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 3213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的7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康复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期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肌张力及认知功能。结果:干预12、24周后,观察组上下肢的Fugl-Meyer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观察组肌张力分级也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4周后的MMSE量表各维度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康复护理;运动功能;影响
偏瘫是脑出血患者较为常见的后遗症,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患者生存质量有严重影响,为此介入科学有效的康复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53例,女23例,年龄在49-72岁之间,患者急性发作脑出血后经抢救均存活,救治成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7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2±2.7)岁,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18例,对照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8±3.3)岁,左侧偏瘫20例,右侧偏瘫1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及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急性发作后3个月内是介入早期康复护理的最佳时机,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良肢摆放、功能锻炼两个阶段,良肢摆放要求相同体位摆放不超过3h,肢体应根据肢体关节最佳位置进行摆放,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舒适性,如膝关节和肘关节可适当微曲,手指保持轻度舒展[1]。功能锻炼分为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早期以被动运动和按摩为主,被动运动范围和强度以由弱至强的原则,单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0.5h,按摩可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预防血流不畅加重肌张力减退和肌肉萎缩。随着患者的病情改善,可介入主动功能锻炼,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运动,逐步增加运动的协调性[2]。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肢体运动能力、肌张力及认知功能。肢体运动能力采用简Fugl-Meyer量表评价,该量表评价项目分为上肢和下肢两部分,上肢评分为66分,下肢评分为34分,量表评分越高说明肢体运动功能受限程度越低。肌张力评价采用Ashworth分级标准,该标准将肌张力分为六级,5级表示肢体肌肉僵直无力,日常活动和运动障碍,0级表示肢体肌张力正常,日常活动或运动不受限制[3]。神经功能损伤是患者治疗后康复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八个评价项目,各项目评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频数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具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12、24周后,观察组上下肢的Fugl-Meyer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早期康复护理24周后,上肢和下肢Fugl-Meyer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说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程度与肌张力密切相关,两组护理干预后Ashworth肌张力评价分级中可见,观察组患者3级以下患者比例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肌张力和运动功能改善离不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观察组认知功能MMSE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虹.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541-542.
[2]曾萍.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早期应用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8):3379-3380.
[3]钟小华,廖萍,林敏,等.分析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1):619-620.
论文作者:吴丽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功能论文; 肢体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量表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