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进程中西南地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CAFTA进程中我国西南地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南地区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对策论文,进程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82(2009)02-0014-06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首次从国家战略高度把我国西南地区中的广西、云南、四川等落后省区推上了对外开放最前沿,东盟各国与国内市场巨大的互补性将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滚动中产生较好的效益,直接彰显于这些地区的GDP增长指数。从现实情况来看,西南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与东盟多数国家接近,工业产业结构非常相似,在经济合作中能够找到多个合作切入点。如果将这一层次的经贸和产业合作深入到地区层面,其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在CAFTA框架下,“泛珠三角”、“中国—东盟‘M’型区域合作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和“中越‘两廊一圈’构想”、“环北部湾经济圈”等一系列区域概念的提出使西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这些地区总体经济实力相当悬殊,其它方面彼此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决定了其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吸引力相差悬殊。在此背景下,各地区均制定了相应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期抓住CAFTA发展机遇再创地区经济发展辉煌业绩。但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方面各有所长,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性,特别是以自然资源禀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的比重较大,这些资源在各地区均有出口机会。而且,在不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下,各区域利益主体独立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会不可避免地放大整个区域分工贸易格局的不合理性,从而导致区域间矛盾的深化。因此,区域合作应该有一种包括利益互补机制在内的区域协作框架来协调西南各省区之间,包括一些重要城市之间的关系,并努力扫除地方经贸政策上的障碍,这些地区如何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而在CAFTA进程中获得最大的效率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西南地区)—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西南地区意义重大,为西南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为西南地区的引资和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对西南地区而言,东盟国家是他们的主要出口市场,而且增长势头强劲。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以来贸易量提高较快,2002年进口额为53517万美元,2007年进口额为259958万美元,增长了386%,2002年至2007年平均年进口额增长64.3%;2002年出口额为145389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为435933万美元,增长了199.8%,平均年出口额增长33.3%。2007年贸易顺差达175974.79万美元。从各省区的情况来看,2007年云南对东盟的贸易额占西南地区的36.2%,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广西,占到34.0%;四川和重庆分别占18.9%和10.9%。东盟是西南地区各省最大的经贸伙伴。2007年,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25.2亿美元,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32.8%,在云南对外贸易伙伴国中,贸易总额前3名中有2个是东盟国家;广西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总额23.7亿美元,占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23.5%,创下了历史新高。“双边贸易的增长,充分证明上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间的产业开放、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在更广阔领域内得以优化配置所产生的效应”。[1]

图1 2002-2007年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研网数据整理

从东盟十国来看,如图2所示,根据2002年至2007年六年来累计贸易额的情况,越南与我国西南地区的贸易额最大,达到80.33亿美元,占整个东盟的35.80%,其中仅2007年就达到29.51亿美元,年平均贸易额为13.39亿美元;其次是印尼和缅甸,分别占13.55%和13.09%;最少的是文莱。

图2 2002-2007年我国西南地区与东盟十国累计贸易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国研网数据整理

从各省区与东盟十国的贸易状况来看,以云南和广西为主,如图3所示,2002年,云南与东盟的贸易额为6.39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25.19亿美元,增长了295%,其中与缅甸的贸易额最大,占46.5%;2002年,广西与东盟的贸易额为4.58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23.66亿美元,增长了417%,其中与越南的贸易额最大,占67.36%;对于四川和重庆来说,新加坡和越南分别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占其对东盟贸易额的23.77%和42.54%。

图3 2002-2007年云南、广西与东盟十国的贸易情况

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我国西南向东盟各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活动物、植物产品、食品、矿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电产品、家具以及精密仪器。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植物产品、动植物油脂、橡胶、木材及木制品、塑料及其制品、珠宝、机电产品以及精密仪器。

(二)进出口贸易竞争性分析

从双方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来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以下的研究将集中分析双方市场竞争的区域空间和产品构成。

1.中国与东盟竞争关系的地区分布。我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出口产品结构的相似性及在出口市场份额的竞争方面对东盟国家产生了一定压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市场竞争不是在双边的境内市场上,而是表现在第三方市场上。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和香港,而对香港的出口又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口到美国市场。对东盟国家来说,美国、日本和欧盟也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场。“我国与东盟对日本市场的出口依赖度分别为17.08%和13.11%,而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更高,分别为17.75%和20.09%。”[2]

