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
(内蒙古包头市昆区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痰能力变化和对于治疗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痰能力和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排痰能力和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支气管哮喘;排痰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3-021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改变,同时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对于医疗上,从以前单纯的求医问药,向社会-心理-医疗这一综合的医疗要求上改变。所以现在临床工作中的工作重点也就变成了以病人为中心展开工作。这种医疗模式正在成为医院或者医疗系统中普遍的模式,同样是护理工作中的最高境界[1]。要在工作态度,管理理念,工作程序等方面来体现以病人为服务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现在本人将这种护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研究,所有患者中,男性占56例,女性占44例,年龄分布在64~86岁,平均年龄为76.28±4.22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服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情状况等一般状况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疾病评估,均按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开展的护理服务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细化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安排接受完培训的护理进行专门护理,做到专区专人负责,落实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2]。护理时间,分为晨间护理和晚上护理,早上为患者做好体温测量工作。晚间护理,提醒患者第二天的药物服用剂量以及告知患者今天的总体病情治疗情况,增加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了解。另外,护理工作人员做好病人的卫生清理工作,保证患者的住院环境清洁,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多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选择科学饮食,以此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另外要注意病房内空气湿度和温度的保持,使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温度保持在23°左右,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对于缓解患者的咳嗽,咳痰有很大的作用。
(2)保持呼吸道通畅: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气道上的易致敏反应,导致患者气道通畅阻力增大,因此要对患者口腔和气道内的痰液做到及时的清理,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对于神志清醒患者来讲,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方式促进痰液排出。患者痰液粘稠不利于排出时,可以先行雾化,然后在辅助排痰。另外,可以多帮助患者进行叩击背部促进排痰,必要时给予负压吸引器来辅助进行吸痰,吸痰之前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护理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防止发生口腔黏膜的损伤。且吸痰前为患者进行高流量氧吸入,防止吸痰过程中低氧血症的出现。
(3)用药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为患者用药,用药前向患者表明药物的具体用量以及服用药物方法,告知患者服用药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因此产生的焦虑。患者服用药物后,对于患者是否发生不良药物反应做好观察和记录,了解患者的服用药物量和用法是否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如对患者使用氨茶碱类药物缓解呼吸困难,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率的变化;使用呼吸兴奋剂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的变化;使用利尿剂时,监测患者血钾的变化,防止发生低钾血症。另外注意饮食和药物的相互影响,避免食用影响药效发挥的食物,提高药物的治疗疗效
(4)呼吸训练指导:对于患者来讲,一定的呼吸训练可以有助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治疗药物的用量,减少因此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时,向患者交代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3]。具体的训练方式如下:(1)腹式呼吸训练:让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一手放置于胸前,一手放置于腹部,交代其进行深吸气,尽量用鼻腔来完成吸气。结束后,利用腹肌的作用,将气经口腔呼出,然后回收腹肌。重复若干个循环,在呼吸过程中,呼气与吸气所用时间比例为1:2或者1:3(2)吹气训练:为增加患者的肺活量,让患者进行吹气球锻炼。知道患者深吸气,然后快速吹入气球内即可。
1.3 效果评价
患者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对其排痰能力和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排痰能力为10分制,满意度为100分制。均采用问卷形式进行。
1.4 数据统计
统计结果利用SPSS 14.0进行分析,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痰能力和对于治疗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上,主要是对于症状的缓解上进行治疗。解除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将气道痰液排出。而对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从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排痰方式;及时的促排痰干预;对于呼吸功能增强的训练;治疗过程中的指导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提升了患者的排痰能力和对于治疗上的满意度。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实用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表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王东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5(8)382.
[2]韩丽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继发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 6(32)78.
[3]黄凤妹.危重住院病人的优质护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3(35).
论文作者:周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呼吸论文; 药物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