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对94年国内电影发行的总体评论*_电影市场论文

评委对94年国内电影发行的总体评论*_电影市场论文

评委对’94年度公映国产影片的总体评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语论文,评委论文,总体论文,影片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滕进贤:

1994年国产故事影片在题材结构上趋向合理,内容、样式、风格较为丰富多样,总体制作水平有所提高。在150余部的故事片中,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占了89部,占全年产量的60%以上;思想、艺术质量上好的和比较好的影片有40部以上,其中若干部影片可望在社会上和舆论上引起较强烈的反响;制作粗糙、格调低下影片的数量有所下降,并从整体上得到了抑制。武打、警匪片开始扭转了连续两年产量居高不下的格局,从1993年的80余部下降到50部左右;政治思想倾向上存在问题的影片基本上得到了杜绝。农村题材的影片12部,取得了丰收,儿童题材的影片完成了14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12部的任务,并在创作质量上也都有所提高和有上佳的表现。

1994年是现实题材故事影片创作取得重要进步的一年。这反映了电影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更加敏锐,他们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努力贴近时代和生活,在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的同时,以社会稳定的大局为前提,勇于并且善于反映和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在创作中普遍重视人物性格的塑造,塑造了一些优秀的、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加深入电影工作者的人心,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支持和扶持了我们的优秀影片的创作,“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创作口号已经得到广大创作干部愉快的接受,电影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加强。

当然,1994年的电影创作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质量不够理想,观赏性还不强。国产影片中的精品还是太少,艺术上平庸、制作粗糙仍是我们电影创作进步和发展的大敌。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时候,我们仍需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再创辉煌。

陈播:

从导演艺术上看,《东归英雄传》气势宏伟,昂扬民族正气,富有传奇色彩,马上搏斗惊心动魄,是一部引人入胜又能激动人心的好影片,但动作性强,故事性略差些。《第一诱惑》、《都市情话》在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里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和新的人际关系中,倾注了爱国之情,又表现了高尚情操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展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新的风貌。《第一诱惑》更为感人,两部影片似乎还可以在抒情上放开一些。《警魂》是表现一件真实的民警英雄故事,演员逼真,情节感人,将武打、枪战等动作,融于情节之中,吸引人,感动人,可惜影片一开头就介绍主人公英勇殉职,泄露了人物的命运,不能激发人们的感情高潮。《炮打双灯》是一部精美的传奇故事抒情片,人物感情描绘细腻、情节起伏相扣,很能吸引人,但思想稍陈旧,与某些言情小说中的故事似曾相识。《带轱辘的摇篮》是一部好片子,赞颂了高尚道德,很有戏剧趣味,在医院里大家批评弃儿的母亲一场戏太露太直,司机与邻女的感情纠葛未与爱护弃儿相联系而更加展开,甚为遗憾。《二嫫》所表现的故事朴实、真切,写农村改革后的新环境,表现二嫫的独立人格,确有独特之处,应该称赞。《画魂》再现20年代的一场新旧文化矛盾,女画家独立奋斗,都是好的,但由于过于注重传记的完整,影片却失去了情感的高潮。

边善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从去年公开放映的一些国产片来看,已逐步扭转了前几年部分影片品位不高、格调低下的现象,而开始比较注意题材、样式的丰富多样,在主流影片创作与商业方式运作的结合上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多数影片做到了尽其所能,关注现实,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是十分可喜的。

但不足的是,去年度上映的影片在思想、艺术上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作品太少,缺乏应有的艺术精品。这几年农村片创作是一个薄弱环节,尽管去年完成的诸如《被告山杠爷》、《天地人心》、《留村察看》,无论在选材、结构和人物塑造上,堪称是农村片的上乘之作,然都还来不及与观众见面,这样表现在去年银幕上,除了《二嫫》尚能赢得文化知识界的一些好评外,留给农村广大观众的仍然是一片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牛均富:

1994年的中国电影,似乎没有高潮迭起,在相对平静中,电影人编织着自己的梦幻。《带轱辘的摇篮》的那份温馨,《女人花》的那种人生追求,都能在缓和的叙事进程中激动着我们。工业题材作品和刑警题材作品的相对增多,表现了电影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这些影片虽然都具有昂扬的情绪基调,但给人深沉思索的东西不多。这一类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如何在表现时代精神的同时又融入较强的可视性,还是一个值得很好探讨的问题。喜剧片《狂吻俄罗斯》,其视野的新开拓和表演上的自然幽默,使我们对这类影片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一些文化意蕴较深的影片,象《画魂》、《炮打双灯》、《五魁》,都不失为很好的电影作品,但如何让影象中的历史神话畅达地进入观众之心,这些作品都还没有完全解决好。

也许在1994年中国影人都积蓄了力量,准备迎接电影百年大典的到来,但愿1995年的中国影坛能充满一片辉煌!

王文宾:

“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前两年的《大决战》、《霸王别姬》、《秋菊打官司》等热闹过后,电影人忙着议论,忙着筹资,忙着张望海外市场和奖坛,忙着应付接连出台的改革举措。说得多,跑来跑去的多,拿出好片子的并不多,一晃,匆忙中1994年过去了,好多片子还在制作中。

《炮打双灯》、《五魁》、《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二嫫》都见得用心用力,《杏花三月天》、《东归英雄传》很有精品意识,《雾宅》、《女人花》、《感光时代》大概可算“短平快”,而《梁祝新传》开始搅笑。无论从创作、发行、市场定位,’94中国电影显示了在迷茫中“走自己的路”的端倪,虽然纷沓,虽然焦躁,但已转轨,这无疑是好事。

但在一片企盼大制作的呼声中,1994年尚未见高扬激昂振奋人心满足观众渴望英雄渴望受感动的作品。希望这是晨曦的静谧,太阳就要出来。

吴克:

1994年度公开放映的影片,我有些没看到,许多我看到并参予政府奖评奖的影片或许因属未公开放映,而未能进入侯选名单。如《被告山杠爷》、《绝境逢生》、《一家两制》等等。

总体上看,我觉得1994年度列入侯选名单中的影片成绩还是不小的。但感觉还算不上是个“大年”。虽然水平没有下降,但也谈不上有很大的提高和突破。其中较好的影片均属制作上乘者。足见充足的资金对一部影片的质量有何等重要。

我投票的《一个独生女的故事》,我认为对成人和孩子都有教育意义。对城市儿童来说,它的特殊意义在于培养孩子自立自强。《二嫫》的宝贵之处是百分之百来自生活,毫无矫揉造作。《东归英雄传》选择了爱国主义主题,但动作性强,可靠性强,应该给予鼓励。《阿曼尼萨罕》与以往的维族影片比,塑造人物有新意,有突破,而且是比较成功的。

另一个印象,是这些影片的表演比较好。现今所谓的“星”们,在他(她)们面前要逊色得多。蔡师勇:

面对’94《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候选名单,我沉默良久。举起笔,一片茫然……

说电影人如何辛苦和艰难,听得多了,颇不以为然。谁人工作不辛苦?!不艰难?!那不是正当理由。1994年国产优秀影片少了,质量相对差了,——就是这话!

我们不乏优秀的艺术家。据说资金不足,使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那看你拍什么影片。我总认为我们的一流艺术家之中很有一批人“中了邪”。他们压根不相信电影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是可以也完全应该统一的。

让那种把电影生硬地划分为“艺术片”、“宣教片”、“商业片”的主张见鬼去吧!!

