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6500)
【摘要】目的:探讨择期手术病人加强术前麻醉访视对提高麻醉安全性的意义;方法:将麻醉科在2018年1-12月接诊的给予进行术前麻醉访视11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期间采取常规麻醉前签字的74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处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安全返回病房,无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高质量的麻醉前访视充分保证了麻醉的安全实施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择期手术 麻醉前访视 应用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391-02
麻醉前访视是麻醉科医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的尤为重要的工作,该项工作可较全面掌握患者术前病况,并对重要器官生理功能做出充分评估,预测存在的麻醉风险并做出防范准备,尽可能加以维护和纠正各器官功能,减少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现笔者对麻醉科接诊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前准备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手术前麻醉访视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医院麻醉科在2018年1-12月接诊的给予进行术前麻醉访视116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期间采取常规麻醉前签字的74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全麻39例,椎管内麻醉47例,神经阻滞19例,静脉麻醉9例,对照组全麻27例,椎管内麻醉33例,神经阻滞11例,静脉麻醉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患者手术日到麻醉科签署麻醉同意书。观察组则在科室接到临床科室的手术通知单后,由麻醉医师于术前一日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制定麻醉方案,特殊病例向上级医师汇报,必要时组织讨论或者通知临床科室停止手术。具体访视内容为:
1.2.1查阅电子病历及与科室主管医生了解、收集患者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实验室检验结果、过敏史、手术史、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备血及肠道准备等,将特殊情况详细记录在术前访视单上;
1.2.2重点对有手术病史者详细了解以往麻醉情况,有无意外和并发症发生;是否并存其它内科合并症及其程度,治疗及用药情况;了解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钾等以及控制情况,需有效控制2-3周后进行手术;
1.2.3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向主管医师了解手术方案,进行局部查体,评估是否存在困难插管,有无声音嘶哑;做好心肺听诊,根据ASA分级情况和对病人的综合评估及手术需要,制定具体的麻醉实施方案及麻醉前用药。
1.2.4做好防范准备:对于有合并疾病患者与科室主管医师共同探讨患者病情及麻醉的采取方法,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防范措施,必要时建议进行专科会诊,或者请求相关科室协助术中发生意外的抢救工作,以确保病人安全。
1.2.5做好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讲解麻醉方式的选择、优点、麻醉过程,可靠的安全性和防范措施,指导配合体位及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患者多加鼓励,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顾虑,增强信心,使其得到病人的合作,最后由患者或者委托人进行麻醉知情同意签字。
1.2.6加强围手术期监测,维持病情稳定,同时控制好其他疾病可能对手术造成的影响,避免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处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安全返回临床科室,无死亡病例的发生。具体见表1.
3 讨论
在手术过程中,机体由于麻醉、疼痛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会导致机体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手术结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1]。对患者疾病预后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防治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麻醉医师不断探讨的问题。临床上麻醉期间教常见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包括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方面,如恶心、呕吐、心率失常、血压的变化、低氧血症等,比较严重还包括术后出血、肺部感染以及呼吸循环衰竭,这些并发症通常在临床上有很高病死率。因此,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积极防治围麻醉期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2]。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麻醉风险,保证麻醉质量及其安全性,笔者与科室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按照要求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麻醉访视,通过面对面的与患者交流,全方面了解术者病情、精神状况、相关实验室检查情况、手术治疗计划以及既往麻醉、手术史等,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估;同时对患者简单进行术前宣教及答疑解惑,消除其紧张、顾虑情绪;与手术医师共同探讨,拟定出具体合理麻醉配合方案,最后进行告知完成麻醉同意书签字。该组资料显示,实施麻醉前访视组患者的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率明显低于常规麻醉前签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充分的麻醉前访视,能有效减少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辉.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6):29.
[2] 刘莉,蒋奕红.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非药物调控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14,35(5):783-785.
论文作者:彭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手术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麻醉科论文; 发生论文; 术前论文; 科室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