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使配网故障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在配网故障抢修的过程中,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能够科学合理的调度抢修人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的缩短了抢修的时间,提高了抢修的技术含量,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配网;故障抢修;分析
供电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和较顽强的竞争力,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而应用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能够大大提高配网故障的抢修效率、缩短检修时,降低因故障抢修对人民生活用电的干扰、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电服,有利于供电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有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建设必要性分析
在多年的配电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县级供电公司已建设并使用了负控主站系统、SCADA系统、95598客服系统、MIS营销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运作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但由于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的技术指导,存在系统间兼容性较差、信息数据资源利用率偏低、缺乏故障主动筛选排查等问题。
1.1系统间兼容性较差,形成“数据孤岛”
信息化系统不同生产厂家或同厂家不同性能的系统,其基于的技术性能间存在差异,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各系统间兼容性不高,大多是孤立的无法实现数据信息资源的实时交互共享,形成“数据孤岛”造成设备的重复配置和数据资源的浪费。如:负控主站系统采集的数据不能与95598客服系统交互,导致客服人员、抢修人员等无法及时准确了解配网系统中设备的运行工况、故障位置、故障特征数据等,大大降低了故障点排查速度和故障处理效率,增加了停电损失;MIS营销管理系统中的用户基本信息,不能同95598客服系统交互利用,客服人员就不能及时了解报修待处理用户的基本信息,出现重新询问登记等环节引起用户的不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客服服务质量,同时也给抢修方案的制定效率和抢修工作的具体实施可靠性造成较大影响。
1.2常规抢修模式难满足智能配电网需求
常规的抢修模式中监控、调度、管理系统间相互是独立的,很难实现统筹准确调度,故障抢修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得到最优调配,抢修效率和质量很难满足现代智能配电网在线监控调度需求;常规配网故障抢修模式中,缺少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停电故障大多是由电力客户报修后方能知道,抢修工作始终较滞后处于被动状态;在客户故障报修后,由于缺少相应的可视化监测技术手段,故障位置查找难度较大,通常利用经验知识进行故障点分析,故障排查花费时间较长且可靠性不高,不能有效做到个性化服务,导致故障处理时间增长;缺少必要的停电分析技术手段,当发生故障停电后,很难快速准确分析出停电所影响的供电区域、客户类型、客户数量及损失电量等数据信息,不利于供电企业进行综合调度管理。现有的独立调控管理系统和常规的电力抢修模式,在实时性、可靠性、准确性、节能经济性等方面,已很难满足智能配电网对故障抢修和客户服务调度管理工作需求。必须在整合现有的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一个集中一体化技术平台为95598客服中心和故障抢修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国网山西GIS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也在空间地图服务层面上为整合各信息系统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实现集中一体化调度平台能对配网运行工况状态进行全面监控,对安全隐患和故障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有效促进供电企业“故障抢修零超时、供电服务零投诉”优质服务目标的完成。实现系统资源的交互共享利用,提高配电故障抢修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智能化、一体化、在线可视化调度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方案
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通过将国家电网客服系统与抢修调度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一个抢修调度只会系统,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由国家电网GIS信息服务平台来提供电网的空间数据,从而实现对于空间位置的确定。在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以MIS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负控系统、国家电网客服系统等现有的系统作为基础来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于配网故障的抢修一体化调度。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使用了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等多项技术。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通过数据库以及网络通信技术,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指挥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的存在,在用户报修时就能够通过智能分析系统对于配网的故障进行智能分析,从而在第一时间制定出最合适的应当方案,在第一时间完成故障的抢修,为人们的正常用电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3.1故障报修
(1)在配网系统出现故障时,用户会与国家电网客服人员进行联系,在通话的过程中,因为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已经实现了信息之间的连接,通过GPS定位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位置的准确定位,从而在第一时间获得用户的基本信息,并且通过电网数据库获得该区域的电力系统状况。而后系统可以根据具体的电网信息以及用户位置安排最近的维修人员,由其进行故障的抢修。
(2)抢修单的填写与派发
在受到抢修工作单以后,抢修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完成抢修工具单的填写,并打印出抢修工单并前往故障现场进行抢修。在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内,抢修工作单都是由系统自动生成并且传递的,这样一来能提有效的缩短工作单的传递以及填写时间,并且由系统进行的优化调度能够确保安排的抢修人员在第一时间达到故障现场,实现对故障的有效处理,有效的提升了故障的维修效率。
(3)在完成抢修以后抢修人员应当及时的进行回报并上交故障处理单,然后由客服人员根据抢修人员回报的抢修处理单,对于故障申报用户进行电话回访,在回访中进行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并且及时的进行抢修评价单的填写,实现抢修全程的记录,便于后期对于抢修过程的有效检查以及综合审核评价。在后期,相关的领导及审查人员应当定期检查抢修过程中的维修单,对于抢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对于抢修系统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
(4)故障抢修统计系统根据设置时间要求,自动统计出某时间段的故障信息,包括:故障时间、故障位置、故障时间、故障次数等信息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且可以通过列表、柱状图、曲线图等形式进行同期对比分析,智能分析出故障率较高的线路和故障率较高的故障类型,便于决策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合理通过技术整改和负荷调配来减少故障。
3.2GPS车辆定住跟踪
当抢修中心获得故障信息或接到国家电网客服的抢修电话后,就会参照系统GIS智能定位分派人员和车辆安排决策进行人工复核,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完成抢修人员及车辆安排。系统实时获取抢修车辆上车载GPS返回的定位坐标信息,并结合GIS地理图形合理优化抢修车辆行驶路线,以达到车辆行驶路径实时跟踪和动态优化,缩短抢修时间。
结语:
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监控系统,为配网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生产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大大缩短了故障抢修处理时间,全面提升了忻州供电公司故障抢修体系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水平,提高了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彰显智能配电网建设和信息化系统技术升级改造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颂九。配电网故障抢修可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10(07):71-75.
[2]阮浩权。可视化配电网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J].华电技术,2007,(02):61-65.
[3]刘贤杰,张钟秀。配网故障抢修一体化调度系统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8(2):114——115.
论文作者:刘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客服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