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四大流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流派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国家哲学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意识形态的多元化。20年来,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从最初的诋毁抨击走上了冷静思考并认真研究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91~1996年)主要围绕着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处于被诋毁、被抨击的低潮期。持否定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尼基福洛夫(Никифоров)。1991年,他在《哲学科学》杂志第1期上发表了《这场争论实际上涉及的是什么?》一文,指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根本就不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伯恩施坦、考茨基、列宁、斯大林都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充分的根据,证明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个时期(1996年~20世纪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冷静思考的时期。1998年莫斯科出版的《哲学没有终结》(两卷本)汇集了俄罗斯90年代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论文,集中反映了俄罗斯哲学界对苏联哲学的再反思,明确反对否定苏联哲学。这一时期,俄罗斯出现了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非官方学术团体,分别是: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下的出版社和杂志社,如《真理报》、《对话》、《政治教育》等,俄罗斯社会主义学者联盟以及全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第三个时期是进入21世纪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开始在重点高校和重点研究机构受到重视,俄罗斯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开始进行规范性的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日趋活跃,并走上深入研究的轨道。
经过这近20年的发展,在当代俄罗斯逐渐形成了四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派别:肯定派、否定派、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反思派。
一 肯定派和否定派
肯定派主要是老一辈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科西切夫(А.Д.Косичев)、吉托夫(В.Ф.Титов)、焦哈泽(Д.В.Джохадзе)、别索诺夫(Б.Н.Бессонов)等人,其中以焦哈泽最具代表性。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是追求真理的理论,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坛》统一组织委员会主席,焦哈泽教授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马克思主义论坛”,并且出版大型论文集《马克思主义:过去、现在、未来》,他们的口号是“走向马克思”。在2002年召开的论坛大会上,焦哈泽以《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再见不会发生!》为题做了发言。总体来说,这一派哲学家以维护经典著作的正统性为代表,几乎没有创新,他们的著作也几乎没有现代著作的特点,但近年来,他们在发展经典著作遗产方面迈出了一步。2006年,焦哈泽教授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学术会议资料,书名为《马克思主义和未来文明》。
否定派是一股强烈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苏联解体的最初五年曾嚣张一时,至今仍有余波。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托尔斯特赫(В.И.Толстых)、纳列托夫。1990年,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召开了以“马克思主义的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讨论会。《哲学问题》杂志在1990年第10期上以《马克思主义死亡了吗?》为题刊登了全部发言。托尔斯特赫指出,必须严厉批判马克思主义,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灾难和过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教规、信条,已经成为尘世的宗教。但他也坚信马克思主义没有死亡,未来将经历“第二次生命”,即否定辩证法的复兴。纳列托夫认为:“我们的许多灾难,现在已经不是秘密,它都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性和教条性”①。总之,否定派学者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归咎于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等人的错误等同起来。随着俄罗斯大众和学者对苏联历史的冷静思考,这种全盘否定的态度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20世纪末,托尔斯特赫、纳列托夫等人成立了“自由论坛哲学俱乐部”,继续抨击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内容和现实意义。
二 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后苏维埃学派也被称为当代俄罗斯的新马克思主义。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莫斯科大学的布兹加林教授(А.В.Бузгалин)和卡冈诺夫教授(А.И.Колганов)。二人合作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包括《批判马克思主义:继续辩论》(2001年)、《社会主义的复兴》(2003年)、《社会经济转型理论》(2003年)、《全球资本》(2004年)等著作,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主要刊登在《哲学问题》、《经济问题》、《选择》等杂志上。
根据布兹加林的观点,正在形成的后苏维埃马克思主义流派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批判地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遗产和20世纪中期国内外人道主义流派的思想;(2)批判斯大林的教条主义,重新审视和发展最近几十年的一系列命题;(3)与其他学派公开对话,首先是存在主义和其他人道主义流派;(4)强调对当代现实的理解。这一流派的大多数学者还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式下研究,依赖经典马克思主义。他们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②:
第一,强调辨证矛盾,要求辩证法不仅研究革命的本质变化,而且研究体制内部的变革,坚持历史和逻辑统一的辩证原则。在研究社会历史时,强调社会制度发生和“结束”的持续性以及各种过渡关系和形式;在研究当代现实时,强调真理的具体性,寻找历史和理论的具体性,把修复辩证法作为最重要的哲学任务。
第二,后苏维埃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对社会结构的正统认识,也就是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他们认识到,在一定时期,特别是激进变革时期,旧的生产关系被破坏,新的生产关系还没有形成,国家、政治等社会文化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突出个人自由和个人对物的独立性,坚信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和经济关系异化的时代(即必然王国)将转向它的另一面,即自由王国。在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恢复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标准,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表明这个标准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实践标准。因此,他们强调人的积极创造作用,认为人作为社会关系的创造者能够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第四,批判对社会主义传统的线性理解,即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他们一方面辩证地看待“现实社会主义”的经验,即僵硬的官僚权威制度,另一方面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关系的进步萌芽,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共产主义的初级经济阶段,而是从异化时代转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过程。