陈宝光:

1、缺乏众望所归、有大响动的优秀作品。

2、比较好的影片增多了。表明国产片整体水平的提高。说明在经济重压面前,更多的创作者认识到,真正决定影片命运的是其艺术质量。也许,那种一俊遮百丑的局面结束了。

3、艺术片不再孤芳自赏。但多了些模仿,少了些独创。与其东施效颦,莫如避短扬长。

4、“主旋律”开始讲究包装,力避作教育状。

5、娱乐片力求提高档次,争取由俗入雅。

6、国产片最大的问题仍是艺术质量。缺钱,但更缺志气、智慧。宁可少些,但要好些。

7、国产片似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为人知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我持乐观态度。

李西岳:

拿到’94《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候选名单这张选票,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沉重感,我的沉重来自对1994年国产影片的题材偏差。在推荐的30部影片中,有两种题材占得比数最低!现实农村题材,现实军事题材。我丝毫不怀疑推荐者对这两种题材是否有偏见性,也许因为我是农民出身,也许我现在还是军人,我不得不利用我拥有这张选票的“特权”,替农民和军人说几句公道话。80年代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谁能忘得了,而历史进入90年代,当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银幕上却疏远了农民,这将是电影艺术家欠下的一笔债务。还有军人,在没有硝烟的日子里,几百万军队在忙什么,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价值取向,他们的生命意义,他们的精神追求是什么?观众一定想知道。这一点,电视剧就走在了电影的前头,象《士兵今年十八九》、《潮起潮落》、《遥远的都市》等,在观众中反响还是不错的。

赵振王:

1994年是主旋律电影余音袅袅,商业电影尚缺力作的一年。却也是很现实的一年。如《股市婚恋》、《狂吻俄罗斯》等电影,都直面现实世界,很客观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种特定生活环境,使观众在影片中体会改革开放年代里,国人的特有性格和传统文化,所发生的看得见或看不见,深刻或渐进的各种变化。总之,中国电影商品化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这是令人鼓舞的。

童道明:

1994年度的中国电影,水准不算高。有力作但没有杰作。可能是心照不宣的“集体有意识”的运作策略?眼睛都盯着1995年,暂且“背靠背”,到时“手拉手”地拿出一部部杰作出来给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大庆献礼。只有姜文沉不住气,提前冲刺,把一部够献礼水平的电影,在1994年早早封镜。但影片没有公映,我们就暂且只当1994年没有这部中国电影好了。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和《头发乱了》两部片子的两位青年导演算是在1994年“小荷才露尖尖角”了一下,说不定将来还会有更大作为。

王得后:

1994年开春,接连看了几部电影,印象深刻。以为清风徐来,心情为之和畅。现在上了“候选名单”的,只留下《二嫫》,令我惆怅。

《二嫫》名副其实,堪称佳品。以《二嫫》为代表,用普通人的心思情怀,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演映普通人的困苦,挣扎,前进,前进中的喜怒哀乐,曲折坎坷的命运,似乎是1994年影坛的清新的微弱的风。“风生于地,起于青频之末”,愿此风山高水长。

中国电影缺乏想象。故事见前知后,人物流俗庸陋,抒情啼笑多伪,很少能出奇出新,出个人风格。猎奇者于是胡编乱造,角色没有人的思想,行为没有可信的逻辑。太阳永远是红的,殊不知“日出东南隅,团团鸡子黄”,而“如日中天”是炽白的呢,还是红彤彤的?张颐武:

1994年是中国电影体制转轨已见成效,电影的运作机制已开始有了稳定的发展方向的一年。中国电影的二元性发展格局已基本稳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作策略。国家对电影的管理的规范化及市民社会的成长为电影带来了来自本土的资金投入,而跨国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关注也使得有更多的投向中国市场的国际资本开始制作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影片。而“十部大片”的直接引进也进一步激活了国内院线机制,使得市场化的国内院线已初具规模。中国电影的国内部门已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活力。但目前的挑战在于,跨国资本及影片输入对国内市场的精确调用和占有,在激活国内电影市场的同时,却也控制了这一市场,将这一市场被动化为好莱坞及“拟好莱坞”电影的幻想空间。“第六代”新影像运动的崛起也是1994年电影的重要事件。但这一运动在其崛起之时,已面临着国际/国内的多重挑战。

费俊:

关于1994年度公映的国产片,总的评语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弘扬时代精神的影片比重占一定的优势,思想艺术和观赏性也有突出的进步,特别是有的影片,如《东归英雄传》、《狂吻俄罗斯》、《大海风》、《第一诱惑》等在观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为’94国产片增添了辉煌,扩大了影响。此外,国产片在坚持多样化方面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不仅是拓宽了题材面,更主要的是注意提高影片的艺术档次,调动了更多的表现手法,从表现形式、动作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上丰富了,通过外表挖掘了影片和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刻内涵,为此,增添了影片的力度和感染力。我以为:’94年公映的影片可以说体现了近两年我国各故事片厂在创作上的丰硕成果,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提高影片的自身质量,以适应电影体制改革的步伐!

王人殷:

面对着30部国产影片的候选名单,我感到十分踌躇,要从中选出十部佳片是困难的。 题材的类型化,情节的模式化,艺术风格的大同小异,使1994年的国产片从总体上缺乏时代精神的强音,缺乏艺术的独创性和个性。

是不是可以说1994年是中国电影进入90年代后,最不景气的一年。

国产影片急需提高思想质量、艺术质量,首先要从提高剧本质量开始。

俞小一:

就看到的而言,1994年的电影创作比之上一年度,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明显呈现出中间部分更加扩大,好的和差的更少的状况。进步是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也不容忽视。在这一年中,电影创作者在十分注重故事的可观赏性的同时,在艺术上开始注重精细操作。这无论是对观众还是对电影艺术本身,都是一件好事,也是电影创作被纳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电影人历经惘然、彷徨、痛定思痛后,所跨出的积极的坚实的一步。这一年创作的遗憾,则突出表现在仍缺少能震撼人心的、格局较大的,特别是深刻触及现实生活矛盾的作品。除了《东归英雄传》、《炮打双灯》、《二嫫》等少数片子,在思想、艺术和情感上较有力度外,大部分影片依然缺乏艺术的感染力和思想的穿透力,失之平淡、矫情、游离现实生活。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丁人人:

对1994年公开放映的影片,总体印象:缺乏“华彩乐章”但“行板”的演奏水平大有长进。像:《孝子贤孙伺侯着》、《股疯》等片,虽没列入候选,但总体水平说得过去。关键是电影语言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影片变得流畅好看了。我觉得这个进步才叫是扎扎实实的进步。

中国电影要在市场中站住脚,就应该从这些“基本功”练起。以往我们总是讲香港没文化,也许港片的深层文化意识上是比我们差些。但是其电影语言的流畅、情节结构的安排的确比我们有“功夫”得多。所以我认为,中国电影就象1994年这样,踏踏实实地苦干几年,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杨兴福:

1994年是影片发行权放开的第一年,这就意味着影片已作为商品走进了市场,优质优价已成为主要特征。因此,电影制片厂商和电影艺术家想方设法要摆脱经济的困扰,拍出适合观众欣赏情趣的电影,力争有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影片的观赏性已作为重要标志放到了厂商和艺术家的面前,艺术性、思想性后站三步,滞后考虑。另外,艺术家们还带有明显的探索性,寻求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的契合点。这样,自然而然的缺少扛鼎之作。但也不乏有上乘作品,如《东归英雄传》、《二嫫》、《炮打双灯》等片,不仅有较强的观赏性,而且艺术性也较强。其次,电影艺术家也注意追踪观众的兴趣热点,触摸时代脉搏,因此,反映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的影片较以前有增多的趋势,但缺乏艺术深度。如《股市婚恋》、《都市情话》、《女人花》、《警魂》等。另外,反映改革题材的影片从数量上也开始上升。这无疑都是朝良性方面发展。

通观1994年度公开放映的影片,中国影人的落脚点已逐步向观众靠拢,向时代靠拢,在探索中前进。

翁世荣:

现在我的选片标准已不再用什么理论、审美、创新等去要求,而是换成了一种最实际、平庸的方法,即哪部片子看了让我:一、有点思索、回味;二、有点感动流泪;三、好看过瘾。三者有一即可。然而即使是这样的要求,面对1994年的这张国产十佳影片候选名单,仍觉得不是那么容易打勾。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过去说题材狭窄,现在应该说什么都好写,而且年年在换花样;说故事片平淡,好象也不是,现在有的故事编得离奇得叫人不相信;如果讲电影拍摄技巧,那应该说这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无法与之相比拟。那么,关键恐怕还在于“贴近生活”、“精工细作”上,有了这两点才能让人回味,令人感动,叫人好看。1994年的片子中,《二嫫》等给我有回味,《云南故事》、《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等使我流泪;《东归英雄传》等令我好看,我选了它们。象《雾宅》那样的电影,怎么也叫人喜欢不起来,只能抱歉了。

潘秀通:

电影市场的不景气是事实,而优秀国产影片的长足进步也是事实。当代社会随着科学的综合化与整体化发展,开始跨入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时代。当代人类的思维与审美需要亦朝着综合化与细分化相渗透的整体综合方向发展。人们企望通过电影及电视全面完整地认识世界。《炮打双灯》、《东归英雄传》、《五魁》、《二嫫》、《都市情话》、《第一诱惑》等影片,力求在“一看就懂”的传统叙事形式与“必须动一番脑筋才能看懂”的创新技巧、叙事语言与声画语言、情节性与造型性、再现与表现、时间上的历史深度与空间上的生活广度及厚度、高品位的精品形态与市俗的轰动的效应、适应观众与提高观众、商业性与艺术性交叉复合中,分离出自己的个性,正反映着以个性化为主旨的当代影视整体综合美学走向。

周斌:

