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NIHSS(4.2±2.1)、BI(83.3±15.5)等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5±3.0,52.4±13.8),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连续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295-02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且本病以老年人为好发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其中以偏瘫为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是指患者的某侧肢体肌力降低,出现活动障碍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严重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1]。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入组标准:(1)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核实;(2)年龄27~85岁,脑出血52例,脑梗死70例,男性72例,女性50例,年龄(56.35±7.96)岁,病程(12.45±7.6)d,开始治疗时间(12.3±4.5)d。随机分为各56例的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神经缺损程度方面,经统计学χ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2)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3)伴有骨关节疾病;(4)不能配合康复治疗及服中药者;(5)有严重的心肾及感染性疾病者;(6)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和缺血性可逆性脑损害。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的护理措施。
试验组:连续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脑卒中偏瘫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患者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自暴自弃等。因此,护理人员应以耐心、积极的态度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将早期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使患者增强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②饮食护理:患者应多喝水,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蛋白之类的食物为进食原则,格外注意不能过饱进食、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另外,不可吸烟饮酒。此时,患者隶属骨髓、气血亏虚的状态,应予以强健筋骨、补气养血汤药及粥类,如补中益气汤、山药红枣粥、杜仲虎潜丸、怀牛膝等,另外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之类的食物,每日进食适量的粗粮食品和瓜果蔬菜。③言语功能护理:对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加强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进展过程,其在相应时期的用药治疗及对应的注意事项。其次,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模式,及时了解存在于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并予以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措施,及时消除负性情绪,并予以可亲的态度鼓励患者,并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语言学习计划,增强患者的语言学习能力。④康复护理:如患者处于卧床期,则以自身的症状恢复情况为依据,制定适合的康复方案。针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方面,予以相应的功能训练干预,如良姿位摆放,防止肢体痉挛,保持功能状态;如给予空气压力波帮助有序挤压肢体,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及肢体水肿;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活动手腕、脚腕、伸手屈膝等防止废用综合症的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表示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采用的NIHSS(4.2±2.1)、BI(83.3±15.5)等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5±3.0,52.4±13.8),差异显著(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详情见表1,予以不同护理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作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中风偏瘫患者,其均会出现下肢肌张力不同程度的增高、腱反射亢进及肌痉挛等,严重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2]。
在本研究中,对试验组患者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NIHSS、BI等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验证了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成功性与优越性,这与张丽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其报道显示连续康复护理可顺利推动康复进程,为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3]。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丙坤,张伟滨,吕政,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8):156-159.
[2]谢荣香,林秋文,曾静.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81-82.
[3]张丽萍.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3,11(12):208-209.
论文作者:张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差异论文; 措施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