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塔里木河流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塔里木河论文,又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塔里木河,世界第二、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它来源于雪山高原,供养着塔里木的数百万人口,人们亲切地称它是“母亲河”。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它流入罗布泊。60年代,河水退到台特玛湖。70年代,塔里木河的河水又退到了大西海子水库。而到了90年代,大西海子水库的水也是时多地少,时有时无,朝不保夕了。
仅仅40多年的时间,塔里木河就从1321千米缩短到1001千米,这就是说,那320千米的河流,就这样消失了。塔里木河的断流影响到它哺育的一系列生物链的衰亡。首先是下游从遥远的汉唐时期就在两岸生长的胡杨林,一批批的枯死,特别是那一片曾经被人们称做“绿色走廊”的地段。在50年代保存的5.4万公顷胡杨林,今天只剩下0.73万公顷,87%的胡杨林就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因为塔里木河断流而活活地渴死了。同时还带来红柳、梭梭等灌木的衰败,使两岸26.67多万公顷草地和牧场退化、沙化,鸟类和许多小动物也消失了;牧民和学校开始搬家。与绿色相联系的一系列生物链无可挽救地衰亡了。
塔里木河的河水为什么越来越少了?专家们分析后认为,是由于不科学的人类活动,也就是盲目开荒,无计划地截流用水造成的。在历史上,清朝政府曾经多次对新疆、蒙古进行大规模的屯兵开垦。虽然一时解决了人口增长的吃饭问题和边疆的戌防,然而无节制的开发,已经导致森林的消失,牧场萎缩,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物种减少,灾害激增……
1949年建国以后,我国没有接受清朝政府开发西部的教训,又一次大规模的屯垦戌边,加上“大跃进”运动,和向草地要粮,又给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加重了水土的压力和负担。
更加不幸的是,进入90年代,塔河流域又出现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开荒浪潮,1998年以来,仅塔河干流开垦的荒地就有6.67万公顷之多,而整个塔里木盆地近10年新垦荒地则超过了20万公顷。开垦荒地意味着需要大量用水,棉花基地、石油基地、商品粮基地各自都根据需要开口子放水,使塔里木河的乳汁越来越少,使它下游几百千米河道变为干涸的沟壑。罗布泊湖,早已是一片盐渍地了。
没有水,就没有维持生物链的血脉,一切生物在干渴中只有死亡。为了换救塔里木河两岸的生命和居住在那里的牧民、边陲战士,只有向塔里木河输运生命的血液——2000年11月,政府命令塔河上游的大西海子水库开闸向下游放水,2001年4月1日开始,根据水利部的部署和新疆自治区的安排,第三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通过调整灌溉计划,减少灌溉次数,减少引水量等办法,到2001年11月中旬,向塔里木河的应急输水计划胜利结束。从塔里木河上游的博斯腾湖输出生态水约13亿立方米,从大西海子水库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近7亿立方米,经过933千米的长途跋涉,河水终于到达塔里木河尾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彻底结束了30年滴水未见的历史,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的地下水位普遍回升,为塔里木河下游濒临死亡的胡杨林等生态植被补给了水源,人们盼望塔里木河流域“绿色走廊”恢复生机,重新成为“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