在1994年的电影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明显增多,武打片、警匪片等所占数量有所减少,表现出电影艺术家对变革中的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在此类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创作中,部分编导的取材角度较新颖,能注重小中见大,对人物命运和情感的描绘也较深入细致,如《二嫫》、《都市情话》、《带轱辘的摇篮》、《第一诱惑》等即是如此。虽然从总体上来看,平庸之作仍不少,多数影片的艺术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但也出现了《炮打双灯》、《东归英雄传》等一些艺术水准较高、观赏性也较强的好影片。显然,要使电影创作更上一层楼,除了继续坚持改革、理顺体制外,克服媚俗倾向,增强精品意识应是关键。从抓剧本开始,创作中的每一环都应坚持高标准,确保高质量,以增加国产片中上乘之作的数量,减少平庸之作,以此提高国产片的声誉,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电影从业人员确应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王一川:

1994年是国产电影相对平静的一年。随着“第五代”被播散在西天取经的滚滚金沙之中,第三、四代竞相仿效,中国电影进入“无代”期。以往的鲜明的“代”的美学风格让位于“无代”的仿效、拼贴或戏拟之中,难以觅见真正惊人的独创之作。但“无代”的平静中毕竟也不乏艰难的突破性努力。《二嫫》的成功的“如实表演”、《东归英雄传》的导演艺术,《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的语言实验、《炮打双灯》在观赏效果上的探索等,表明中国电影正在积聚新的创造的能量。这是在平静中积聚能量、在局部上有所创新的一年。“张艺谋神话”之后,谁能再来谱写新的“神话”呢?或许,这种“神话世俗化”过程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陈朝玉:

从电影的创作生产来说,这一年可以说是“小年”。这“小年”不是指的数量。数量上,近年来都稳定在年产一百四五十部,大体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这里说的是质量。应该说各厂都拍了一些好片子,有的在艺术上有新的探索,有的内容很感人,还有些很有时代气息。问题在于缺少大片,缺少有震撼力能起轰动效应的高质量影片。在这点上,已经走过90年历程的中国电影,大大落后于新兴的国产电视片。近几年的电视,每年都有几部“万家空巷”、“满城争说”的片子。而电影,这样的片子太少了,“平静”的时间太长了。电影要上去,关键在质量。如果全国各家故事片厂,一厂一年有一部能起轰动效应的影片——甚至,三年有一部也不错——那么,中国电影的兴旺发达就不是纸上的东西了。

姚国华:

综观’94年的中国电影,我认为,总的来说是在改革中继续前进,在困境中有所作为,农村题材影片比较出色,多样化方面也有新的拓宽。对’94年中国电影所取得的成绩,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肯定。但真正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影片几乎没有;看完后,耐人咀嚼,能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也确实不多。我喜欢《留村察看》,因为它追踪群众关心的热心,塑造了县长简正这一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我喜欢《二嫫》,因为它生活气息很浓,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农村改革的一幅剪影;我也喜欢《东归英雄传》,因为它好看,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炉,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寄希望于1995年,更寄希望于21世纪,愿中国电影再建辉煌!

张振华:

世纪末行将来临,中国“后新时期电影”却仍未出现令人振奋的腾飞:’94年可圈可点的银幕佳作,无非是《炮打双灯》、《二嫫》、《东归英雄传》、《背靠背,脸对脸》、《红尘》等有限的十来部。缘由何在?我想是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还没调整到位,从业者的媚俗倾向仍在作崇。

电影本属通俗文化范畴,自应满足人们宣泄情感的需要,但通俗不等于风俗被漠视和艺术品位的降低。堪叹一些编导为了“贴近市场”,不惜粗制滥造,哗众取宠,连《红粉》这样较精致的作品也未能脱俗,透露出某种迷惘而平庸的趣味……唯其如此,我更要为《二嫫》等十佳影片大声叫好,它们在关注现实、重视观赏性的同时,坚持文化品格和艺术张力的不断突破——这正是国产片步入辉煌的希望所在!

远婴:

1994年的中国电影界平静,但不乏喧哗;无令人晕眩的成果,却偶有峰回路转的启示。这样几件事,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1.没有既叫好又叫座的国产片。

2.“金鸡”、“百花”双奖首次受到舆论指责,被批评为“专家奖不权威”、“百姓奖不民主”。

3.电影局有关电影机制改革的文件出台,发行权力下放,意味着将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竟争。

4.中影公司以分成方式发行好莱坞十部影片,显示出电影进出口事业与国际体制接轨的企图。

5.《阳光灿烂的日子》、《头发乱了》等影片浮出地表,标志着与“五代风格”不同的电影形态出现。

6.张艺谋、陈凯歌、陈逸飞等人同时同地拍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风月》、《人约黄昏》,构成“旧上海题材热”现象。王迪:

如果,影界人士普遍认为,1993年国产片的艺术质量是处于低谷,那么,还有《香魂女》、《凤凰琴》、《股疯》这样一些影片可以自慰,或者给人们一种希望;而1994年国产影片的艺术水平,严格地讲,还不如1993年,没有什么力作可引以自豪。

在“权威”受到空前漠视和挑战的今天,不等于事实上不存在权威。我始终认为,优秀的影片还是要由优秀的电影艺术家来完成。自然,优秀的艺术家队伍并不是不变的,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也不是每一部都必然获得成功。所以,我想1994年对于1995电影100周年来说,不过是她的前夜,她的准备,大艺术家们可能不约而同地有意让1994年成为低谷,正全力迎接1995年电影的辉煌!

解芳:

对于1994年的国产片,总的感觉精品少。尽管各制片厂、编剧、导演也是竭力去挖掘新的题材,并努力创作一些反映中国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影片,但题材的样式却没有突破一些老的套路。历史片和娱乐片相对看好,而现实题材的影片和艺术片的公映效果,却平平、一般。

也许,合拍片的大投资的确能保证和丰富电影的艺术魅力。这在国产影片中,展示出特有的优势。

其实,我们的导演、演员队伍在我看来,有相当的潜力,所以解决好本子、票子,是至关重要的。

陆弘石:

(a)在经历了上一年度的“大震荡”之后,电影人开始表露出一种相对而言的平和。但从创作到市场的良性循环之形成,似乎尚待时日。

(b)“艺术片”的艺术创造力的减退,在本年度变得更加令人忧虑。除了《火狐》尚能使我们遭遇到鲜活的思想激情之外,因袭和模仿已明显构成一种“形象”。“艺术片”的类型化,确乎是一件始所未料的事。

(c)在“娱乐片”系列中,喜剧作品比往年多了些故作姿态,几乎乏善可陈;倒是动作类作品有了趋向“精致”的迹象,《东归英雄传》即是一倒。

(d)“伪历史”依然在各类影片中受到青睐。可能是出于一种“怀旧”的时尚性需要,故事发生的空间环境开始由黄土高坡移往江南小镇。时至今日,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似乎成了一种奢望。谁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呢?

(e)在候选名单中未能遇见《背靠背,脸对脸》,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应湘源:

1994年度,对中国电影人来说,既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艺术的悲壮追求,也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对市场的悲剧的趋附。因而,本年度国产影片的状况依然是喜忧参半的格局。而从影像造型、思想内涵、文化意蕴等整体质量上来看,历史题材的影片要胜于现实题材的影片。

然而,比上述问题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受港、台、外国影、视、录等载体的冲击,国产影片已失去了它的绝大部分受众。因此,当一部影片已无法实现它的市场价值的时候,对其进行价值评判,这一做法本身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解决后者比解决前者似乎更为紧迫。

江俊绪:

从公映情况看,1994年国产片境况不佳,优秀影片如凤毛麟角,群众影响寂寞寥落。奖越评越多,名副其实的佳作却越来越少,形成对评奖的反讽,观众耐不住啧有烦言。鉴于此,我们应当信守宁缺毋滥的原则,决不把“十佳”花环廉价奉献给平庸甚或低劣之作。本年度电影生产呈较大滑落态势,我以为是电影工作者长期来在保姆式的养护、管教下,萎缩了艺术才智,摧挫了艺术的自立机能;一旦被急剧抛向市场,便惶惶然茫茫然不知所措。市场无情,观众也不是阿斗,今天是要说“媚俗”也很难“媚”得上了。市场要求创作领域不再禁例森严神经脆弱,市场要求银幕变成飞驰想象的娱乐世界,市场要求创作人员具有艺术的灵敏和机巧。我们缺少的恰是这些,这就弄得有点像蹩脚的拳击手疲于招架胡乱出拳了。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铁则,中国电影在转轨过程中必将出现“大换血”。机制正在启动,是提高个人素质、振奋竞技状态、操练些过硬功夫和“新”的招术的时候了!