2.中国与东盟的竞争产品分布。从出口商品种类来看,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我国出口日本比重最大的商品是第2类(非食用原料)和第3类(矿物原料等),而东盟国家对日本市场出口的商品中比重最大的也是第2和第3类,双方的重叠性很高。在美国市场上,我国的重头出口商品是第8类(杂项制品)和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东盟国家这两类产品同样占有很大比重。从东盟国家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竞争性产品主要集中于第7类和第8类,尤其是在劳动密集程度高的服装、制鞋行业以及机械制造业。对于东盟各国来说,我国竞争力最强的产品是服装、鞋帽、杂品、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对于印度尼西亚这样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仍具有竞争力。对于东盟国家来说,木材、纸制品、塑料、铜及其制品等资源加工型产品和原材料较多,竞争力较强。

(三)进出口贸易互补性分析

就双边贸易发展趋势来说,中国和东盟各国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有自身特点,由此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格局,因而在贸易商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是因为,东盟国家大多属于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文莱,富有石油和天然气,对这些自然资源的出口依赖较大,而这些资源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此外,中国的一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物美价廉,而像东盟的许多国家如柬埔寨、缅甸、老挝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对工业品的需求量非常大,从而提高了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计算出双方贸易结构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可以看到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都是呈现互补关系。只有“中国与泰国的数据为0.636,双侧显著水平为0.048,显示较强的竞争倾向”。但对中国与泰国的贸易产品作更细致的划分,可以发现双方出口产品表现出相当多的贸易互补性:1992年中国向泰国出口的商品中,第2、5、6、8类产品中的互补关系相当明显:70项主要产品中有43项具有产业内贸易指数,其中有18项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10以上,显示双方产品的互补性还是相当高的。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还表现为,在双方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的分工。在统计数据上显示出同一类产业中同时存在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额,表明在该产业中有着互补性的贸易需求。

三、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按照世界银行关于高中低收入国家分组标准,我国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从2007年数据来看,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同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别。我国第一产业比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1%;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9.3%,;第三产业比重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0.4%。

1.农业及初级产品。关于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Anderson(1990)采用显示性比较有时分析方法分析了1965-1987年中国农产品、其他初级产品、纺织品、服装和其他制成品的比较优势,发现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比较优势已经由原来的农业向制造业转移”[3],这也符合我国这些年发展的实际情况。初级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口逐年增加,而工业制成品出口逐年增加。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进口方面来看,1991年初级产品进口仅为108.34亿美元,至2007年,其总额已经达到2430.85亿美元。整个初级产品进口所占比重基本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25.43%。从出口方面来看,1991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为161.45亿美元,至2007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达到625.09亿美元,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表明我国正在从初级产品出口国向进口国转变。

2.工业及工业制成品。产业结构的演进和主导产业的更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常规道路一般来说是按照纺织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这样一个自然过程行进的。中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正在世界上占据重要的位置。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加速发展,工业制成品不仅满足了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力军。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第一产业贡献率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上升。在出口商品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1991年的77.46%上升到2007年的94.95%,主要工业产品也是呈现不断上升,像钢铁、汽车等上升幅度特别大,与我国经济发展对其需求量大,也与国际上的需求有关。

(二)东盟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东盟十国中,泰国、新加坡以第三产业为主;印尼的主导产业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其次是纺织、食品和木材加工等传统工业,近年发展起来的电子、汽车等新兴工业都是装配性质的;文莱是一个小石油国,以石油、天然气开采和提炼为主;菲律宾制造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制造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马来西亚的制造业有一定发展,但规模都比较小,其电子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0%以上;而东盟新四国工业甚为薄弱。因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对外存在着严重的依赖性。除新加坡外,其他国家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农业结构均以种植业为主。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调整产业结构,但至今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轻工业和电子工业、装配工业占据主要地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小。

