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欧美及亚洲的发达国家早已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列为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农村自1993年实现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小城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第一次飞跃之后,山东潍坊的农民,开始把市场和利益的纽带捆在一起,以求同步解决好农村经济中深层次的结构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他们成功的试验,揭开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页,其标志是1993年5月山东潍坊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关于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市场的领导的意见》。今天,农业产业化这个经过千百万农民群众验证过的新的经营体制和生产方式,已载入党的十五大文献,并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新旗帜。本文仅就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过程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对农业生产部门的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从相互分离,走向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虽然不同国家、地区会存在差异,但就其基本点来讲是一致的,即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在纵向上实行加销一体化,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的集约化。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和前提,在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小城镇建设等多项农村改革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小城镇建设为其拓展生存空间,股份制为其提供生产和经营各环节之间紧密相连的纽带,乡镇企业为其塑造龙头,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其提供不可动摇的基本制度保证,由此而连成一片的千百万农户则构成了龙尾。上述几项如有缺项,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失去依托而夭折。
众所周知,小农户与大市场不接轨,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相互分离,农业产业被许多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以及失衡的产业结构,分割的城乡关系,悬殊的工农商比较效益之间的诸多矛盾,曾经是改革开放以来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第一次飞跃不曾解决的问题。如何打破这重重束缚,使农业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扩张,朝着“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方向发展;何使某种农产品为轴心,进行系列化的生产和经营,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何寻找一种吸引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如何提高农业的增殖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在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同进,又如何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将产业链内“非完全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上种种问题的有效解决,都有赖于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这是经过农民群众实践找到的一条道路。
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从起步至今不过四年时间,但这项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却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山东潍坊市是推行农业产业化最早的地区,1996年该市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893元,全市11个县(市)区达到省定小康标准,提前三年在全省实现小康。
河南漯河市临颖县城关镇的南街村,自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来,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方便面、锅巴生产基地,成为河南的首富村。1996年该村有15亿元的工农业产值7800万元利税和5800元人均收入。该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前的1984年,每亩产粮不足300公斤。 现在该村有2000多亩耕地,仅需70多人管理,粮食亩产在900公斤以上,是1984年的3倍多。今天, 南街村还为本省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南街村的企业10889名工人,多数是本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为加快其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力度,近年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龙头企业辐射和带动150多万农户进入大市场,形势喜人。1996年安徽省粮食和棉花产量均居全国第6位, 油料产量居全国第4位,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10位。
上述巨变说明,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其威力在于:它既包括生产力诸要素的重组,也包括生产关系的微调,还触及到社会经济政治体制诸多方面的改革;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强农富民的重要途径。因此,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必然会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由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胜利完成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条件和主要环节
从国外的经验看,农业产业化启动的主要条件有两个:1.市场经济是它的体制条件。与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相适应,产业化组织中的各个层次的经营主体,均要一一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制度的规范来确保其与利益挂钩;2.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是推动农业自身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内在经济动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二战后基本完成工业化的任务,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政府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培育和装备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
上述两个条件也适应于我国。我国农业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就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运行机制,保证增产增收的目标要求农业既要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又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农业投入,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种什么,卖得掉;种多少,卖得好,既不能靠长官意志,也不能跟着感觉走,而需要靠市场调节来解决。山东的农业产业化之所以在全国推进得较早较快,其原因也是在“两高一优”农业有了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推开的。但具体在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还有必要强调应用时具备两个可操作的条件:
1.具有确立主导产业的资源、市场条件。主导产业确立的依据,一是靠市场导向;二是应具备资源优势。凡资源条件好,拳头产品的市场容量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地方,建立主导产业的条件也就越成熟。2.具有建立主导产业的商品基地。没有基础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失去基础,而基地的建设又必须与加工中的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因龙头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一手拉着基地,一手拉着市场,所以起着关键的作用。各地区都要根据自身实际培育并扶植一批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一般来说,可以走市场牵龙头,龙头联专业户,专业户带动专业村,分村连片建基地的路子。
怎样进行农业产业化?国外是按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变革旧有的经济组织方式去挖掘潜在的经济利益,在生产、经营、服务与利益分配机制四个环节上做文章。因此,我们只要抓住了这四个环节,就可以把握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1.生产集中化与专业化。这是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生产集中化,一般是指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生产专业化是指某种或某几种农产品集中在具有农业资源的较优势的经济区域内,以实现主导产品集中在具有农业资源的较优势的经济区域内,以实现主导产品的区域化生产。而集中化又是专业化的前提。生产集中化了,然后才会有一定的规模,才便于进行企业化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生成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农民收入的双重增长。美国农业经过长期的演进,目前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已基本消失(现每个农场平均占地约在180公顷以上),全国已形成10 个各具特色的农业带。我国安徽省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已确定阜阳黄牛基地饲养,宿朵地区黄河故道的水果、安庆沿江的水产和农垦集团四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正朝着生产集中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水果、黄牛、中药材、优质粮油、水产、林特产品、茧丝绸、蔬菜八大主导产业欣欣向荣。近两年来,农民纯收入的半成以上来自产业化经营。
2.经营市场化或一体化。它是指农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以及农业企业与非农企业之间,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把农业的生产过程和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好处是,可以充分调动农业向产业化方面转变过程中的各种权力。因为仅靠农民,势必力量单薄,还必须有拥有庞大销售网络的企业、贸易公司等的参与。为日本著名的“赤坂天然米饭加工场”和韩国兴起的“一社一村”运动,以及我国淄博“鲁王集团公司”无一不是各大企业同农业生产者紧密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举措。
我国山东金乡县的实践也说明,农业产业化的实际意义,在于各个生产加工经营环节必须市场化或一体化。他们成功之处亦在于组织、引导农民及社会各方面各自以土地承包权、技术、资金、管理等各种资金存在形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结成了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共同体,其产业链从种植延伸到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具有完全驾驭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
为了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还要进一步发挥国营、合作企业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做好深化农产品的购销体制改革的工作。
3.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一条龙”式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介环节)。参与这种服务体系的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合作社和公营或私营的技术和产品推广部门。美国在当前世界上拥有最发达的农业和为农业服务的机构。他们的经验说明:(1)各种为农业服务的机构并存, 不仅可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而且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又促使为农业服务的工作质量不断提高。(2)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的效率为最高。 前面说过,美国农场经营的规模不小,但相对于世界大市场而言,其规模仍然偏小。因此,它们要进入市场,特别是世界大市场,必须依靠一些为他们服务的中介环节,否则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要通向世界更是缺乏必要的桥梁。这些指标,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必须围绕高效农业和产业化的主导产业,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各类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贮运、信息和资金等全过程、系列化服务,促使农业上新台阶。
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这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求,生命力之所在。假定经济利益总和为已知数,产业化进程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只能根据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作贡献来分割利益。一般来说,工业化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生产率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工业企业资金报酬率高于农户与为之服务环节的资金报酬率。还有,农户作为原料出卖者和卖方市场下的价格消极接受者,更是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因而农业比较效益早期偏低,而农业产业化则打破了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因为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了,农户才有可能分享到农贸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中增殖的平均利润。加之,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利益分配机制的调控,除长期提供低息农贷外,还在农产品价格方面采取种种护农措施,以防谷贱伤农。
我国农业产业化成功的经验说明,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是产业联结的基础,要善于调节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是产业化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不论采取什么利益分配方式,都要把各个方面的利益联结起来,协调起来。否则就不足以调动群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在我国,农业按产业化经营不但可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还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农业的两大难题:一是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农业有可能谋求自己的整体效益,解决了小农户得不到规模效益的问题;二是由于“一体化经营”,通过利益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使产业化链条上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能得到平均利润,解决了农业后续部门的利润分割垄断的问题。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何种模式,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据资料介绍,国外最主要的模式有三种:
1.欧美、日本等国的高度产业化模式。如美国的农业一体化采取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把农工商组织在一起的一体化农业公司;二是大企业与农场主建立的契约型农业加工企业;三是农场主自己建立的加工销售企业。日本的农协则通过购销、信用、共济、指导等业务,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服务。