黄德佃:

近年来全国电影观众一落千丈,跌入最低谷。如果说观众不喜欢看电影,那是天大的冤枉,我认识一个收入很少的理发师,他每月总要化钱去看二场电影,他老埋怨为什么看不到好的国产片?造成这一严峻的局面,关键在于制片厂。影片《天网》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它尖锐抨击了当前社会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以及广大人民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可是,近年摄制的绝大部份影片,顺循了所谓电影市场的法则,迎合某些观众的庸俗趣味,追求新鲜的感官刺激,发展到连拍摄男女做爱的床上镜头也显得淡而无味了,如《狂吻俄罗斯》别出心裁,换成中国男子和外国女人上床的画面,外国妞又胖又肉感,岂不更有刺激性?也许,有些同志忘记了我们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殷切地希望编导们把摄影机的镜头真正深入到沸腾的改革大潮和现实生活中来,让观众从银幕上看到、闻到真正的春天的气息。

陈同艺:

去年的国产电影题材样式多样,拍得更加好看,思想内涵则趋于平实。中国电影改革开放不过十来年吧,急匆匆几乎走过了西方电影的百年历程。电影厂竞争本能勃发,随行就市,经济窘迫感逐渐消解。《二嫫》、《画魂》、《东归英雄传》,据说还有《狂吻俄罗斯》,卖座看好,在电影市场上已可与海外及港台影片一争上下。观众那种“唯国产片不看”的“军心”已动摇。看来,还要强化精品意识,把电影作为文化产业,每年投入几部大制作,出它几部巨片,相信国产电影还有翻身之日。那种“谁拉到钱谁上戏”拍的片子,大都物欲横流,粗制滥造,坏了国产片的名声,该有个办法治一治。

胡世芳:

在1994年的国产故事片中,可以说,关注现实生活的影片是主流。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影片是个丰收年。一批直面人生、弘扬正气、塑造英雄人物和共产党员形象的影片像《天地人心》、《莫忘那段情》、《留村察看》、《天网》、《被告山杠爷》等,格外引人注目,为影坛增添了不少光彩。除此之外,一些题材、风格样式有特色、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品位高的影片如《第一诱惑》、《女人花》、《家丑》、《东归英雄传》、《炮打双灯》、《金沙水拍》等获得广泛好评,给我国电影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尽管如此,1994年的电影创作仍不理想,缺乏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高度统一、叫好又叫座富有轰动效应的精品。而为数不少的平庸之作,胡编乱造、格调不高、质量低劣的影片仍在充斥着电影市场。这是当前电影经济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张万晨:

1994年,是中国制片业“断奶”后的第二个年头。几十年不愁嫁的“皇帝女儿”,终于被逼为娼,与“财神爷”一块私奔,沦为“傍大款的女人”。面对畸形、危机、混乱的电影市场,几经挣扎的中国电影,在“迷魂阵”中左冲右突,已日渐精疲力尽、饥寒交迫、疲惫不堪。一度嗷嗷待哺的中国影人开始变得麻木和沉寂。尽管全年以各种拍摄方式,并经过中国影人的奋力拼搏,仍能完成故事片148部,从而表明了植根于中国大地的当代电影所蕴涵的巨大潜能,而且农村题材影片取得了多年来未有的丰收,时代的主潮电影亦为数可观,现实主义得到了空前的弘扬,但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影片,甚至好的或比较好的影片仍明显感到“营养不良”、制作粗糙、捉襟见肘。个别主潮电影宣传品的痕迹过重。同时,两年下来,整个国有电影制片行业多年的积蓄已基本上消耗殆尽,自身投资的能力已经完全丧失。今后何以为继?生存问题十分严峻而又残酷地摆在中国影人的面前。

柴效锋: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1994年可以说是一个平庸的小年。这一年,银幕上未曾出现过在评论界和广大观众中产生强烈冲击力或轰动效应的国产影片,而从总体艺术质量看,似呈下滑之势。重大题材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未能取得突破,相反,有的影片质量明显退步。娱乐型影片没有积极地迎接市场的挑战,而大多以低成本、粗制作去应付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在叙事方式、拍摄技巧诸方面毫无长进。虽有一些艺术性影片借助境外较雄厚的资金保持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制作也较精良,但无论在思想内涵的开掘上,还是在电影语言的探索上,都缺乏创新开拓意识,未能拍出令人震撼且耳目一新的作品。但愿1995电影百年之时,中国电影能够出现令人欢欣鼓舞的崭新景观。

卢若琰:

1994年的中国电影,似乎比去年有了一些变化,多了对农村题材的关注,多了对现实生活的歌唱,更有了对文化、艺术与人生的评价和思考。但是,这种作品毕竟数量太少,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更多的却是思想贫乏、艺术粗糙的平庸之作,尤其那尘封已久的王后、妓女故事,忽然受到改编者的格外青睐,毫无新意地把它们搬上银幕。显然,现实题材的匮乏,是1994年中国银幕的极大缺憾。这说明创作者的热情没有投向火热的现实生活;那改革大潮中动人心魄、与人民息息相关的重大事件,没有进入艺术家的视野,这是创作者对生活对人民感情的淡化,也是时代的悲哀。我们呼唤中国银幕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呼吁艺术家义无返顾地肩负起神圣使命,一往情深地歌唱中国文化,歌唱改革的悲壮!

张震钦:

1994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一年,也是我国电影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步伐的一年。从最初面对市场的惶恐、困惑、徘徊到默默反思、寻找对策、迎难而上;破旧秩序、建新秩序,从无序到渐渐有序,电影改革正经历着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

纵然困境并未摆脱,改革还有待深化,但1994年的电影创作还是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二嫫》、《炮打双灯》、《家丑》继续保持着艺术片的品质,《带轱辘的摇篮》、《警魂》、《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将“真、善、美”推向观众的心灵,《背靠背,脸对脸》直面人生令人深省,《被告山杠爷》、《留村察看》贴近现实让人警醒……

宏观把握和市场调节使1994年的电影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反映现实为主、艺术表现多样化的格局,然而要发展电影生产力、进一步繁荣电影创作,必须尽快推动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没有竞争便没有拍摄好电影的动力。市场逼迫着电影工作者只有拍出好片子才能生存,市场也培养着新一代的电影观众,提高电影文化水准,提高电影艺术鉴赏力,反过来推动电影创作的繁荣。

1995年的深层次的电影改革必定更加艰难。愿1995年的电影创作在艰难中更上一层楼。

杨金福:

就1994年放映的国产影片和候选名单而言,我由衷地投《二嫫》、《炮打双灯》、《东归英雄传》一票。这些优秀影片,虽然占的数量不多,但其分量不轻。

大部分影片质量依旧平平。原因错综复杂、众说纷纭。或许这本身也是一种“正常”。对一小部分粗制滥造之作,其从业人员似乎应该补上职业道德教育一课。

1994年是中国电影转型期较严峻也是较活跃的一年。这一年,电影人对电影的生存、生存的方式、生存的手段和发展的机遇等诸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实践。我们期待着这些思考和实践的成果。钱国民:

评估每年的电影决不能离开当年度赖以生存的经济状况。1994年的电影经济,除了少数几个地区之外,不少地区依然窘困,电影市场依然冷寂,电影产销依然艰难。

多年来,人们一直呼吁电影质量的提高,然而总体成绩仍未尽如人意。1994年的电影两极:佳作的精致与深刻、次品的粗糙与肤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部精品有的已获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在同类题材中获得比较大的突破;有的则表现出编导者们巨大的创作热忱,有较大的自我超越,充分显示这些创作者的艺术功力与创作潜力。但若干次品确又令人担忧,有些创作者似还没有运用电影手段驾驭这些题材的本领,严格地说,似还缺乏独立执导的能力。为数众多的中档片(其中娱乐片居多),也显得较为平庸与老套,缺乏吸引观众的魅力。

必须重申:电影是重要的精神产品,它有着其它休闲娱乐所无法取代的优势。电影只有发挥自身优势,提高艺术、技术、设备、科技手段等方面的制作水平,提高创作者自身的艺术境界,方能使电影质量有大的飞跃。

张维:

1994年国产片生产与发行,经历近几年商品经济大潮冲刷,在新的体制改革推动下,开始出现转机。

在创作上注重观众审美需求,摒弃了单纯追求艺术形式,对人物塑造也重视心灵深处“王国”的透视,选题面更宽了,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作品增多,揭示社会问题的影片内涵深入了,从而,出现了一批值得推崇的佳作,如《月落玉长河》、《炮打双灯》、《带轱辘的摇篮》、《东归英雄传》、《家丑》、《五魁》、《画魂》。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上述特点。

