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综述:中国城市化_小城镇论文

观点综述:中国城市化_小城镇论文

观点综述:中国城市化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观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大都直接或间接与城市化相关。因此,研究与制订城市发展战略,已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无疑是本世纪乃至跨世纪间几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现就此问题归纳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期推动研究向纵深领域发展。

一、何谓城市化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学术界歧见纷呈,莫衷一是。归纳为下述几种理解和表述:

观点1:城市化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或是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观点2: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及其它非农业人口, 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和不断产生新的城市,从而使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体系形成和完善;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城市的经济关系广泛渗透到农村,并使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

观点3: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居民点)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 经济成分、运营机制、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低到高,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一种转换或重新组合的复杂的动态进程。

观点4:应放弃“城市化”的称谓, 改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城市化”提法。所谓农村城市化,是指一定国家或地区的农村,其资源配置(含人力资源)、社会模式及其运作和发展达到当时世界城市先进水平的一种社会状态。

观点5 :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展开来说,其含义可分为五个层次:一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完全同化;二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三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城市的城市”;四是作为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五是最抽象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化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是不是共有规律

观点1:工业化导致城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规律, 是资本主义本性所决定的社会现象。理由是:(1)西方国家的城市化,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导致城乡差别的扩大和“城市病”的蔓延”(2)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是实现加剧城乡对立的城市化,而是为了实现消灭城乡差别的城乡一体化;(3)我国是农业国, 工业基础薄弱,在相当长的时期不可能大量容纳农业人口,只能提倡“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农民就地进工厂”。

观点2:城市化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规律, 而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有规律。理由是:(1)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 即机器大工业的产物,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任何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2)尽管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弊病, 但没有阻止城市大型化的潮流,城市的增加和扩大是一种普遍现象。如19世纪末,英国已有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中,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也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三大城市圈集中。实践表明,大城市是提高民族生产力的有效途径。(3)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据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有50%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

观点3:人口向城市集中并不是乡村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城市化应该是乡村人民和城市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经济增长利益;共同享用人类数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宝藏;无论在何处居住,其生活并无差别。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问题

观点1: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 还存在着许多国家未曾遇到过的特殊情况,主要表现在:(1)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90 %的人口集中于约占国土总面积1/2的人口稠密地区。(2 )我国城乡劳动力同时过剩,亟待消化和吸收,这给我国城市化带来双重压力。(3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水平低且农产品不可能依靠进口。(4 )城乡工商投资的明显分野,构成了我国城市与乡村两个相对分隔的工业化发展源的基本格局。以上问题的存在,给我国城市化道路带来一定难度,也决定了必须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观点2:我国的城市化,注重了防止大城市膨胀, 注重了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特点,但是人为地、过多地阻止了城市化的发展势头,甚至冻结、中断了城市化的进程,造成了我国城市化的严重滞后,当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2%,发达国家达到80%~90%,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也达到了40%,我国1993年才达到32.7%。

观点3:我国城市化现状的特点可概括为“低”、“晚”、 “慢”、“差”。具体是:(1)水平低。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GNP 低, 1990年我国人均GNP635美元,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低;二是大中城市少而稀,农村集镇数量少,规模小,呈小城镇、大农村格局。(2 )起步晚。欧洲北美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发展中国家有不少起步于本世纪初,我国1980年才处于起步阶段。(3)发展慢。发达、 发展中国家采取集中性城市化——以发展大中城市化为主的方式,短期内实现城市化;我国采取分散性城市化——以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为主的方式,速度之慢十分明显。(4)技师差。一是人口素质差、文化低,城镇意识淡薄。 二是综合效益差,城镇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不高,无力支持农村城市化;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差且不全。四是管理质量差。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五是环境质量差,指物质和精神产品供给的内外环境,低素质的人口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

