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县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500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常规西药资料,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治临床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糖尿病;临床疗效
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是继心血管疾病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顽固性疾病,并且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正在逐渐年轻化[1]。此次研究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糖尿病患者50例。给予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常规西药资料,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从而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10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59.47±5.3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25±1.34)年,体重指数(23.54±1.63)kg/m2,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糖尿病患者50例。两组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的相关糖尿病诊断标准[2],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两组糖尿病患者中均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患者近期未服用降糖药物;患者中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两组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二甲双胍初始剂量为0.25g/次,每天服用两次,治疗一段时间后,可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但患者服用药物次数不宜超过每天两次。对于病情严重并且病程超过3年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50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接受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①脾阴不足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滋阴清热及生津止渴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山药30g、生地30g、知母20g、天花粉20g、石斛20g、沙参15g、麦冬15g、泽泻12g、五味子6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②气滞血瘀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益气养阴和活血通络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玄参30g、生黄莨30g、丹参30g、熟地15g、葛根15g、苍术15g、生地15g、山药15g、川穹10g、赤芍10g、木香10g、当归10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③肾虚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补益肝肾及滋肾固本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黄精20g、制首乌15g、肉苁蓉15g、淮山15g、金樱子15g、山楂10g、赤芍10g、五味子10g、佛手10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④肺胃蕴热及气阴两伤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滋养、益气、清热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山药30g、生石膏30g、黄芪15g、天花粉15g、菟丝子12g、怀牛膝10g、茯苓10g、泽泻10g、玄参10g、麦冬10g、生地10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⑤气虚阴亏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益气滋养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菟丝子30g、党参30g、生地30g、黄芪30g、天冬15g、麦冬15g、茯苓12g、泽泻12g、山萸肉12g、玄参12g、当归9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⑥气阴两虚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养阴活血及益气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丹参30g、元参30g、黄芪30g、苍术15g、葛根15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⑦血燥阴伤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养血滋阴、生津降火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黄芪30g、山药30g、石斛15g、天花粉15g、绿豆衣12g、元参12g、五味子10g、熟地10g、白蒺藜10g、沙蒺藜10g、党参10g、生地10g、麦冬10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⑧阴虚阳亢型:对于此类患者应采用养阴润燥及生津止渴之法进行治疗,采用药方:生地50g、地骨皮30g、甘草15g、天花粉15g、制首乌15g、山萸肉15g、玉竹15g、女贞子15g、寸麦冬15g、山药15g、乌梅肉10g,水煎400mL,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患者接受治疗15d为1个疗程,患者共接受8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评价[3]
显效: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有明显改善,患者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有效: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改善,患者血糖降低≥20%,但血糖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患者血糖值未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糖尿病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为t检验;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治疗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并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伴随性疾病,属于内分泌疾病,多是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等原因所造成的。在临床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在临床中,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患者血糖水平处于偏高的状态,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在我中医中,糖尿病属于“消渴”的范畴,患者多是由禀赋不足、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所导致,在治疗方面,强调病症论治[4]。
此次研究给予观察组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西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充分说明,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治临床疗效果较好,这一研究结果与部分学者研究结果相符[5]。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治临床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立国,李晓哲,周潮等.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6):117-119.
[2]韩建新.中医辩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4):239-240.
[3]陶辉.中医辩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7):84-85.
[4]马春艳.30例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2):35-35.
[5]田志强,王洪运.糖尿病中医治疗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16):87-88.
论文作者:钟云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糖尿病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两次论文; 两组论文; 中医论文; 此类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