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创新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下知识资源成为提升经济实力的关键,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获取知识资源提供了便利[1]。知识经济下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企业只有高效整合与利用全球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保障稳定持续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获得进步。企业创新包括管理、技术、体制等多个方面,无论何种创新模式都需要企业经过严格控制与逐步实施,保障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2]。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不仅是企业管理实践发展的需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优化管理流程的需求。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是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是企业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动力。因此,知识经济下企业加快实现管理创新模式,保障创新理念与先进科技的完美结合,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一、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是促进体制改革的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仅需要加快技术、财务制度改革,还需要加快实施管理体制改革,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党的十六大会议中明确提出,要保障技术、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创新管理模式能够弥补管理体制与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与治理结构。企业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其通过生产要素重组创造的价值。而企业管理是对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既定生产目标的活动。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发展状况,创新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企业生产环境,也可以加快推进企业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3]。我国企业在管理模式创新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要求。管理者应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学会现代化企业管理方法,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二)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向集约型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要求企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品多元化、改善服务质量,并且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一大批新型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以高精尖技术为主,与传统加工型企业存在区别,高学历人才占有很大比重。若这些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也很容易产生问题。这就要求新型企业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与管理手段。信息时代消费者更加青睐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这就要求企业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转为提供定制化、个性化产品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但是纵观我国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其中大部分企业离现代化、标准化生产还有较大差距,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之间依然无法有效对接。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型企业超过1250多万家,这些企业中虽然部分实现了现代化作业,但是由于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型企业要想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就需要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信息化进程,即借助现代通信、互联网技术革新传统管理模式,并且引入ERP系统优化生产流程,真正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4]。 (三)管理创新模式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看成是全球生产要素、产业结构调整、信息技术与跨国公司提供动力的全球性活动。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跨国公司作为经济载体发挥着关键作用。统计表明,当前跨国公司占据了全球至少2/5的生产资源,并且形成了庞大的生产销售网络。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我国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随着我国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再仅仅利用国内资源与技术,而是通过对全球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利用,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其经营范围也逐渐由国内转向国际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这些变化,使其合作伙伴、生产要素、竞争对手遍布全球,经营场所也分散于世界各个角落。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受到全球范围内资源、市场动态的制约。鉴于此要求我国企业通过革新传统管理方式、制度与手段,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求,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环境。同时企业应该建立全球信息网络,迅速、准确、及时地掌握国际市场信息,促进物资、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快速传输,以提升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困境分析 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国企业在管理上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并引入流程再造、知识管理、危机管理等先进理念,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5]。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管理依然存在不足,也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管理现状与管理创新存在的障碍,分析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为后续提出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一)我国企业整体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管理方面虽然引入国外先进理念,但是仍存在管理理念模糊、资源利用率低、缺乏创新思维等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习惯计划经济下的管理理念,缺乏明确的企业管理定位,存在重视资产管理、轻视经济效益,重视环境建设、轻视体制革新等问题。部分管理者只考虑个人利益,将企业利益放在次要位置,或者管理活动范围过于狭隘,过于看重当前利益,缺乏长远的企业管理规划。部分管理者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存在重视人际关系与员工道德教育,忽视现代科技与员工安全培训等,由于管理者管理能力与思想理念无法满足社会形势需求,很难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另一方面,企业生产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偏低,生产成本增加,但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缓解生产压力,促进生产资本转移与增值,例如拓展供应渠道、外包等[6]。加上企业对市场动态缺乏及时反应,无法有效整合多方生产要素,这就导致企业产品供应链缺乏稳定性造成在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间接增加了企业损失。此外,现代化管理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企业管理体系,通过不断实践提升管理水平。但是部分企业存在重视经验管理,忽视管理制度革新与现代化科技管理等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多依靠经验、感觉处理问题,而非依靠科学的手段与方法,缺乏创新思维与意识,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一些企业管理活动的开展并非依靠先进理念,而是在不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借用他人模式;或者无法将创新理论与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导致企业管理革新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存在的障碍 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方面存在的障碍有: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门槛降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增加了我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难度。