电影发行也初步出现了某些可喜势头,为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砍掉中影公司这个环节,云南还组织集团联营公司,去年一年内就扭亏为盈。(不是指副业养主业,是就发行经济效益而言)这种情况当然与影片质量提高有极大关系。

此外,今年引进的两部巨片在昆明上映,观众情绪空前活跃。它的放映,对振兴电影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从业人员信心,改变人们“看电影不如看电视”的观念,无疑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的。看了引进的巨片后,是否国产片就无人问津呢?据我看,放映引进巨片前后的观众,看国产片人数并无多大变化。不过,看了此类影片,观众口味确实高了,这对国产片必然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创作人员不断向更高目标奋进。

郑国疆:

1994年国产片生产应该算是一个小年。无论从影片的艺术质量和整体效益来看,都不尽如人意。国产片平庸之作占据很大比例的根本原因,在于影片文学基础和导演艺术功底太差。作为影片创作基础的文学剧本,尽管有部分根据小说改编之作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来成功的专著很少。改编自然是电影剧本创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大都仓促从事,难免因对原著生活、风格等不太贴近而出现差距。这几年抓电影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这是有目共睹和应予肯定的,但这仅是一个方面;窃以为电影改革的根本目标,一是出作品,二是出人材。记得这个意思好像是周总理在1961年一次会议上讲的,今天重温仍然倍感亲切而深受启迪。望尽快实现电影立法,俾便各方均有所遵循。

陈剑雨:

电影体制改革正一步步向纵深发展,尽管我们面对的还是一个尚未发育成熟的国内电影市场,但影片的投产决策、创作思路应当与观众对于电影文化的多样性需求相适应,已越来越成为电影企业家和电影艺术家的共识。单纯以牟利为目的的短期行为不能说没有。有的有无可奈何的苦衷,有的想借机“先富起来”。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值得重视的是,有责任心和有识见的人们正努力在意识形态要求、艺术规律和商业价值之间寻找沟通的管道。1994年的国产片已有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并初步获得成功的作品出现,数量还不算多,成绩也未见惊人,却是可喜的现象。遗憾的是徘徊旧轨道的脚印仍未绝迹。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体制与旧体制的交叉路口,一个各种观念共生共存的年代。

刘国彬:

电影离观众远去。

电影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远去。

远去的电影究竟要走向何方?

看1994年的中国电影,令人困惑、迷茫。并非影评人自狂,就这一年的电影来说,很难评出十佳!扛鼎之作的弘扬主旋律的影片,少。艺术精湛的娱乐片,缺。味同嚼腊的生活片,杂。莫名其妙的探索片,滥。

电影机制的改革,竟使电影滑坡加重,这不能不引起关注,引起思考。体制—创作—市场,这三者不和谐,毛病到底在哪里呢?

呼唤电影走向观众,走向传统,应该成为电影人的共识。中国电影,留给1994年的,应该是个不能再滑下去的记录了。

赵振远:

随着电影体制的深入改革,1994年国产影片的总体水平却远不如1993年,象《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样思想性、艺术性上乘,能引起广大观众反响的影片很少,平庸影片较多,评选十佳影片,有的影片总有一种矮子里面拔大个儿之感。如此下去,对于低谷中的中国电影市场更是沉重一击。广大观众呼唤那些雅俗共赏的国产影片,呼唤我国自己的那些“力作”、“扛鼎之作”,难道非要让《亡命天涯》等外国片带来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李乃润:

一个微型调查:

·从1994年的影片中,请你选出十佳影片?

子:总共没看十部,评不出。

丑:我看得多。选十部称“佳”的影片难。

·你认为哪一部最好?

寅:没有。

·说一说原因?

卯:不象1993年,有几部主旋律影片,影响大。

辰:艺术片也无扛鼎之作。《炮打双灯》里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子。

已:有的影片上座率高,那是观众猎奇,不能评“佳”。

午:外国影片冲击太厉害。

未:上年是电影小年,可能都在忙100周年了。

申:好一点的都是合拍片,钱多。

酉、戌、亥:中国电影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无话可说。

凤铸:

1994年的中国电影正在呈现出一种多风格、多样式、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1993年对电影市场进行新的体制改革之后,国产影片的可观赏性和商业化、娱乐性色彩有了明显的进步。涌现了《二嫫》、《东归英雄传》、《炮打双灯》、《第一诱惑》、《狂吻俄罗斯》、《王先生之欲火焚身》、《警魂》、《杏花三月天》、《落河镇的兄弟》、《感光时代》等优秀影片。体现了“弘扬主旋律、样式多样化”,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和可观赏性的时代精神,在制作方式、电影语言、题材选择、意识形态、表现风格和经济运作方式上都出现高度的分化,各逞其能、各有其招、各有各的探索,票房价值上有所好转。新的体制改革和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预祝中国电影有新的突破和新的转机。

李亦中:

1994年是电影收成的“小年”,力作缺乏,精品缺乏,“休耕者”不少——掰着手指数数,有相当数量的知名导演的名字未见诸于银幕,让人纳闷:他(她)们都干嘛去了?自然不会闲着,各有各的活路,各有各的难处,可毕竟不在电影摄影机前,年终没有交出电影的答卷。

近读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编印的《文摘》,读到一条国际信息,是来自东邻日本的“报警”:日本导演在影像工业中大都游走于电影、电视、广告、MTV之间,久而久之,许多导演已习惯于掌控电子媒体(录像磁带),却荒疏了“电影感”,不再习惯精雕细刻拍电影的做法,以至把电影拍得跟电视一样。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关注并加以研究。未雨绸缪,我们有理由要求具备实力的导演每年有一部新片问世。唯有如此,方能造成强手林立、佳片竞出的局面,让各方评委在评选每年度“十佳”影片时左右为难、不忍割爱(而不是凑数)才好呢。

张何平:

1994年度公映的国产片确有好影片。这些影片从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来说,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贴近现实,反映生活,表现改革、歌颂英雄模范人物,震撼人心;有的赞颂人间真情,弘扬爱心,使人潸然泪下;有的反映中国女性的顽强,与命运的拼搏……真、善、美,可谓是这类好影片的共性。在当今,弘扬真、善、美,更有其现实意义。

有好影片,但与亿万观众的需要来看,好影片又不够多,或者说太少。这是一个矛盾。广大观众希望我们的电影工作者在今年或者说不远的将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影片,以满足在这方面质量不断提高、数量不断增长的需求。

好影片不多,拍出好影片不易,但这些为数寥寥的好影片又有多少观众能从银幕上看到呢?如何把观众从荧屏前请回电影院,需要电影创作、发行放映等部门共同努力,甚至上级主管部门必要的支持,当然,也不可缺少新闻媒体的“摇旗呐喊”。

愿’95年有更多更好的好影片问世,愿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在电影院或通过电视看到这些好影片。

何守中:

如《大海风》、《第一诱惑》等反映改革生活的影片呈昂扬向上的势头,如《东归英雄传》等一批熔思想性、娱乐性为一炉又明显适应当代观众与其生活节奏相适应的节奏感较强影片的上映,如《画魂》、《炮打双灯》等一批在国内外都影响较大并在国际上获奖、艺术性较强的影片,构成了1994年我国银幕的闪光色彩。但就总体而言,又如不少电影艺术家所呼吁的:我国电影尚需进一步提高质量,方能最后走出低谷。但质量不仅是艺术家主观上的自我感觉或自我表现,而首先是市场的需要。一批在国内外反响较强烈或获奖的影片多出自中青年编导之手。他们战胜了艺术家的自我局囿,把探索的目光瞄向国内外市场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电影业走出低谷的实践的启迪,具有重要价值。

吴中华:

1994年公开放映的国产影片,现实题材影片增多,好片生产多,给1994年的中国影坛带来了一派丰收景象。

其特点是,中国电影仍在执著地关注现实人生,寻求改善生存处境的可能。一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影片已成为主流。《凤凰琴》、《大海风》、《第一诱惑》等片,既塑造了新时期为祖国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忠诚奉献的教师形象,也塑造了生动而鲜明的改革者形象。还有一批与银幕久违了的针砭时弊、抨击不正之风的影片如《警魂》、《复活的罪恶》等,它们的视角已触及人格、人情、人性及人的深度心理等多重层面。

另外,象《东归英雄传》、《炮打双灯》等片,风格各异,体现了导演们在多元化的今天,努力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点。

纵观全局,1994年影片的力度还未达到足以震聋发聩、令创作界和评论界完全警醒过来的程度。陈庐山:

’94电影印象

摆脱在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间的困惑,

缩短在艺术追求和商业竞争中的徘徊,

消除在探寻高雅与滑向媚俗间的迷惘,

减少在面对现实与反思历史中的摇摆。

王稼钧:

不知为什么,看罢’94《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候选名单,竟有一种“无从说起”或者“哑然无言”的惆怅感和失落感——莫非,这就是所谓的批评缺席的通感?