第五,重新认识21世纪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出资本霸权理论,认为当今时代是合作资本的全球霸权。现代全球经济中资本形成的源泉仍然是物质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创造领域生产的文化价值才是价值形式的普遍财富,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第六,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理论。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理论是他们从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的现代创新。他们认为全球化时代是一个为后资本主义社会,即“自由王国”的产生建立前提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这个流派称为“后工业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总的来说,新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辩证地研究生产关系在历史上的具体变化,其次研究社会主义意义上的全球改革以及社会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改革的重要影响。这一流派的大多数学者从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全球资本的历史局限性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发展路线是人道主义社会的产生,现实人道主义的进步,同时也是消除资本主义和必然王国的过程。社会主义新世界将以创造活动为基础,社会主义运动是长期的和曲折的过程。这一流派内部学者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布兹加林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人道主义历史哲学作为哲学基础,把苏联视为“突变式”社会主义社会;斯拉维强调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社会理想,把苏联视为“兵营式”社会主义社会。但他们的研究方法使我们能够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中系统地辩证地研究现代社会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反思派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反思派也是老一辈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但与肯定派不同,他们认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是否还有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哪些已经过时了,哪些是永恒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关系?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弗罗洛夫(Н.Т.Фролов)、奥伊则尔曼(Т.И.Ойзерман)、拉宾(Н.И.Лапин)、斯焦宾(В.С.Стёпин)、梅茹耶夫(В.М.Межуев)、谢苗诺夫(В.С.Семёнов)等著名哲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弗罗洛夫首先揭示了苏联哲学中长期存在着“官方哲学”和“真正哲学”、“教条马克思主义”和“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分野。
1998年4月23日,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180周年的学术会议,1999年出版了此次会议的论文集《卡尔·马克思与现代文明》③。拉宾以《不是集会,而是学术会议》为题拉开了会议的序幕。斯焦宾以《马克思和现代技术文明的发展趋势》为题首先做了发言,他从技术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唯物史观体现了技术文明的特点,是技术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缺陷是没有重视精神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意义。梅茹耶夫以《马克思是乌托邦主义者吗?》为题,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乌托邦成分,因为它想结合两个不可能结合的方面,即科学性和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既想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又想反映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可是,这两方面是无法结合的。但马克思不是乌托邦主义者,因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不是空想,而是现实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奥伊则尔曼以《马克思的学说和暴力革命思想》为题,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放弃不断革命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变革的可能性,但是列宁从来不承认马克思恩格斯在暴力革命问题上观点的变化,仍然坚信社会变革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实现,这是对他们真实观点的歪曲。谢苗诺夫在题为《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及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教训》的发言中,全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指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剩余价值理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这四个基本理论是马克思的科学遗产,它们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可替代性。
从1991年以来,奥伊则尔曼在《哲学科学》、《自由思想》、《哲学问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详细和深入地反思马克思主义。1999年,奥伊则尔曼出版《作为哲学史的哲学》④一书,明确论证了哲学的多元化特征,这是他推出一系列反思著作的序曲。2003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⑤,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哲学问题》杂志组织研讨会,并将全文刊登在2004年第2期上。2005年出版了《为修正主义辩护》⑥,这是俄罗斯哲学界第一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修正史的著作;《哲学问题》杂志再次组织研讨会,并将全文刊登在2006年第7期上。《哲学问题》杂志是俄罗斯高规格的纯学术期刊,这足以说明这两本著作的学术价值以及俄罗斯学术界对奥伊则尔曼研究的认可和重视。这两本书的问世标志着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反思派的正式形成,也使奥伊则尔曼成为这一派别的核心人物和最重要的代表。
奥伊则尔曼上述两本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首先从整体上反思马克思主义,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定地把自己的理论与各种意识形态相对立,但是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称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同时强调它的科学性。奥伊则尔曼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简化为意识形态,因为它是一个包含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乌托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扬弃,他们与其先辈相似,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内部逐步解决,片面地悲观地评价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不是乌托邦,首先因为资本主义不会永恒,其次,“科学共产主义”是社会各个方面进步的纲领,这一进步的最重要方面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反教条特征,但是他们在创立学说之前就接受了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性的信念,并将其作为他们学说的主要思想。19世纪70~8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有了根本变化,但在《共产党宣言》再版序言中他们仍然坚持这一信念,这说明《宣言》已经成为教条主义信仰的象征。奥伊则尔曼认为,教条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内部固有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与所有社会学说相对立,包括曾是它的理论来源的那些学说,这种孤立性加强了它固有的教条特征。
