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探讨论文_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探讨

深圳市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在城镇中聚集,加强城市防御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经济与安全的必要工作,在现行的建筑设计尤其是大型项目中,人防地下室设计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项设计任务。本文结合棕科云端大厦工程实例,对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需满足《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平战转换设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是人防地下工程的主要设计工作。常规项目的人防设计中,以单一功能、单一级别的单层人防工程居多,例如5级或6级人员掩蔽所,或6级物资库等。随着人防区域规划的不断完善,项目综合性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多种防护功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防工程设计中的情况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好不同防护要求之间的复杂关系成为考验建筑师综合设计水平的一项要求。

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确保最大的土地开发强度,促使建筑在向上发展的同时,也不断的向下延伸;尽管技术难度大,造价高,多层地下室的建设仍是近年来不可避免的选择。而多层地下室中的人防设计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满足人防防护效益的同时,应尽可能的结合地下室的使用效益和商业效益,选择合理的人防设计方案和人防设计节点,能极大的降低地下室造价和方便地下室的平时使用功能。

1、棕科云端大厦地下室人防设计

通过棕科云端大厦项目的实践,对功能复杂的人防地下室设计建议采用如下策略:首先应判断好人防地下室的设置位置,根据平时的使用功能和消防设计划分好防护单元、抗爆单元、做好疏散口数量和宽度计算,再根据不同抗力等级的要求做好口部设计,并与平时功能妥善结合,最后处理好人防设计中的逐项细节,完成人防设计。以下就以棕科云端大厦项目为例(图1),分析一下如何将复杂的人防设计与平时的正常使用功能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

图1 效果图

棕科云端大厦位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德兴社区,用地东侧为德兴花园,南侧及西侧为西环路,北侧为环德路(规划路)及雨水处理厂,是中大型的商业综合体。

本项目用地呈西高东低之势,地下一层在东侧完全位现面以上,属于半地下室。东北角利用部门区域假公交场站场地总使用面积4200.96平方米;为方便公交车在场地内不受柱子影响自由环行进出,行车区域上方不设顶盖,直接露天场站停辛区及站务用房区域正常遮蔽,建筑面积2008.8平方米,公交场站与地下室一层完采用防火墙隔开。东南角利用地下一层半地下室向西环路敞开的特点,布置沿街商业,计容面积3389.73平方米。

本项目人防工程具有防护等级高,涵盖功能复杂的特点。根据工程,结合国家人防部门的战略区域规划要求,应建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0218.93平方米,并应同时满足甲类核5级常5级二等人员掩蔽所、核6级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及核5级常5级的区域电站。由于防护等级、防护要求等均不相同,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面积也各有差别,加之总人防建设面积巨大,如何合理组织好不同类型的人防战时功能,同时又不影响平时汽车库的使用效率且处理好平战结合,为本项目的设计难点,以下就从几个方面来回顾本项目人防设计的全过程。

1.1人防设计区域集中,减少防护单元及出入口数量。本防空地下室按平战结合的使用原则进行设计。通过不同方案比对,最终确定将人防区域设在地下负四层,该层建筑面积21334.03平 方米,平时作为停车库,有三条双车道直通室外,人防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10218.93平方米,按照人员掩蔽面积为6954.97平方米,掩蔽人数共6943人、汽车库的防护单元规定面积核算后,共划分六个防护单元,21个抗爆单元。第六防护单元用作设置固定的区域电站,防护面积313.90平方米(图2)。用于人员掩蔽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均设有战时出入口3个,即一个防毒通道和二个密闭通道;防毒通道为战时主要出入口,密闭通道为战时次要出入口。第六防护单元设计为区域电站,设两个出入口与防护单元二、四相通,不设独立直通地面的出入口。区域电站其中一个出入口与第二防护单元主要出入口楼梯采用密闭通道连接,用 防护密闭门分隔。第二出入口直接与第四防护单元4D抗暴单元相通,用防护密闭 门分隔,详见平面图。人防疏散满足每100人疏散宽度0.3米,每樘门人数不过700人的规范要求。防护单元一、四和二、五室外主要出入口分别采用剪刀楼梯上到负一层地下室通过汽车坡道一和汽车坡道二出到地面,汽车坡道一和汽车坡道二上方均设置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防护单元三室外主要出入口通过楼梯直接出到室外地面,出入口设置外挑1.2米防倒塌挑檐。各防护单元次要出入口分别利用塔楼楼梯出入和塔楼架空层专用出入。