说实话,在所罗列的30部国产影片中,我看过的居然不足40%。我扪心自问,确确实实并非是本人看片的懒散所致,而确实分明是没有更多的值得去花费100分钟凝神一看的东西。除去《东归英雄传》、《二嫫》等少数几部众所公认的佳作(不过照我说来,上述佳作并未达到一种令人心驰神醉、耳目一新的境界,或多或少有些配方似曾相识的遗憾),余下的影片如果一定要进行筛选的话,恐怕也只能是“矮子中挑高个”,将就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勾”了7部影片,其中包括两部新人新作《头发乱了》和《感光时代》,不管怎么说,它们毕竟给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新”的愉悦。

纯粹是不成体统的胡乱戏语,见笑!

李文斌:

从1994年度公开放映的国产故事片来看,用“平平”二字加以概括是比较妥当的。尽管数量达到了148部,也出现了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比较好的影片,比如《第一诱惑》、《二嫫》、《带轱辘的摇篮》、《东归英雄传》、《女人花》、《家丑》、《炮打双灯》、《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狂吻俄罗斯》、《警魂》等,但还未见到震聋发聩的拳头产品,从总体水平来看也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提高。

值得称道的是,从1994年的故事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我国的电影艺术家开始在创作中重视市场,重视作品的观赏性了(本来电影就是一门“群众艺术”)。《东归英雄传》和《狂吻俄罗斯》在这方面作了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问题是,1994年的故事片普遍存在剧作基础较差的不足,再加上制作上又不很考究,致使某些创作构想很好的影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盛宗毅:

面对’94《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候选名单,再回顾一下’94的银幕创作,真使人感慨万千。1994年,我们虽然有《东归英雄传》、《月落玉长河》、《第一诱惑》、《带轱辘的摇篮》、《炮打双灯》、《家丑》等显示了有志气的电影艺术家执著追求的影片,但是,1994年的中国电影从总体上看仍然在原地徘徊,甚至还有下滑之嫌。平庸之作为数不少,银幕上缺少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银幕离现实生活似乎还有一定距离。“看不见的手”无情地限制着电影的真正繁荣(即如《五魁》,在公映时也只好改了一个颇有商业味的片名——《少奶奶的情人》),而音像市场的无序更对电影造成了灾难。至于“大片”的引进和投放,既满足了企盼“与国际接轨”的观众求新求奇的娱乐心理,赢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遗憾的是就这些影片,也在公映之末甚至公映之前,即以其它载体涌入市场),同时也使一时难于“大投入、大制作、大产出”的国产影片陷入了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恶性循环的境地。出路究竟在哪里?答案或许有一个:综合治理。

刘树林:

1994年的国产影片从某些方面透露出艺术家在时代大潮、受众心理和自身发展之间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新路数、新消息。但从总体上看,步伐并不很大,附风媚俗、粗制滥造的现象仍未根本扼止。

在创作倾向上,表现出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从强调重大事件中人物际遇的升沉起浮转向挖掘情感世界中心理变化的深度。《第一诱惑》、《都市情话》等一批影片,都将深化改革的事业成败与夫妻感情的微妙变化联系一起,试图于社会观念与伦理观念的巨变中找到一个新的接合点。二是打打杀杀的武打片热潮将在新的观众层面中冷却下来,代之以伦理片、爱情片的逐渐升温。描绘两代人爱情悲剧的《穆斯林的葬礼》,在人性的探讨上显示出新的哲理深度。三是取材于本乡本土的小事件,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的大使命。根据全国十佳少年杜瑶瑶真实事迹编导的《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以刚毅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赚取了亿万小观众晶莹的泪光,而富有蛮野生机的《二嫫》,则会以耐人寻味的异国风情走向世界,在国际电影市场上产生新的魅力。卢守怡:

当我国电影市场连续几年处于困顿的时候,多么希望本土电影时有扛鼎之作问世,以期使疲软的市场求得复苏!《东归英雄传》似乎能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它既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也有较好的市场效应,堪称成功之作。然而要在众多的候选片中选出10部文化品位和市场效应双向俱佳的影片,却是颇为艰难的。有许多艺术品味不错的影片,在电影市场上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观众很难寻觅它的踪迹。怨谁?制作者,流通领域,观众?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却又都不全是。中国电影市场怎么啦?!

平心而论,1994年中国电影创作的势头仍是令人欣慰的。本土电影在低成本的钳制下奋力艰辛地拼搏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层思考,对艺术创造的刻意追求,以至在外包装上的花样翻新,都是值得称道的。倒是面对捉摸不定的电影市场,使艺术家们踌躇、仿徨,踩不到点子上,由是影响着1994年国产影片总体水平的下降。

亦喜亦忧,既焦且虑,仍满怀极大的信心,寄希望于1995年。

杨代:

电影人的艺术热忱,更多地藏到了他们对生活的冷峻目光背后。现实主义在艰难地小步挺进。确实有值得一看的作品,只是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媒体更感兴趣的是明星,而现有明星的心态多半正在老化。成熟的导演,陆续告别了极其可贵的艺术上的青春期冲动;未成熟的导演,尚未来得及充分流露纯情,已染上一点文化病态。1994年有几部令人关注的影片开拍或拍成,未能在当年公映,观众期待在1995年真能享受一次电影“大年”。

周崇坡:

世纪之交,面临世界电影100周年和中国电影90周年纪念,中国电影人在历史辉煌与现实困境中苦斗。电影体制的大胆改革,生产、发行、放映朝着兼容一体的方向转轨,创作精品意识的强化和电影商品意识的浓化,影院逐步改大为小和变单功能为多功能等,似乎都未使中国电影在商业领域赢来令人欣慰的成绩;而观众从1978年的280亿人次的高峰跌入1994年的百亿人次的低谷,加重电影人困惑苦涩的心情。

然而,《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发行243个拷贝,接近轰动的社会效应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足以使人相信,贴近中国观众的文化水准与审美情趣,也许正是重展电影生机的途径之一。此非媚俗,更非庸俗。《二嫫》、《家丑》、《炮打双灯》等影片也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给人们提供了某种启示。

缺乏巨片,尤其缺乏高投入的历史题材巨片,是1994年影片生产的遗憾。也许这一历史重任赋予了1995年这一重要年份,人们期待着。黄式宪:

在1994年依然严峻的电影生态环境里,出现了可喜的转机,其标志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多起来了,在全年故事片生产总数148部中,现实题材影片为89部,占60%以上。如《被告山杠爷》、《留村察看》、《天网》等以当代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敢于针砭时弊,揭示尖锐的社会矛盾,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高扬。遗憾的是,由于这几部作品均未能在本年度内投放市场,故此均未被列入’94《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候选提名之内。今后评选办法,是不是应改一改?

电影体制改革是一项大工程,如何从现代文化建设的意义上引导并培育一个良性的电影市场,已是刻不容缓的课题了。某些平庸的娱乐片却在票房上一路抢先,败坏了观众的审美素质,水涨船高,水落船跌,是值得引起人们严重关注的。如《二嫫》、《背靠背,脸对脸》等独具个性魅力的作品并不多见,在展望21世纪时,人们呼唤有更多的艺术精品问世。

苏元:

多年来,中国电影一直陷于困境,步履维艰。1994年电影状况同样不很乐观,未能摆脱这种困扰。虽然作为一种历史性惩罚,它并非对电影情有独钟,不过,电影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及早作出新的抉择。

电影市场疲软,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就创作本身而言,提高质量乃当务之急。大家都说要树立精品意识,可精品就是千呼万唤出不来。精品总是极少数,是建立在电影创作总体水平的提高之上的。这有赖于电影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上多一些投入,思想上少一些束缚,政治上讲一些宽容。

纵观1994年上映的影片,缺乏震撼人心的作品。许多影片,缺少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感受,艺术上也太少创造。因此,提高影片质量,还有个艺术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的问题。

新的年轻一代异常活跃,他们表现各自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感受,电影走向个人化。今天他们还不被重视,可是明天,说不定会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来!