2.韩国的农协及产、教、管、研一体化的模式。前者围绕农场发展和农村社区福利,开展包括资金融通、生产要素购置、仓储、运输、加工、营销、保险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研究、教育等支持性活动,推进农业产业化。后者是通过政府、农民、学校、科研机构的协作与联合,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3.泰国的“农业工业化”模式。70年代后期,泰国实施了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业工业化”战略,并逐步完善和发展成为“政府+公司+银行+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使农业由单纯的原料供给者上升为制造业的参与者,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
对国外的模式,既要注重借鉴(如泰国模式,就特值得我们研究),又不能生搬硬套。
我国通过群众实践,也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模式。如果按照牵头主导要素与农户联结方式和组织结构来划分,大致可以归纳出六种模式。
1.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如河南以县为基础,利用信贷资金帮助一家一户从“种养加工”等小项目入手,扶持了一批主导产业基地,如信阳的茶叶和板栗基地、南阳的黄牛基地、扶沟的蔬菜基地及灵宝的苹果基地。
2.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基地+农户。如漯河市临颖县的南街就是围绕粮食深加工办龙头企业,围绕龙头配套上项目,形成了全国方便面、锅巴生产基地。由龙头带动的农尾却是中原大地上数以万计的种粮农户,使农业产业化的地理范围远远超出一个村。
3.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这是通过建立专业市场来引导农民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路。如河南驻马店农行通过支持中原芝麻批发市场的建立与完善,由此带动40 万农户发展芝麻生产180万亩。之后,批发市场又与108 个以粮油收购和加工为主的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4.科技带动型:科技服务组织+农户。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含量的竞争。小生产要和国外市场对接,必须依靠科技。如淄博市的科技服务组织在老百性的传统种植习惯中加上一项催花技术,便使菏泽牡丹常年花开不败,并争奇斗艳于欧洲的花卉市场,全市牡丹种植顿时发展到千万数,成为当地一个主导产业。
此外,还有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专协”或“农产联”+农户;集团开发带动型:企业集团+农户这两种尚不普遍的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应因地制宜。以上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呈“龙”型组织结构,其明显的优势性在于突破了所有制,行政区域或行业隶属关系的界限以及城乡分割和旧体制,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并实现了系统内利益互补。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路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正确处理农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决定我国相对滞后的农业能否承担起与其基础产业地位相适应的基础作用的大事。从各地实践的情况看,我们应注意做好哪些工作呢?
1.强化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加大农业投入。这是许多国家制定农业政策的基调。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如何维护农民的权益,尤需制定利农、护农政策,把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积极和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当前要从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和工农关系入手,宜将工农发展速度调整至2—3:1,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局面扭转过来,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
在加大农业投入方面,除按传统渠道,继续争取国家投资、引导农民投入、增加信贷投入外,还要加快农业资本市场的发育,广辟新的融资渠道,如充分运用证券融资、发行企业债券、推进产权交易,完善区域合作金融组织等市场手段,广辟融资途径,给予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项目以必要的扶持。
2.营造宽松有序的外部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对目前的体制,政策进行适当的完善。这里包括(1 )在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要求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把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纳入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经济和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加强对农业干部的监督,建立起保证农业产业化战略顺利推进的农村经济和社会新秩序。(2)打破条块分割、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 实行按产业分工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增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能,逐步淡化部门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3)针对农村中出现的新矛盾、 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建设。(4 )改革流通体制。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组建产地或销地专业市场,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推进国合商业和供销社的改革,促其转变经营职能。特别是,全国供销社有了2万个基层社和50多万个网点, 它们与农户有天然的、最直接的联系。正确处理好供销社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使它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将会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巨大的作用。(5 )国家应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费、运用经济奖励等手段,鼓励和吸引大中型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加快农业变革的步伐。(6)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实现乡村城镇化,把信息、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这对改善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的依托环境十分重要。
3.大力发展农业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由于现代科技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高附加值的根本手段,所以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研,采用先进技术。如美国采用“单产越多,补贴越多”的机制激励农民采用先进科技,从而出现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而总产量日趋上升的局面。韩国则把农业资金的1/3用于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些作法很值得我们仿效。我国要把农业建成为科学化、工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的“现代基础产业”,改变人均粮食占有水平相对较低(1996年人均392公斤)的状况, 使农业由低效产业转变为高效产业,不高度重视农业科研,不依靠科技进步来增加粮食单产是没有其它出路的。
4.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人是现代科学技术活的载体。农业产业化要求农民不仅要懂生产、懂技术、还要懂市场,更需具备同其它产业相类似的现代化管理经营才能。否则,我国的农业就会长期滞后于世界现代农业化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