东盟出口多以木材、天然橡胶、纺织品和电子电器为主,进口以资本货物、机器设备为主;进口市场以日本为主,出口市场以美国和西欧为主。东盟具有优势的是矿产品(包括矿物燃料)、塑料和橡胶制品、木制品、纸浆和纸制品、油脂等。东盟国家大部分地处热带,热量充沛,降水量大,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米、玉米等农产品是东盟传统优势产品,世界三大谷仓暹罗(泰国)、仰光(缅甸)、西贡(越南)都在东盟,许多国家粮食出口在整个国家的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东盟各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户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从总体上看,东盟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农业生产手段还较为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但是,由于境外跨国公司的投资,目前在泰国等一些国家主要农产品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再加上农业经营体制较灵活,东盟国家农业发展潜力很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的大米、玉米生产必然面临严峻挑战。此外,我国还有很多农产品种类与东盟国家雷同,如热带水果、畜牧产品等是泰国的优势品种,目前泰国的冻鸡、鸡蛋、猪肉的出口也均居世界前列,这些产品也是我国的强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将会直接制约我国这些农产品生产优势的发挥。

(三)全球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变化和跨国公司全球发展趋势看,世界产业分工格局和体系也在变动中。随着跨国公司向全球扩张,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也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业。美、日等发达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重心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产业和以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把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一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汽车、电子等产业转移到他国。我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汽车、造船、工具、机床等方面可以接纳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成为同类产业的国际制造基地。在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重化工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加快。其中,石化、汽车、机床制造和金属冶炼等行业增长势头更为迅猛。

同时,各国三大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产业发展向第三产业倾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从1980年到1998年,其比重约上升4到10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一般为60%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70%以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这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和物质产品生产丰富的结果。根据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1980-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从31%下降到21%、从38%提高到41%和从30%提到高38%,同期中等收入国家三者的比重分别从13%下降到9%、从41%下降到36%和从46%提高到56%。发展中国家三大产业结构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其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难以从物质生产领域转移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发展服务业。但是,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结构比发生的深刻变化,展示了产业结构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进趋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此导致三大产业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贡献不同,发达国家如美国其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非常大,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非常大,这些都与国际分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CAFTA进程中我国西南地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一)协调自贸区内的产业结构,促进良性竞争

首先,通过发展区域分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基于比较优势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在区域内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区外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其次,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导向,依托比较优势,发展双向投资。应注重区内投资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三方面相互协调。第三,在高新技术发展方面,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进行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合作。从发展趋势来说,中国和东盟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国产业发展的重点。第四,就中国而言,中国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区域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从战略的高度,与东盟国家进行协调,解决产业结构雷同问题。第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的竞争战略,要在产品差异化上下功夫,寻找不同的生存空间。

(二)把握全球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反映了当今高新技术、高信息化和产业全球化的要求。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充分发挥人口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下,按照全球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高度化的产业结构。

1.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调整产业结构。从近期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长期看,随着技术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们以高新技术为载体的新兴产业将逐渐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世界产业结构动态变动中,中国的战略性产业要尽可能逐步强化跨国发展,尽可能地防止过度保护的弊端。

2.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渠道,发展我国的跨国经营。跨国公司是参与产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国际合作与竞争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我国产业结构能否适应全球产业变动的进程,在相当的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跨国企业集团能否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台作与竞争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在我国已有相当的规模,我国有些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已融为一体,可以借助于他们的渠道发展跨国经营。

3.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合作。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要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合作,在合作中把我们的产业链与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从中获得全球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的效益。

4.国家要制定和实施高效的产业技术政策。高效的产业技术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至关重要。培育国家的产业技术基础和产业技术能力,不仅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要有强有力的政府政策引导。

5.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产业实行产业保护政策。“入世”是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但是“入世”初期要对我国的某些产业进行保护,目的是提升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其适应和走向全球化的能力。

(三)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调整西南产业结构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双方的经济联系将会更为紧密。在这个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双方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贸易和投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葬送整个自由贸易区的前程。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过程中,中国西南地区作为前沿地区,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这就需要根据自身与东盟各国产业结构的特点,站在战略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