第二,深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奥伊则尔曼认为,唯物主义把精神作为物质的产物,不能充分理解人的精神生活,没有研究人的精神发展,最终不能克服唯物主义的简化。列宁的物质定义没有说明物质对意识的第一性,没有包含物质存在的多样性,不能充分说明唯物主义的特点,根本不适用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充分研究普遍发展的辩证概念和思维的范畴形式,如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马克思把实践概念包含在认识论中,这无疑是重要的哲学成就,但实践概念首先与物质生产和一定形式的社会活动相关,并不是随时随地直接用于检验和评价认识结果的。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具体解决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生产理论常常受到技术决定论的排挤。他们没有分析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根本区别,没有解释阶级斗争和国家是属于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而且艺术、法律、宗教等一些精神生活现象不可能从某种经济关系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力图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论证共产主义信念,但是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中根本不能得出共产主义学说,因为历史唯物主义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更适用于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奥伊则尔曼得出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还处于形成阶段,只是草图,需要对它们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奥伊则尔曼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没有注意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变化。他们在1848年革命之前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刻不容缓的必然性,主张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到19世纪50~6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部分地修改了以前的结论,正确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成果,提出可能通过和平变革实现社会主义。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直到逝世前,恩格斯认为国家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是通过和平还是通过暴力革命,取决于当时的危机形势。奥伊则尔曼认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系统阐述过无产阶级专政概念,没有区分“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两个概念。列宁对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理解实际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相违背。他们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18~19世纪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现象,特别是对劳动群众日益增长的贫困现象进行批判的结果,因此科学社会主义不是研究社会主义的学说,而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发展及固有矛盾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共产主义的特征来描述社会主义,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此,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没有摆脱乌托邦特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没有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但不能否定它的社会主义性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悲剧在于,它是通过建立极权主义国家来实现的,它的实践造成了可怕的后果。
第四,对于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奥伊则尔曼认为,只有重新理解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才能理解什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发展。伯恩施坦从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辩证法开始,批判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社会主义以及经济理论。他坚定地批驳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绝对和相对赤贫的规律以及关于暴力革命必然性的理论,主张必须从道德上论证社会主义,认为国家不应该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民主也不是一个阶级对于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特权。伯恩施坦在许多方面修改马克思主义,但最终没有背弃马克思主义,因为对他而言社会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唯一可能的历史选择。其实,伯恩施坦的这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70~80年代的观点并不矛盾,只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以及列宁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任何阐释只要不符合党的主张和决策,就成为批判的对象。奥伊则尔曼认为,“修正主义”是列宁对伯恩施坦的指责,这一术语应该被废止。从修正主义转向压制和迫害“异端”,加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是合理的、必须的,正如对任何科学理论的修正。修正并不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要结束它的孤立主义和教条主义,使它成为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因此修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发展。
此外,梅茹耶夫(В.М.Межуев),是反思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主要集中在《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⑦ 这本著作中。他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没有摆脱乌托邦的原因: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是乌托邦的,因为他不仅要解释现实,而且还要改变和革新现实。批评资本主义本身并不是乌托邦的,其空想性在于试图使这一批评具有革命行动的特征。暴力改变历史进程的愿望永远都是空想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试图结合科学性和阶级性,一方面想成为普遍知识,同时又想要表达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无产阶级描述成“普遍阶级”,把它的利益等同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以及全人类的利益。这种认识恰好在自身中包含着空想因素。梅茹耶夫主张从文化角度理解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与解决技术或经济问题无关,而是与解决社会和个人的文化问题相关,社会主义是个文化空间。
俄罗斯哲学家经过十几年的思考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统一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肃的学说,不能简单地肯定和片面地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确实有些理论已经过时,需要补充、更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一个流派,也是俄罗斯哲学界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当代俄罗斯,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学派和以奥伊则尔曼为代表的反思派结束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极端,即教条地肯定和完全地否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李尚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09页。
② Бузгалин А.В.,Колганов А.И.Постсоветский марксизм в России//Альтернативы.http://alternativy.ru/.
③ Маркс и тенденции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цивилизацион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Карл Маркс и современная философия. М.:ИФРАН.1999.
④ Философия как история философии.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летейя.1999.
⑤ Ойзерман Т.И.Марксизм и утопизм.М:Прогресс-Традиция,2003.
⑥ Оправдание ревизионизма.М.:《КАНОН+》,РООИ《Реабилитация》,2005.
⑦ Межуев В.М.Маркс против марксизма.Статьи на популярную тему.М.:Культурная революция.2007.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哲学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