人防区护防单元及抗爆单元示意图

1.2人防疏散与消防疏散统一考虑,减少临战转换量

地下室人防建筑应尽可能使平时的防火分区能与战时的防护分区协调一致,以减少临战转换工作量,提高保障战时使用的可靠性。最佳的结合就是一个防火分区内设两个防护单元,或一个防火分区即为一个防护单元。每个防护单元的内部循环系统(送排风系统、上下水系统、供电系统等)都是独立运行的,当某个防护单元遭到破坏时,其他单元仍能良好运转。本项目防空地下室中,每个防护单元的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皆自成系统。相邻防护单元之间设置钢筋砼,防护密闭隔墙,墙上开设门洞处,在其两侧设置防护密闭门。相邻抗爆单元之间设置抗爆隔墙,墙上开设连通口处,在洞口一侧设置抗爆挡墙,详见平面图。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在临战时采用粗砂砂袋堆垒,其顶部最小厚度不小500mm。在每个人防区和防火区设计通风竖井,平时的排风竖井可用作战时进风竖井,可有效节约竖井面积。本项目通至地下室的电梯,基抗设备专业井道皆设置在防护区以外。

防毒通道均利用可直达的室外楼梯作为战时主要出入口,设防护密闭和密闭门各一道,通道一侧设简易洗消间,其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内设置了洗消污水集水坑,详见平面图。

每个防护单元均有一套独立的滤毒室和进风机房,滤毒室和进风机房分室布置。滤毒室设在染毒区,滤毒室的门设在密闭通道,为密闭门;进风机房设在清洁区。

如果防火分区与抗爆单元边界完全一致,无须单独为战时通风另设机房,所有进排风机房均可做到平战结合使用,也从另一个层面减少了人防固定设施对平时汽车库使用的影响。一次到位的战时人防房间与停车场的尽端或停车利用率不高的单侧停车区域相结合,尽量避免零碎空间和建筑

死角的出现。联通口与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结合,减少人防构件对平时使用的影响。

疏散宽度在计算的时候也应通盘考虑,例如人员掩蔽所出口疏散宽度的设计标准须按照每100人不小于0.3m的要求,且每个门的设计人数不大于700人,即2.1m。因此门洞的有效疏散宽度也只能以2.1m为上限,因此可以用这个宽度作为人防疏散的经验值,来估算所需的疏散出口的数量。此外,除必须的人防独立出口外,充分利用平时的交通核作为战时次要出入口,有效增加人防的疏散宽度,从而降低其对立面造型的影响。

3、辅助房间的特殊设计

本人防地下室设有战时男女干厕,本防护工程掩蔽人数男女比例为1:1.防护单元一战时男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女干厕数量为18个;防护单元二战时男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女干厕数量为18个;防护单元三战时男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女干厕数量为18个;防护单元四战时男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女干厕数量为18个;防护单元五战时男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女干厕数量为18个,战时干厕隔墙均可战时砌筑和制作安装。

2、结束语

当人防地下室设计需要满足不同防护级别和抗力要求时,在项目设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层人防叠合设计可有效降低战时功能对平时使用的影响,但其复杂性往往也会成倍增长,这就要求建筑师秉承清晰的逻辑,化零为整、化繁为简。以满足规范为前提,从大分区大关系入手,同时也不能忽视细节,如通风口、洁污分区等,做到面面俱到。

常规情况下,人防地下室设计是建筑方案确定后才开始的,所以常常没有太充裕的设计时间。但人防地下室要求较高,报审早,制约因素也较多,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充分考虑整体工程情况,根据战时、平时的不同功能需要对设计不断地进行完善。人防设计虽然复杂,但在全局观下通盘掌控,就可兼顾好功能、造型与工艺的多方协调。总之,多层地下室中的人防设计较复杂,本文根据实际项目棕科云端大厦项目对其中设计人员容易困惑及疏忽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但本项目的人防设计与要求并不复杂,所论述问题涉及的范围还是有限,权作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参考文献:

[1]潘国贵.地下室人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J].建筑,2015,09:74-75.

[2]涂莉.结合实例探讨人防工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3]徐敏,武成杰,朱明辉.人防工程中简易洗消间的设计[J].防护工程,2013(3).

论文作者: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探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探讨论文_商业综合体地下室人防设计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