邹建文:

现实题材的影片在1994年的电影生产创作中占总产量的60%,这里不乏展示现代人现代生活观念和现代生活节奏的新作品;不乏热情关注社会热点、反映人民呼声、敢于针砭时弊、抨击不正之风的优秀影片;不乏弘扬正气、鞭挞社会丑恶现实、呼唤党的优良传统并有一定深度的好作品。这些影片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电影创作人员在金钱具有极大诱惑力的社会现实面前不少人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不回避矛盾,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艺术家良心。然而,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即使是被称为1994年扛鼎之作的影片《被告山杠爷》,就其艺术创作及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本身,也还欠缺应该爆发的震聋发聩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就是说,还不能称之为精品。没有精品,就不能赢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90年代观众,就不能占领日益萎缩的电影市场。而没有市场,电影业也很难维持和发展。要尽快出精品——这大概是广大电影创作人员和全国亿万观众的共同呼声吧。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从策划到剧本,从资金投入到主创人员的选择,电影的管理部门以一杆子抓到底,抓出几部精品来,也算是为电影诞生100周年的贺礼吧。

蔡洪声:

1994年完成的故事片据说是148部,其中合拍片29部(主要是与港台地区合拍),约占百分之二十。这种合作无论是对于引进电影创作所奇缺的资金,还是对于促进两岸三地的电影文化交流,都具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而且,合拍片中不乏佳作,例如本届“《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的30部候选名单中,就有《二嫫》、《炮打双灯》、《月落玉长河》、《火狐》等6部合拍片(以我方为主要制作者)。

无可否认,某些以外方为主要制作的合拍片中的某些不良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我认为这是次要的。我们需要的不是堵截,而是加以疏导。同时,应该认真研究别人影片中那些吸引观众的因素,加上合理的吸收,在深化我们影片的思想内涵的同时不断提高其观赏性,以求赢得观众。再过两年,香港回归,年产量超过大陆各厂同期总和的香港电影必然随之归入国产片之列,必将对大陆的电影市场产生冲击。不管你是否愿意,到时,我们都必须直接面对。

周政保(托拉克):

就现状而言,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与制作能力一直在向前走,而’94年也出现了诸如《二嫫》,《炮打双灯》之类的作品。特别是,中国的导演们也开始注重影片的艺术性与所谓“好看”之间的关系了。这是令人欣慰的一种趋向。不过,在“主旋律”与“多样性”这一关系上,总是呈现理解的模糊与把握方面的偏差。于是往往走向两个不同的极端,如有的影片堪称“主旋律”了,但艺术上很差,甚至稳稳当当地走着公式化、概念化的老路,但更多的影片则是以低级趣味为荣,以致打着“多样化”的旗号,一味模仿港台恶习(“闻‘妓’起舞”便是一例)。我的意见仍然是,中国人还是走中国人的电影道路;张艺谋、陈凯歌们还是值得研究的。王永午:

导演难当。

在这个“学步”的年份,导演们走的每一步都带有鲜明的模仿痕迹。然而,这是他们积攒了多年的愿望并为此在日月如梭的生命长河中等了那么久,机会来了,模仿的步子迈得轻松、自信、一点也不别扭。

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观已经走到张艺谋式的模子里,至今没人能跳出来,我们不怪张艺谋。但我们不满意黄建新、何平、刘苗苗,他们的作品本身精致得无可挑剔,但内容的贫乏、相似也令人干着急。他们以各自的才华表现了对心爱事业的忠诚,但这种努力有点旱地划船的意思。

商业片的脚步在钱的羁绊下迈得有些艰难,其实也不能只怪钱少,《东归英雄传》还是别开生面、引人注目,不过,一些许精彩片段还不能够缀起大气象。

这是个导演难当的年代,做起来的就相当有本事。他们不会因我的苛责而改行做评论,出息也许就在固执的努力中。萧尔斯:

1994无疑是中国电影丰收的一年。《背靠背,脸对脸》成就突出地宣示了中国电影“人本位”意识的价值,以及证明了它所已取得的典型而深刻的成功。从关心人的生存状况(如《二嫫》)到关心人的精神状况(如《背靠背,脸对脸》),中国电影人的这一份努力的确殊为难得。

在1994年中,深刻而成功的电影与大量平庸无聊之作形成了显著的对照。平庸影片的突出之点首先在于作品脱离现实思想感情。这种倾向一度膨胀,使影坛出现了《雾宅》、《王先生之欲火焚身》那样由名导演、名演员拍摄而艺术质量不佳的电影。当现实矛盾向中国人提出越来越多尖锐的问题时,这样平庸无聊的影片必定会越来越为人们所不齿。林懋光:

春天寄语

致第三届《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评委

改革十多年,写总体评语,

电影落后面,为庸片诊病——

愧对老百姓,关门去糊编,

无人不痛心!步洋人后尘,

评佳和促进,不沾主旋律,

号脉图健身,搞“娱乐人生”。

取消“计划令”,全国一盘棋,

搞市场竞争。产、发、映分成。

神州十二亿,金鸡百花节,

能吞年千片!扩大评奖面。

法人负盈亏,检阅新成果,

版权法保证。策马扬快鞭。

厂标不值钱,抓舆论监督,

精品高奖金。兴大众影评。

谁能谁制片,《当代》重当代,

不念垄断经!当百花园丁,

影片属商品,年年评十佳,

质量是文明。影坛永春天!

黄兰芬:

1994年度,国产影片的走势总的看来在朝好的方向转化,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众意识加强。制片厂、发行放映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深知只要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拥护,中国电影就大有希望。1994年度电影人证实了这一点。

二、如果说,1993年度尚存在着电影的“盲目赶潮现象”,那么,1994年度的国产片已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使电影人与电影市场缩短了距离。

三、精心制作蔚然成风。演员选得较准,导演有个性,摄影有风格,制作较认真,虽然经费有限,但大家对艺术十分负责。

四、电影政策越来越符合实际。1994年度一个显著特点是电影经费的国家资助增加了,审片更切合实效了。

五、电影宣传加强了力度,对国产片,尤其是重点片,制片和发行放映部门都采用了商业性的宣传手段,有意识地让国产片深入人心。

饶曙光:

1994年的中国电影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现实题材的影片创作虽然在数量上有所提高,但质量上却没有相应提高,真正的艺术佳作不多。娱乐片创作虽然有一定的进步(尤其是在外包装上,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传》),但离观众的欣赏要求仍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难以与美国、香港的“大片”抗衡。电影“新生代”(有人称之为“第六代”)以其《头发乱了》和《感光时代》两部影片进入主渠道发行,标志着中国电影界后备力量的正式登台,但要真正形成“气候”恐怕要比“第四代”、“第五代”付出更大的努力,或许还要经过一个“劳其筋骨、苦其心智”的过程。主要是面向国际影坛并争取获奖的影片创作仍保持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如《二嫫》、《炮打双灯》),但也毕竟不能构成中国电影的“主流”。

“分流”、“分赏”、“分代”可以说是1994年中国电影的一个总体特征。不管怎样,中国电影向真正的“有序”状态又迈进了一大步。

章柏青:

就总体而言,’94年的电影质量与’93年相比无甚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数量上有增多,而真正敢于针砭时弊、干预生活、直面人生、传达人民呼声者寥寥。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无高质量之作。商业片与艺术片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缺乏创新,缺乏个性,往往重复前些年某些成功作品的套路,因此,即使是那些较好的作品也有似曾相识之感。粗制滥造仍然是’94年电影作品的普遍性毛病。面对着电影市场的困境,从’94年电影创作中,我更多看到的是创作者“且打且退”的战略和穷于应付、无所适从的窘态,较少看到的是主动出击、积极进取、放开手脚、敢于一拼的精神。

吴凡:

去年评十佳,我很快就选出10部,而今年的评选,是在思索好一阵后才圈出10部。如果要按“佳”字来评,说实在的我最多圈5部。

1994年国产影片拍了148部,可说数量可观,这里面虽说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占了一半,但真正贴近生活、思想内涵丰富、艺术表现力强、使人动情的优秀影片还是少得可怜。平庸之作比比皆是,影片中格调低下的调侃,庸俗低级胡编乱凑,观众乏味,使得原本就不太景气的电影市场更显得苍白……

1995年能否是个转机?国产电影能否借助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年之机,推出一批国产优秀“大片”。我们的电影艺术家不要再“吞咽着老祖宗遗失的发黄发霉的食品,啜饮着疯爷爷洒过尿的封坛老酒”。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希望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机,中国电影能再造辉煌。

晁俊森:

电影要面对市场,多拍几部武侠、枪战、警匪类型的影片也是正常的,问题是1994年这类影片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普遍缺乏新意,靠灯光、音响、钢索、烟雾、你追我打、血肉横飞制造效果的影片已经不能吸引观众。而让低劣的“小丑”们装疯卖傻固然可以引出笑声,却在电影诞生百年之际重新把艺术沦为杂耍,无疑又是这种喜剧电影的悲剧。肩负重任的“主旋律”影片因没能敏锐地捕捉时代信息和深刻触及社会矛盾而失去应有的力度。讲述过去那些年代男人女人不幸命运的影片又往往似曾相识……面对严峻的市场,电影制作者怎能有些许懈怠。