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梯度转移体系。我们应该构建好我国三大地区与东盟对应国家的分工体系,将东南亚国家与我国西南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优势、技术、资金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合理分工的格局。随着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土地、能源价格的上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势必向西部转移,并可扩展至整个东盟市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对中国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和消费品需求量很大,广西、云南相对于越、老、柬、缅等国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优势。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体系,对解决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趋同和竞争大于互补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探索和实施“中国西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协作模式

在把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中国西南—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协作模式,“形成开发主导型的产业协作模式,高新科技、教育文化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信息化导向型的产业协作模式,多极复合产业协作模式和资本主导型产业协作模式”[4]。

当前,各方要根据区域内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对该区域的主要港口城市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突出各自的功能特点,形成不同重点但有紧密联系的产业开发格局。改变产业组织规模小,数量少,产业关联效应低,组群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发展先导型和成长型制造业,在继续发展水产品、矿产、热带亚热带农林产品等资源加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技术先进、加工程度较高、产业关联度强且对其它行业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如海洋生物、海洋化工、海洋制药、海水增养、海水淡化、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产业,新型材料、新型能源、高效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的成长需要大规模的投资铸就,该区域大多数国家目前尚不具备这种经济实力,必须借助外引内联的方式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了避免产业结构趋同,构造合理的产业结构,各方应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生产结构和流通结构,形成区域内协调有序的产业组群结构。该区域产业成长需要大量资金投资,除通过外引内联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外,近期应重点发展资金积累率高的海洋运输、仓储、对外贸易,滨海旅游等行业。第三产业在促进区域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拓宽第三产业的活动空间,为区域产业经济成长提供资金积累,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该区域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具有分布合理,功能齐全、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源结构,应按信息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潮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调动区域内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海洋产业突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建立较完善的现代化海洋开发管理服务体系、较为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通过实施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的科技政策,较大幅度地提高海洋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科技水平,努力将该区域的沿海中心城市引导为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社会环境状况良好的海滨产业经济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南海区域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增长极。

通过协作,发展区域性交通、通讯、能源、港口码头、远洋运输等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结构,形成一批商品、资金、劳务、技术等区域性市场,发展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区和自由经济区,尽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开放模式接轨。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联合开发形式,运用BOT、TOT等国际通行的外商投资方式,吸引各国资金技术开发利用南海海洋资源。坚持以项目为中心全面实施开发战略,鼓励各国投向海洋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区域一体化要求和区域经济特点,按照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交通流向与网络及港口城市辐射能力,科学规划与布局港口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商业区、旅游区、金融区等。运用集团力量建设海洋交通运输业,围绕进出口通道和港口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加快该区域沿海地区及其相邻区域进港铁路、公路、航道、港口、码头、仓储为主干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对港口邮电通讯、能源进行配套完善,使海洋交通运输业成为该区域最基础、最重要、最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海洋产业。有步骤地对该区域港口城市的港口进行技术改造,扩建泊位,完善配套,择优建设一批新港口。加强港口渔、工、商、运、旅游发展,联合组建远洋运输船队,扩大海运规模,以适应该区域及周边进出口货物量增长的需要。扩建和改造沿海船舶修造企业,增强修造现代大船的能力,满足海运和捕捞业的需求。

该区域产业协作必须注意发挥各方在资源、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面的组合优势,充分调动各方联合投资的积极性。以海洋产业为龙头,通过联合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全面发展。各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组成资源共享的南海区域信息网络系统,对国际市场需求结构进行调研,为拓展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新领域创造条件。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结合各方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现状及资源特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包括对区域性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协调措施。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将该区域沿海中心城市引导为经济繁荣、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宜人的海洋产业区,让海洋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区域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借助区位和港口优势,诱导中国内地及台港澳地区、东南亚以及亚太地区等不同方面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向南海区域聚结,形成临海大工业、出口加工、转口贸易、海滨旅游为主体的国际性综合产业基地,建成以沿海城市为核心的海洋产业带。

收稿日期:2008-11-19

标签:;  ;  ;  ;  ;  ;  ;  ;  ;  ;  ;  ;  ;  

CAFTA进程中西南地区出口产业结构调整对策分析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