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境法及其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作为“中介”手段,常用情境法进行“教学再创造”。其主导思想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处理教材和运筹教学过程,使之符合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并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接受体育的启蒙教育,促进身心正常生长发育。
一、情境法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认为,低年级儿童大脑兴奋过程占优势,注意力不专一且易分散。若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和上课积极性,取决于教法手段的多样性和变化,不断利用新因素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儿童的有意注意。另外,低年级儿童的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差,感知事物以直接视觉、听觉和形象思维为主,思维方式和认知事物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而情境法恰是一种符合这样特点且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教学论认为,各学科教学法既有个性的一面,也有相通的一面。在一定意义上讲,体育教学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有关情与境的思想,如《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又《人间词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也人心之一境界”。情境法可谓是融言、行、情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心理效应研究中,得到了各学科的认同,成为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引导对知识技能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情感意志,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同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二、情境法的实践沿革
情境法在国外是原西德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学前课程改革的产物,后来成为德国课程发展的指导性理论。在学前教育中,它是作为教学原则和出发点并与儿童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紧密结合的。情境论在发展中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并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在我国学前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姑不赘述。
其实,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天津市的著名体育教师杨馨先生就已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情境法,并影响全国。实践表明,若运用得当,确能使体育课堂盎然生辉。近年来北京市小学体育界又进行了进一步实验探索,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如特级教师王良田先生,在教初入学儿童“立正”动作时,当学生知道动作方法后,即不再通过反复教练强化规格质量,而是通过“抓不会‘立正’人”的情境游戏,使学生在逞强好胜的心理驱使下,认认真真地做会“立正”的人。于是教师有意强化的教学意图,在学生无意地进入角色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又如特级教师王仲生先生,在教低年级“助跑几步,单脚踏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时,先让学生模仿小狗跑、小兔跳,演练“狼来了”等一系列活动情境来体验教材的动作方法,感受活动乐趣;进而通过看示范、图示理解动作概念和过程,并通过尝试练习、比赛等活动,强化动作规格和目标要求。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与练的课堂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情境法作为一种载体形式,融实用、有趣、审美于一身,发挥了手段的诱导魅力和教学艺术的薰陶力,至今仍在低年级乃至其它年级被广泛运用。
三、情境法的构成因素
情境法的构成具有多维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其基本因素大体有:
(一)主体情节:即所创设的情节构成教学过程的主体活动。如劳动模拟、军事演习、动物嬉戏等演绎活动。
(二)动作模仿: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如象行、马奔、兔跳、鸟飞,以及人物的举止形态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
(三)道具演示:即利用体现情境效果的体育教具、设备或其它器材、玩具等做道具,进行象征性演示。如实心球当“炸药包”,体操凳当“独木桥”,木棍当“枪”,布包当“土豆”,以及利用头饰、面具扮演各种角色形象等等。
(四)图画显示:即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环境氛围,以及在场地上描画“河沟”、“鱼塘”等。
(五)语言描绘: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
(六)声音渲染:结合特定情境,配以相应的乐曲或拍手声、铃声、鼓声,劳动的“哼唷”声,战斗的“冲杀”声,胜利的欢歌声,以及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鸡鸣鸟啭声等等,以增强创设情境的真实感。
上述因素是构成情境法的基本素材,并非是缺一不可的。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的特定需要,从中选择几种因素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情境法的运用
情境法的运用,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据一堂课的几项(通常为两项)基本教材,创设一个连贯的情境;也可以一项教材单独创设一个情境,彼此不相关联;还可以某项教材设情境而其它教材不设情境。目的在于体验和掌握教材。
(二)作为发展身体活动能力的手段: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巧性,以及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动能力。一般用于课的基本教材对于身体某些部位锻炼不够或机能活动不足而采取的弥补措施。
(三)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如“开火车”、“划龙船”、“火速到达”、“安全转移”等等。这是为了使教学环节、教材之间的衔接紧密和转换迅速,避免无意义的时间耗损而采取的组织措施。另外,还可以创设边转换边放松的调节性的情境活动。
(四)作为准备、整理活动的手段: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或由运动状态向相对安静状态过渡的目的。
五、运用情境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实践表明,牵强附合地“造作”情境,不仅不能收到启蒙、诱导的效应,反而容易造成知识的误导。因此应科学地运用这一方法。
(一)创设情境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低年级教改实践中,曾有教师以情境法为“突破口”,克服教学成人化倾向,但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情境化”,而把幼儿园咿呀学语的一套搬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来,实在是幼稚难奈,这实际上是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倒车。
(二)创设情境要与基本教材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借助情境法进行教材再创造,使儿童的认知过程与活动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有形的身体活动与无形的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进而使儿童从“玩”的心态逐渐向着有意学习知识、掌握动作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和发展学科能力的心态转化。这才是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如果单纯为迎合儿童“玩”的心理而创设情境,就容易使体育教学异化为没有教育教学意向的“游乐活动”。
(三)创设情境要讲求科学性
“造作”的情境必然失真,常造成正确知识的误导或使教师陷入被动境地。如,有位教师在投掷沙包教学中臆造了“青蛙打雪仗”的情境,学生问:“老师,青蛙是冬眠的,怎么会出来打雪仗呢?”一位教师在教立定跳远时,先让学生两臂向前上方摆动,比喻是大象甩鼻子,又模仿小白兔双脚跳,最后归纳为“把大象甩鼻子和小白兔跳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立定跳远。”牵强附会,弄巧成拙。
(四)创设情境要渗透思想教育的内涵和时代气息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情境法进行渗透,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如,一位教师看到大街小巷挖沟埋电缆,为居民安装电话施工,就结合快速跑的教材创设了“快速接线”的情境游戏,吻合了时代的脉搏,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教育作用。创设情境如不认真思考,也容易产生负面的作用,如,一位教师结合投准教材,制作了能在空中移动的标靶,上面画的是麻雀。打麻雀的时代已相去甚远,把麻雀当作害鸟的观念显然与保护生态平衡和爱护鸟类的现代意识不相吻合,这样设置情境对学生认识生态环境就起到了误导的作用。
在运用情境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渐转化到人物行为的学习上来。如,在模仿军事情境的活动中,不仅仅是演练情境过程,而且教育学生要象解放军叔叔那样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顽强、勇敢,不屈不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主导意识是关键。如,一位教师发现学生在“支前”奔跑中摔倒了,关切地跑上前去见学生咧嘴欲哭,便快语激励:“解放军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象解放军叔叔那样顽强地站起来!”学生终于没让眼泪流出来,爬起来顽强地完成了任务。随着师生一片由衷的掌声,这种精神闪烁在全体学生的心中。不难看出,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及时地因势利导,可以使沉浸在角色想象中的学生思绪迁移到角色含义的深层理解中,即能使学生对角色人物表面模仿转化到对角色人物本质属性的学习上来。这个过程既是培养儿童社会化意识的一条途径,也是对儿童实施社会化教育的良好时机。因此,教师应抓住这样的时机,提高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
标签:创设教学情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