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重要水生生物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多个流域的生物资源都面临着更换与衰退的问题,水利工程的实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本文主要描述大型水电工程影响下的水生生物的生存现状与变化趋势,揭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通过结合生态调控的方法与技术,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支撑。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生生物;影响调控
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具有综合性的效益,对水资源的使用和调配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改变鱼群生存的环境,改变水文的形势,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存和繁殖,目前很多重大水利工程在建设之后,都会出现周围生物衰退甚至灭绝的迹象,必须要进行改进。
一、水利水电工程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机理
1、物理阻隔作用
河流是生态系统间的纽带,在生物迁徙、物质传输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如果受到外界的阻碍,比如说大坝等水利工程的实施,上下游的物质交换就会发生变化,河流在流淌的过程中会被迫发生方向的改变,整体的连通性会大大的降低,很多水生生物在此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生物的栖息地可能因此遭到破坏或者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甚至是灭绝。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很多水生生物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周期性的迁移,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自己进行迁移活动,然而,一旦这种行为被物理破坏,那么水生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在美国康涅狄格河、梅里马克河的水电开发就造成了鲑鱼、西鲱灭绝的后果,该水电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后中阻碍了群体之间的生存繁殖,遗传基因无法进行交流,降低了基因的多样性,无法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最终出现灭绝的现象。
在我国也有这样的案例,我过的稀有物种中华鲟就是在筑坝的过程中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中华鲟是典型的河海洄游型大型鱼类,性腺成熟后从近海游回长江上游进行产卵等活动,葛洲坝在进行截流的时候,大量的中华鲟呗阻隔,无法游回上游进行产卵活动。在一段时间之后,只能在下游寻找地方进行产卵,但是数量大大降低,而且新的环境也不利于产卵数额的存活率,造成中华鲟的数量大大降低。
2、水文水质胁迫作用
大自然的河流在长期的流淌过程中已经适应了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差异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等,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水文特征。与此同时,诸多的水生生物也已经适应了其所生存的环境,对于繁殖的条件也形成了独特的喜好。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态规律,在改变河流流向的同时,对水生物的繁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人为的干预迫使河流的局部水动力特征、水温、水质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虽说在建立水库之后,对水温、水质、流速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水生生物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却改变了生物的生态因子,就像是漂流性的鱼卵,无法进行漂流发育,就会降低繁殖的数量。一般河流的上下游水质、水位、水温等都是不同的,因此,生存的生物也不相同,一旦发生改变整体都会受到影响。
以长江流域的野生四大家鱼为例,葛洲坝工程在修建之后,家鱼就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有一部分家鱼的生存环境就发生了变化。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和调度运行则明显改变了四大家鱼长产卵场的水文和水质特征,由于环境的变化,产卵量大大的降低,繁殖数量不断减少,在调节的过程后中,产卵的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常家鱼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在没有建坝之前,家鱼适宜的生存温度一般是在5、6月,但是在发生变化之后,适宜的温度会相对的推迟一些,产卵的高峰期也发生了相对的推迟,除了这些条件之外,水位、流速等原因也会对家鱼的生存产生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重要的水生生物自然繁殖的生态水文需求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调蓄的功能,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通过改善水资源的环境,提高水生生物的生存能力。通过改变水生生物的基因,提升其繁殖的能力。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首先要对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调查,了解其适宜生存的环境,在此之后做出合理的评估,然后再进行水资源的调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下的生存环境要求不同,对水质、温度等因素都有特定的要求,高于或者低于特定的要求,都会对其生存产生影响。还是以中华鲟为例,中华鲟在我国属于稀有的鱼类,其在产卵时,对卵床有着特殊的要求,对环境也有特殊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恶劣的环境可以刺激中华鲟进行产卵,卵床一般是乱石为主,在产卵之前停留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之后在负坡的位置,便于受精卵的附着。中华鲟一般都是在秋季产卵,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但水温发生变化,会影响整体的产量。
二、面向重要水生生物栖息繁殖的调控方法及工程实践
1、生态调控技术与系统研究
首先是过于设施,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河流被物理阻断,一部分水生生物无法回到原有的栖息地进行产卵,那么就会造成生物数量的减少。通过过鱼措施的实施,可以认为的通过一些手段帮助鱼类通过闸坝抵达产卵或者是培育场所,不会影响其生存的环境。其次是增殖放流,就是人为的像河流里投放一些鱼苗,增加水生生物的产量,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这是一种有效的技术。还有就是生境修复,主要是针对日常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设立的,减轻人为对鱼类环境生存的干扰,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对环境进行修复。最后就是生态调度,水利工程的生态调度是将生态要素纳入常规的水库调度,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尽量减少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满足水生生物的生存需求。
2、重大水利工程生态调空试验
针对大型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生存造成影响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实践的方案。为了缓解水利工程对鱼类环境生存的不利影响,三峡水库近期连续开展了生态调度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对河水的流量和水位都进行了人为的干预,在持续多天的涨水过程中,鱼类的产卵数量明显增加,在到达顶峰的时候,产卵的数量也达到了顶峰。同时,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产卵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水位和温度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调度的效果会相对明显。
结语
近几年,水电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水电开发成为了一个工程发展趋势,给流域内的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风险。开展面向水生生物栖息繁殖的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调控是国际水资源与水生态学科的热点问题,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在进行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破坏,采取人为干预的手段对水资源进行调度,保持河流的原有水质和温度,采取生态调度实验,虽然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发展趋势良好。
参考文献:
[1]邹淑珍.赣江中游大型水利工程对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
[2]毛劲乔,戴会超.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影响与调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03).
[3]马颖.长江生态系统对大型水利工程的水文水力学响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陈龙,谢高地,鲁春霞等.水利工程对鱼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以近50年白洋淀鱼类变化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8).
[5]韩龙喜,贾更华,杨钟凯等.平原河网地区水利工程水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构建[J].水资源保护,2011,27(05).
[6]陈韦丽,吴琼.浅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z1).
论文作者:彭国株,林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生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环境论文; 鱼类论文; 生态论文; 河流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