观点4 :小城镇的迅猛发展构成我国改革以来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小”。表现为:(1)城区面积少。1992 年全国小城镇建成面积为19560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只有0.39平方公里。(2)聚集人口少。1992年小城镇总人口1.4亿,仅占农村人口14.7%。(3)聚集的非农业少。全国乡镇企业聚集在县城、建制镇、集镇的占20%,其余80%分散在自然村落。(4)聚集功能差。城镇规模太小, 难以形成合理的基础设施规模,也不可能形成合理的第三产业规模。

观点5: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工业迅猛发展, “二元社会结构”滞后于“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乡镇工业分散化、小城镇建设无序化和离农人口“两栖化”现象,以及由此引出的问题,可称为比“城市病”更严重的“农村病”。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及意义

1.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城市化建设:(1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使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二、三产业成为可能。国家也才有可能增大对农业的投入,以保持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平衡发展。(2)把分散的人口集中有利于国家行使管理职能, 对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居住环境,对科、教、文、卫的投入能收到实效,从而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4 )城市化建设的每一环节都将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使国民经济在较长时期内持续高速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5)符合人类向往文明的基本愿望, 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是现代化建设目标在农村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2.将有效地促进农业现代化。体现在:(1 )大量农村人口迁居城镇,为农业大规模经营创造出条件。(2)城镇人口增加, 增大对农副产品及其它经济作物的要求,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使农业成为高商品率、高效率的现代农业。(3)农业规模经营后, 务农大户将产生对农机、农技的高效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需求,从而促进为农村服务产业的产业化和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4)城市化将有效节省土地, 保护耕地资源。(5)将有效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6)城市化将促进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3.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迫切性。体现在:(1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迫切要求。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不仅现在落后,而且有可能到2000年时,还会落后于世界城市化水平。(2 )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要求。据推算,目前在我国农村,至少有2.7 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现在离乡外出的大约在1000~2000万之间。不过是剩余劳动力的1 /10,但已把整个中国闹得沸沸扬扬,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3)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业、 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最终出路。

4.城市化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在新城、镇建立政府,通过地方财政手段建立起发展多条社会事业的专项资金来源渠道,使社会事业所需资金得到制度化、法律化保证。其次由城、镇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市政公益设施,可避免分散、重复建设的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

如何思考选择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观点展开。

观点1:小城镇发展论。 认为我国原有的城市无力接纳众多的亟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而中国的国情国力又难于再建那么多新城市。福利补贴、粮食补贴等国家已负担不起,城市住房、交通、供水、就业等问题已相当紧张。因此,只能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将大量的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

观点2:中小城市战略论。认为农村城市化有远见的选择是, 依托现有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再辅之以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造和建设一部分重点小城镇。这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可避免发达国家“城市病”在我国重演。

观点3:大中小城市并举论。认为应以大中城市为主导, 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即:挖掘大城市潜力,扩大和建设中等城市,择优和适当发展小城市。理由是:(1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病”,可以通过社会自身发展而得到治理。由城市化滞后的“农村病”是一种“停滞病”,它不仅难治,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病”。我们不必因噎废食,因害怕“城市病”而不敢发展特大、大中城市。(2)全面发展大中小城市是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结合的最佳选择。(3 )以大中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是充分利用大中城市原有基础、挖掘潜力的正确途径。(4)发展大中城市, 打开城门是顺应农民迫切要求城市化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观点4:大城市论。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应以发展大城市为重点, 理由是:(1)发展大城市是世界共同趋势;(2)从经济、社会、环境和建设四个方面分析城市规模效益,大城市的规模效益都高于中小城市。因此,大城市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普遍规律;“城市病”和城市规模大小并无必然联系。

观点5:多元模式论。认为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 地域差别很大,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和发展方向上,不可强求一律。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地方,应以中等城市为主;远离大中城市和广大内陆地区或山区,应以小城市、县城(建制镇)为主;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应以建制镇为主。

