难以进行下去时求助的“锦囊”。改变物理习题课教师绝对主导,学生参与流于表面的形式,让学生真真正正参与到习题解答中。习题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完善学生物理观念。以学生为本的习题课才是真正意义上好的习题课,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物理学科素养中的物理观念。
参考文献
[1]陈一鸣.基于物理素养导向的高考物理试题探析及教学建议[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11):48-49.
[2]陆永华.基于物理学科素养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赵惠松.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1+X”特色课程建构研究[J].物理通报,2018,(S1):6-8.
[4]谢冠鸿.关注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与思考[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2):61
论文作者:田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习题论文; 概念论文; 观念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