按评选原则,我选《狂吻俄罗斯》、《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五魁》、《金沙水拍》、《步入辉煌》、《二嫫》、《带轱辘的摇篮》、《背靠背,脸对脸》这8部影片列入1994年佳片。

胡克: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时期,中国大陆电影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不可能真正拓展,大陆市场却被各种影视作品瓜分。大陆电影人还没有完全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之前,已经逐渐明白自己不可能拍什么,不会拍什么。当然,这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电影经济意识的觉醒。

在市场经济没有走向成熟之前,1994年没有出现震撼人心的作品是可以理解的。

陈坚:

这一年的电影总体水平实在赶不上1993年。从题材看,历史题材少了,反映现实的似乎多了,但真正能触及社会现实重要矛盾,深刻反映改革大潮中人的生存态度、价值观念变化的佳作甚少;注意以娱乐性满足观众消费心理自然是加强了,但文化品位却越来越趋于低俗;与港台合拍的片子增多了,给人以更炫目诱人的色彩,但多数作品仅仅满足了面对物质世界诱惑的心理饥渴,却并没有与广大观众心理现实的沟通共鸣。总之,这一年的电影走向令人担忧。中国的电影艺术有自己切近时代和人文关怀的优良传统,中国的电影艺术家是有才华和智慧的,在经济的重重压力下应保持独立的文化品格,电影创作要回应千万民众的心声,使形式与内容同步发展,否则是不可能有新的突破的。

李超:

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我对’94国产影片的印象。(一)娱乐影片:低成本、小制作,难出精品。1994年对我国的娱乐片来说是个“小年”,由于各制片厂普遍投资乏力,个人投资者面对不景气的市场举足不前,除个别者外,绝大多数娱乐片质量欠佳,仿佛随着拍摄经费的拮据,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萎缩了。(二)艺术影片:跳不出“张艺谋模式”的怪圈。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张艺谋的影片,众多第五代导演自觉不自觉地与他的成功模式趋同,却是1994年的特有景观。有关部门似应对我国艺术影片的发展战略进行一番认真研讨,艺术影片的创作者们也应努力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寻找新的风格特征。(三)主旋律影片:得天独厚,喜获丰收。1994年是中国主旋律影片的“大年”。由于政府主管部门提倡、支持,电影厂家和创作人员积极性较高,广大观众被虚假肤浅的娱乐片倒了胃口,重新对主旋律影片投以热情,1994年的主旋律影片可谓喜获丰收、硕果累累。

阎晓明:

从1994年度公开放映的故事片片目可以看出电影努力拓展题材空间,丰富风格样式,呈现出多样色彩的特点。文艺片、喜剧片、宣传片、历史片、战争片、武打片、警匪片、儿童片以及先锋电影等等,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也毋庸讳言,能给观众以真正的心灵穿透和情感冲击之作却又太少,制作粗糙这一老毛病也未见大的改观。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多媒体文化市场上,电影只有扬己之长,充分发挥自己的视听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观众看电影时的感受,除了比电视机的屏幕显得大一些,其它与电视剧别无二致,请问还有谁会到电影院去买票呢?

倪强华:

1994年的国产故事影片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都在扬己所长的同时,也在克服过去自己的短处,分别注重自己影片中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市场效益的不足,而不是光去以直露主题来遮盖艺术上的不足,以裸露和凶杀暴力来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以求得高票房,以投一部分人所好来博取青睐。弘扬主旋律的重点影片比较认真地探讨了如何使积极的思想从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流露出来,而娱乐性较强的影片也在努力寻找表现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主题。而这一年中,一些注重电影艺术探讨的所谓“艺术片”却没有什么大的起色,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有的甚至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和电影语言上都在重复过去艺术片上的东西。但“重点片”“娱乐片”“艺术片”都在往三性的结合上进行着新的尝试已成为94年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主流。

赵葆华:

1994年的中国银幕留下了这样一种回忆的况味:于清淡见浓烈,于平易见奇崛。因在电影市场中彷徨的电影艺术家,浮躁的心态从容多了。于是在电影市场的竞争中、在艺术风格的群落中,逐渐站好位。驳杂的电影创作格局渐次眉目清晰起来。娱乐片开始归类(类型化)、上档,艺术探索在一片商业气息的氤氲中,仍显示出九死不悔的执拗心迹。这一年力作不多,影事平和,中国银幕大家气象不足。但是总体艺术水准、制作水准高于往年。《二嫫》、《五魁》、《炮打双灯》标示着这一年影片达到的可喜的艺术品位,突兀而出的黑马《东归英雄传》给人们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同时也具示范意义:主旋律影片也能拍得令人如醉如痴。然而,为数甚众的影片仍猥琐地津津乐道于无聊人生无聊琐事,也着实令人锁眉。张柏楷:

1994年的国产片,已经摆脱题材单一和一味模仿外来商业片的状况,影片的故事情节、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已经逐渐多样化,显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这一情况说明,编导演在极力寻找自己的创作与广大中国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市场的切合点,从而增强了国产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国产片的上座率有了明显提高。据宁夏电影公司统计,国产片已由过去在数量上占三分之二而收入比例上占三分之一的反比,1994年上升到占全区放映总收入的63.53%,比1993年提高了6.5个百分点。就连海外片上座率较高的首府银川市,据银川市电影公司统计,1994年国产片收入也占放映总收入的54.13%,比1993年提高3.4个百分点。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佐证,是值得庆幸的。如果不是受音像市场和有线电视网提前滥放国产新片的冲击,放映收入比例还要大得多。

我们寄希望于拍出更多国产片精品,寄希望于各有关方面都来认真保护国产片。

刘怀舜:

’94年的中国银幕上,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较多,其中有一些堪称佳作。这说明电影创作者们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变化的关注,是电影创作题材不断拓展和深化的新的收获。

然而,就我看过的部分影片而言,多数现实题材的作品总体质量不高。尤其是人们斥责已久的创作上的虚假低俗和粗制滥造,仍然还比较突出的见诸于银幕,在观众和银幕之间树起隔障,使人难以贴近,甚至戏弄、排斥观众。这类影片或是内容贫乏,或是艺术粗劣,甚或兼而有之。此类产品确是电影艺术的一大悲哀。

我们期待着更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影片。首要的,是创作者要真真正正地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尽快使自己的心态、情感、愿望、理想与人民群众趋于一致,尔后再认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实践。只有创作者全身心的投入,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才能走进观众心中,从而得到全面的认同。

张建勇:

面对编辑部最后选定的本年度十佳影片的30部候选名单,心中不禁生出比上年度更沉重的惶惑感。作为从全年一百多部上映影片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和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份名单应该能够集中反映出该年度上市国产影片的总体水平。1994年给予我们的感觉是太过于“平”了一些,特别在中影公司引进十大外国名片的宣传攻势及其票房骄绩面前,国产电影的市场形象更是黯然。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一些被评论界普遍叫好、在国内外频频获奖、被传播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影片,却迟迟不在国内公映,以致错过了最好的上市时机。影片从摄制完成到发行上映之间的周期太长,恐怕是国产电影的通病,这种现象是否违背了市场规律?从1994年情况看,中国电影走向市场的道路还很艰巨而漫长。

张卫:

中国艺术电影由于国际资本的介入,日呈国际化趋势,其大振的声誉和影响在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市场持续上升并扩展,国际资本当然要反过来制约中国影人,无形地推迫着他们以陈凯歌、张艺谋创就的寓言化既定格局批量生产。然而仍有一批顽强的艺术家力图挣脱“类型”的胁迫,以独创的风格赢得世人。

主旋律电影以更加柔和的姿态贴近百姓,边缘化、伦理化、煽情化依然是主旋律电影的运行策略,它们使主旋律电影更加顺利地进入市场。

商业电影的制作者们如同冲浪运动员,起伏出没于商潮的谷底浪尖,面对无边的大浪蜂拥而来,他们显得弱小无助又不失搏击的勇气。

* “评语”以选票返回时间顺序排列。因有的评委未寄“评语”,故缺。对于有的“评语”中涉及’94年度未公映的影片,如《背靠背,脸对脸》、《红粉》、《红尘》、《被告山杠爷》、《留村察看》、《天网》等,为了照顾上下文关系,予以保留。此外,对个别文字过长的“评语”,做了适当的删节。

本刊编辑部

标签:;  ;  ;  ;  ;  ;  ;  ;  ;  ;  ;  ;  ;  

评委对94年国内电影发行的总体评论*_电影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