六、中国城市化要解决的若干政策问题

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几十年来由奉行剥夺农业、农村无偿为工业和城市提供积累和服务的政策向城乡协调发展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实力雄厚的城市工业在依靠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同时,应为农业提供越来越多的现代技术装备,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创造一些新的变业机会。城市经济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来解决,不能把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近10年来出现的工农城乡差距、工农产品剪刀差、城乡就业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扼制,并进一步缩小这种差距,让农业和农村能够为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市化提供足够的资金积累和工业积累。

2.打破城乡封闭体制,消除进城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差距。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以城乡不能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由食品供给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多种制度构成的城乡相互封闭隔离体制,从根本上阻止着农民流动和经济增长,阻碍着农村城市化的进展,应当统统改变,真正形成城乡开通、城乡一体的新格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应分步进行,并从地域、资金、人口素质等方面出台配套政策,有条件地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1 )分县域放开户籍管理,使县域内农业人口能在本县内自由流动。(2 )大中城市应向所辖县的农村居民开放“城门”。(3 )再逐步全面放开城市户籍管理,以便形成上下畅通(城乡之间)、左右协调(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

3.诱导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及时向城市聚集,并有条件地把部分乡镇工业融入城市工业体系之中。(1)经济杠杆诱导,利用税率、 利率、城建费、投资起点等刺激要素所有者及时把它投放到不同层次的城市中去,以期获得更丰厚的利润。(2)投资诱导, 形成以国家投资为导向,乡镇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的全方位投资机制,走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用,、谁补偿的路子,调动乡镇企业,包括个体和私营企业和农民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速生产要素的聚集。(3 )以乡镇企业布局调整为契机,推动小城镇规模扩张,使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向中小城市发展。使城乡工业能融为一体,快速发展。

4.土地政策。农村土地政策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根本性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处理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关系上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当前要处理好以下问题:(1)严格用地审批制度, 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区和城镇建设用地,采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办法。(2)对商业、工业、住宅等不同类型用地, 采取不同的地价政策。农民进入规划区务工经商,在地价上给予优惠。(3 )已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以其它方式农转非的应退出农村的承包地、自留地,解除承包合同,由集体经济组织一次买断所有权。(4)退出承包地、 自留地的农民可保留在农村的宅基地,但不再批准新宅基地。已转为城镇户口的,退出宅基地,给予应有补偿。(5 )鼓励和促进分散发展的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和向城镇聚集。(6)试行以地换地法, 即规划区内的土地可以同进入规划区的企业或农户的承包地调换,以降低进入规划区企业或农户的启动发展成本。

5.社会政策。包括:(1)建立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及社区服务、 职业介绍所等社会服务组织,完善劳务市场。(2 )加强对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3)根据不同规模城镇的特点, 建立涵盖面广、不同社会保障对象均能受益的社会保障网络。(4 )城镇社会保险计划要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不论何种所有制企业及职工身份,都必须参加。

6.资金政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来源,一是提高利用率,即在规划建设时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二是多渠道筹集,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包括:(1 )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地价款和搞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利润,是其主要来源。(2 )适当提高城市维护建设税率,全部用于城镇建设。(3)公共设施让企业来投资和经营, 谁投资谁受益,有偿使用。(4)新进城镇的居民, 缴纳一定数额的配套建设费。(5)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予以支持。

7.采取区域性政策加以引导。用城市群落观点来分析,只有在高节点具备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才是可行的,并会带来大中城市的扩散效应和小城镇的吸引效应。在城市群落中,城市间的距离一般在50公里左右。这样,从城镇的发展不但连接了城市,也密切联系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如果能在一定区域把建设众多小城镇的资金、物资和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就会形成规模较大的中等城市或大城市,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就会好得多。

8.统一规划的政策。推行统一规划必须有个总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农村现代化,城市群落化,城乡一体化。必须用城市群落的观念,在大区域内搞大规划,单个城市或地区小规划必须服从大规划。要在区与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引导区域和国家向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群落的方向发展,以取得宏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标签:;  ;  ;  ;  ;  ;  ;  ;  ;  ;  ;  

观点综述:中国城市化_小城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