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ph值较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无创呼吸机; COPD; 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303-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无创呼吸机通气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条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避免了有创通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同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科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行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2±7.4)岁,对照组患者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64.3±8.6)岁。纳入标准:符合COPD 及其并发症的相关诊疗标准[2]。排除标准:因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病诱发呼吸衰竭患者;因肺部损伤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与护理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实施常规抗炎、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通气模式采用同步/时间模式(S/T),备用呼吸频率为16次/min,吸气压力由6cmH2O开始,通气30min 后保持吸气压力为8~12cmH2O,呼气压力为4~6cmH2O,吸氧流量为3 ~6L/min,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 以上,待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再逐渐调整参数,缩短通气时间,直至撤机。
2.2 护理
2.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看护,不予以护理干预,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及异常状况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2.2.2观察组护理 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护理诊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2.2.2.1心理护理 患者能否坚持使用及有效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多数患者对无创呼吸机缺乏了解,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而拒绝治疗。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介绍呼吸机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教会患者上机时如何用眼神和手势和护士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为患者做好上机前准备。
2.2.2.2呼吸道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患者出现血氧下降,痰鸣音较多时,立即帮助患者清除,鼓励患者多排痰,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于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必要时予以吸痰。由于呼吸机是直接送气到呼吸道,为了预防吸入性肺感染,呼吸机每24h清洁消毒一次。
2.2.2.3营养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护士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对病情较重者应根据氮丢失量和血清白蛋白浓度适当地输注白蛋白或新鲜血浆,静脉补充能量维持足够营养,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ph值较前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PaCO2降低更显著,而治疗后Pa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PaO2升高更显著,两组比较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比较见表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P <0.05)。
4.讨论
COPD患者大多因感染而导致急性发作,气流受阻加重,加剧呼吸疲劳,从而引起通气恶化,最终并发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以使用简便,无须气管插管或切开,减轻患者的痛苦,可间歇使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对COPD患者实施常规抗炎、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患者能否坚持使用及有效配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需要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在临床工作中,初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呼吸机缺乏了解,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因此,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讲解呼吸机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尽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呼吸机参数,保持管路的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并发症护理后,血ph值较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明显降低,PaO2明显升高,且均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士根据护理诊断,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达到预订的目标,预防并发症,促进、保持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本研究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同时运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PaCO2,改善血PH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4):254-261.
[2]叶焕荣,陈美华,吴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785-787.
[3]王蓓,王琳.1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行BIPAP呼吸机治疗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5,23(1):19-20.
论文作者:姬晓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机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呼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