二是国内经济虽然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国内资本市场投机行为较多,也隐藏着一系列矛盾。三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更加依赖知识与科技,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知识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创新发展需求。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委托关系不明确,产权与权责不清以及政出多门等问题,在企业管理上谁都有话语权,而出现问题却无人承担。同时部分地区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企业不仅要符合政府政策要求,也需要兼顾自身盈亏,很难专心开展管理创新工作。此外,企业岗位设置不合理,存在因人设岗、暗箱操作等问题。企业推行岗位责任制,其目的在于对岗位职责、业务范围进行具体规定,保障生产活动中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合作,维持企业的高效、有序运转。而因人定岗等问题不仅导致岗位设置不合理,影响到员工和谐与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增加了推行管理体制创新的难度。 (三)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信息时代更加注重知识创新与知识转移,并且将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与直接驱动力。无论是个人、企业或国家,都需要通过加强知识学习提升竞争力,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为知识经济提供了强大支持。知识经济下知识资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而非单纯依赖人力、物资等。知识资源具备的重复性、低成本等特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同时知识经济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服务与产品,而更加注重信息、服务、产品的融合,要求企业通过生产资源整合与管理模式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服务。企业应该不断扩大营销合作范围,围绕知识、服务、产品探索创新模式,促进企业战略重心转移。知识经济下更加注重对先进科技的应用,而纳米技术、虚拟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生命科技、信息技术等多领域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线上经营、虚拟企业逐渐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流。知识经济下企业所处的生产、技术与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们注重对生产效率的要求,只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方能取得胜利。而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尤其需要重视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改进生产模式、推出新产品、新工艺迅速占领市场,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管理流程,加强企业知识管理,以维持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 统计表明,我国很多企业还缺乏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而美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率已经超过90%。知识经济下信息资源可谓是企业的神经系统,而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企业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途径。引入信息化技术,实施科学管理,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监管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与资源调整,也有利于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企业工业化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该将财务管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切实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企业资金流动、预结算的监管,提升资金的增值能力与流动速度,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带动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成为国际产业链的重要部分,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应加快改善管理环境,引入管理技术与手段,将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首要任务。同时企业应该结合政府政策要求,从教育培训、投融资方面制定科学的方案,努力获取政府的财政支持,为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便利。做好企业员工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监理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的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并构建完善员工考核制度,提升员工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二)不断完善管理创新模式的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存在多方面影响因素,而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其创新发展过程都是充满风险的。企业管理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科学的管理原理构建管理创新激励机制,以业务规范、制度规范为基础,提高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形成协调、统一规范的运作模式,保障管理质量并提升工作效率。在人事管理上采取竞争式管理模式,根据个人综合素质确定岗位,采取一边就职一边考核的竞聘制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员工提供展现个人能力的舞台,让他们具备自主创新权,并且根据他们的成就大小实施差异化管理。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自身生产实际,设计合理的管理组织体制,改变僵化的行政职能型管理结构,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灵活高效的全新组织架构;通过对不必要管理机构的拆分与重组,提升生产、研发、技术管理效率,精简人员,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例如,我国联想公司获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构建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不无关系。联想公司在创办之初,就制定了合理的人事管理、财务支配与经营决策制度,在企业管理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调整组织架构、激励方式、战略机制与规章制度,通过适时优化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打造精英团队,提升企业管理弹性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应该保障具备合理的岗位设置、组织架构与弹性空间,以提升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信息时代网络化使得企业的信息交流更为频繁,企业内部信息流动环节的增多,使得原有扁平式信息结构变为网状信息结构。企业应该对已有的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组织部门,增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改变各个部门孤立存在的格局。企业应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调整内部管理秩序实现团队化建设,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知识经济下企业更加倾向于打造跨职能团队,并且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员工应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创造与自我调整,在掌握必要岗位技能的同时加强学习,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竞争力与规模大小无关,而与企业的资源整合、人员管理能力有关,而技术精英与高素质人才则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在动态环境中提升内部员工凝聚力,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精英团队;保持企业管理的协调性与控制力,坚持管理模式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坚持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管理原则,保持管理队伍良好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性,提升企业管理的弹性空间。 当代中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发展,实现管理创新模式是必要途径。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模式均与市场变化存在密切联系,而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下我国企业要想提升竞争实力,就需要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与方法,积极顺应市场趋势推行管理模式创新,以信息化管理为创新活动创造条件,体现自身的独特优势与能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标签:管理创新论文; 知识经济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