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之我见论文_王玲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之我见论文_王玲

(威远县铺子湾镇永团小学校 威远 642450)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尝试。它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并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与同学的讨论中思维发生碰撞,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从而实现阅读力和思考力的提升。操作起来就是教师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这个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师生同读共议,分享阅读感受,享受阅读快乐,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它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要读五篇左右的文章,必须提高阅读速度,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一篇篇文章的连续呈现,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的课堂教师要少问少讲,让学生埋头看书、思考,抬头陈述、倾听,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让他们不断质疑和发现,在这种质疑与发现中去点燃彼此的智慧火花,在一次次心灵接触中达成共识,完成建构。

“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动阅读就该占取很大比例,他们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然而,初接这个班级的时候,我彻底傻了眼。我们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小学,这是一个已经三年级的班级,按理说应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子的。我曾问过孩子们有课外书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连课本上老师没有要求过的课文或文章他们连看都不会去看一眼,更谈不上有阅读的习惯了。我深深地明白:想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任重而道远;却正是这种一穷二白的基础,让我却更容易地让孩子们理解和融入到了“群文阅读”。面对孩子们的现状,我把孩子们带到了学校的图书室,他们被这琳琅满目的书籍震撼了,遗憾的是抽抽这本看不懂,摸摸那本认不清。孩子们很沮丧。我把这种情况看在眼里 ,带孩子们到一个书架前, 这里是孩子们熟悉的儿童故事:《年的故事》、《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空》……孩子们看着这些熟悉的故事,第一次感觉到阅读的神奇……这让我体会到为孩子们提供可读的书籍是为他们创设阅读情境,实现农村孩子群文阅读的途径。想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有足够的阅读材料。但以我们这个地方为例,家长们的经济条件不算差,但他们教育观念落后,认为买多余的杂书是没必要的,导致学生手中除了教科书以外,很少有课外书籍。你只要打开孩子们的书包看看,就会发现他们的书包里面只有学校里分发的几本教科书,根本没有课外书,有的同学掏出几本课外书来,也只是暂时取乐的漫画书,根本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家里有书的同学更是寥寥无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除了学习一些课本知识和从电视里了解到的知识外,基本没有其他知识来源。这也使我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伤透脑筋,因为学校图书室里孩子们能读懂的书籍少,网上查阅也不方便,很难找到某一主题相应的文章组合。?慢慢地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有了我的启发,孩子们很快领略到阅读的乐趣,我把家里适合孩子们读的书都带到了学校,给孩子们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读书角,孩子们课间可以在这里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书。不久,许多孩子也开始模仿这一行为,我们一起跟家长讲解阅读的好处,孩子们手中的书多起来了,我们的读书角里的书也开始丰富起来了。这种好的开始是会有收获的。有一天,我叫孩子们回家预习一组课文《乞巧》、《嫦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让他们边预习边想想这些课文有什么相同之处。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这些都是神话传说,我们看过好多这样的神话故事的。”“这些故事,都是传说的,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是……”我很欣喜,我知道,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计一下“神话故事”了。于是开始我们群文阅读的第一课……但我知道,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开始引导孩子们按一定的方法去进行阅读: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课内的阅读教学是与学生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课堂上,我定期给学生提供设计优良的群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结合合作学习,探究而发现群文奥秘,再来进行精彩的展示、交流,在共享中共同建构意义;让学生自主发现群文中的主题。在引导学生从体裁、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比较,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重点,深入钻研,善于质疑,独立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学生读写结合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养成“读、说、思、写”结合的习惯。练自读能力,练信息提取能力,练探究(发现)能力,练思辨能力,练表达能力,练表现(除语言表达之外的将探究结果多方式呈现)能力等是群文阅读的宗旨。我每周五对孩子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指导的同时培养良好的阅读的习惯。然后,我将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放手由学生阅读,并按提示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再精彩地展示和交流,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的,合作和探究。 鼓励学生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下来背一背,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导学生写一写阅读感受,并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乐趣,学生们都满腔热情地投入,课外积极的寻找阅读资料,认真阅读,交流时各抒己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迈出这一步的艰辛,孩子们也知道了坚持。渐渐地,我引导孩们根据主题自主选择群文阅读的相关文章, 在教学时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文章,重视指导学生如何自主选择群文阅读的材料。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后,鼓励学生下去收集描写仔细观察自然景物的文章自主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将这些文章进行比较,在进行阅读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引导学生去读,去想象,去感悟。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孩子生长的环境等特点,为孩子创设阅读的情境,设法激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们自主阅读才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上策。

论文作者:王玲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  ;  ;  ;  ;  ;  ;  ;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之我见论文_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