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星光医院 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有完整资料鼻咽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性的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即每组有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25例(45耳)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而对照组25例(42耳)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通过对比两组的基本疗效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的25例患者,共有45耳,其中治愈24耳(53.3%),好转15耳(33.3%),对照组共42耳,其中治愈18耳(42.86%),好转10耳(23.81%),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无效6耳中2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1耳鼓膜穿孔,对照组无效14耳中1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鼓膜切开;鼻咽肿瘤;分泌性中耳炎;耳内窥镜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放疗为主。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上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发生严重的耳聋、耳闷、耳鸣和头痛等症状,且顽固难治,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治疗鼻咽癌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放疗,但是放疗后常常会伴随着分泌性中耳炎的情况,其发病及预后均与咽鼓管功能损害状况有关,对于咽鼓管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者,如果单纯的药物治疗,其疗效非常的有限,因此,治疗该疾病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可以有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和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两种方法。本研究为了探讨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在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有完整资料鼻咽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性的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其分别进行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和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两种治疗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有完整资料鼻咽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性的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即每组有25例患者,其中观察组的25例(45耳)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而观察组25例(42耳)患者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着50例患者的基本情况如下,50例患者中有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44岁,病程1-6个月,中耳和内耳在全程的放射治疗中均处于照射野内或边界上,应用60Co照射,2 Gy/次,5次/周,总剂量68-76 Gy,7-8周内完成。排除有肿瘤残留或复发、放疗前即合并其他咽鼓管及中耳病变的患者。而且在分组的过程中保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中均采取侧卧位,对外耳道和鼓膜进行的消毒方式是常规消毒法,利用 2%地卡因对鼓膜表面进行麻醉。在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选择在我院有完整资料鼻咽癌患者50例,其中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用鼓膜切开刀于鼓膜前下方作一长约2 mm的放射状切口,吸尽鼓室内液体后用注射器抽吸冲洗液,该冲洗也是由0.3%氧氟沙星5 ml+地塞米松5 mg+A-糜蛋白酶4000 IU混合而成的。其中约2 ml经切口注入鼓室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干棉球塞于外耳道口;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的对照组的基本治疗方法如下,利用磨钝针头斜面的7号针头于鼓膜前下方或后下方刺入鼓室,然后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抽吸液体后弃去,用另一注射器抽吸冲洗液(如观察组)约1 ml经固定的针头注入鼓室进行冲洗,冲洗后取下针头,用消毒干棉球塞于外耳道口。同时对两者进行相同的后期处理。
1.3 疗效判断
判断的标准主要分为治愈、第一个标准是临床治愈,指的是患者症状消失,鼓膜愈合好,标志清楚,纯音测听气骨导差在10dB以内,鼓室导抗图符合A型曲
线;第二个标准是指好转,患者症状减轻,鼓膜标志正常或欠佳,纯音测听气骨导差>10 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A型或C型曲;第三个标准是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鼓膜内陷或标志不清,鼓室导抗图为B型曲线。第四个标准是出现化脓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视为并发症。有效=治愈+好转;无效=无效+并发症;有效率=(治愈+好转)/总耳数,无效率=(无效+并发症)/总耳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等级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对比是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定,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由于对照组。
2.2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与对照组的无明显差异,其中在观察组中有2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1例鼓膜穿孔,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中1耳出现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率2.4%(1/4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X2=0.8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鼻咽癌的治疗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是其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放疗过程中会引起的黏膜炎症[3],而放疗后长期黏膜炎症反应之一就是鼻咽癌放疗后继发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是电离辐射损伤咽鼓管软骨导致其弹性下降从而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在鼻咽癌放疗的剂量达70Gy时,咽鼓管的功能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第二点是电离辐射损伤中耳血管和淋巴管的内皮细胞的改变而导致组织液渗出,淋巴回流障碍;第三点是电离辐射损伤纤毛黏液系统,分泌物排除受阻;第四点是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咽鼓管内的纤毛上皮及腭帆肌,使腭帆肌或其支配神经受损,而使咽鼓管顺应性下降;第五点是放射线损伤咽鼓管黏膜导致咽鼓管咽口黏膜的肿胀、粘连、狭窄。
办研究通过对比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治疗方法和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冲洗鼓室治疗方法,结果发现鼓膜切开冲洗鼓室早期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且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健刚,陈靖,黄郁林,等.耳内镜下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及盐酸氨溴索冲洗中耳腔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7(2):132-134.
[2]熊观霞,蒋爱云,刘敏,等.放射治疗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处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6(4):55-57.
[3]李玲波,黄东宁,韦孟灵,等.鼻咽癌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不同时期治疗方法的选择[J].实用医学杂志,2010,25(13):2093-2095.
论文作者:李树园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鼓膜论文; 鼓室论文; 中耳炎论文; 鼻咽癌论文; 患者论文; 治疗方法论文; 耳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