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运行机制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美德论文,运行机制论文,制造业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2~0033~05 中国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被誉为新的“世界工厂”。但部分学者认为,根据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三高三低”①的特点,中国还只是“世界加工厂”。美国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发达国家,自18世纪末以来美国的制造业就一直在世界市场上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和领导权。尽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科技化浪潮将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按照价值链进行分工生产,美国仍旧掌握着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优秀人力资源。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次贷危机、失业剧增等因素促使美国开始向先进制造业强势回归,并期望通过先进制造伙伴战略再次引领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德国是另一制造业强国,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德国制造业占比为22.3%,远高于欧盟国家制造业占比15.3%的平均水平。②史蒂文·拉特纳在《外交》上刊文将德国的成功归属于两大因素: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和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德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而是吹响了工业4.0的号角,通过进一步升级制造业,来捍卫德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深入分析美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战略,掌握其内涵,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其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对于构建《中国制造2025》运行体制,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先进制造战略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1.美国先进制造战略的演变及内涵 基于《确保美国先进制造领导权》,奥巴马总统于2011年发起先进制造伙伴战略(AMP)行动,旨在通过政府力量,汇聚美国产业界、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等的集体智慧,以识别发展机遇和促进先进制造技术创新,进而为美国提供高质量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和确保美国未来先进制造业的领导权。《赢得国内先进制造竞争力优势》是美国先进制造伙伴战略的1.0版。美国先进制造执行委员会(PCAST)于2014年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交的报告《加速美国先进制造》是美国先进制造战略2.0版。AMP1.0报告对于美国发展先进制造,规划了前景蓝图,但未明确其本身的运作机制和具体行动策略,美国各类企业和美国各级政府不知如何去行动以实现这一宏伟蓝图。AMP2.0报告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缺憾而生,它明确了美国发展先进制造伙伴战略运作机制和行动策略,是美国实施其先进制造战略的执行方案。 2.美国先进制造战略的运行机制剖析 第一,美国政府是先进制造战略的发起者、策划者、支持者和领导者。根据美国先进制造战略的相关报告,美国总统奥巴马是这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发起人,联邦政府、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美国总统执行办公室、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等机构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美国先进制造战略的运行机制上,联邦政府的角色不但包括利用其号召力和凝聚力,把美国最优秀的科技人才、科研设备、优秀资源聚集到制造创新研究院,而且为推动制造创新研究院的运行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并使支持资金的获得制度化、协议化,以保障制造创新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持美国经济持续的创新驱动,2015年10月,《美国创新战略》更新版发布。在《美国创新战略》(2015)中,奥巴马政府确定了新的政策以支撑美国创新生态体系,并使创新红利惠及每一位美国人。 第二,构建确保美国先进制造领导权的生态系统。为促进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美国未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导权,美国先进制造战略执行委员会确立了促进创新、培养优秀技术人才、改善商业环境三大支柱,以构建美国先进制造生态体系。它从技术进步、人才输送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三大领域确保了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确保美国未来先进制造领域领导权的生态系统的运行,先进制造伙伴战略执行委员会给出了具体的12条行动指南③,以确保支撑这一生态系统的三大支柱坚不可摧。 第三,确立美国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先进生产技术是美国制造业未来竞争力和领导权的根本保障。AMP2.0报告通过“产业/市场需求强烈程度、对创新交叉技术的潜在影响、增强国家/经济的安全性、是否充分利用美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四条标准,最终确立了美国优先发展的三大技术领域:(1)先进传感、控制和制造平台技术(ASCPM)——环绕机器→工厂→企业→供应链方面的传感、仪表、监测、控制和优化以及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的制造业自动化;(2)可视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制造技术(VIDM);(3)先进材料制造(AMM)。AMP2.0战略还进一步给出了推进三大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第四,创建研发共享的基础设施。研发基础设施共享是先进制造技术从研发到应用推广的基础,通过基础设施共享,既可以缩短新技术应用推广时间,降低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又可以促进交叉技术的创新。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10亿美元,创建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旨在联合产、学、相关组织(行业财团、劳工组织、国家实验室等)、各级政府等,共同克服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发展障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国家制造创新网络是美国发展先进制造战略的体系化、制度化的具体落实,尽管这一网络体系还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但它将首先获得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和资助,并成为产学研集合共同推进先进制造技术创新的平台。国家制造网络创新体系由45所制造创新研究院组成,每一个制造创新研究院独立运行,并专注于研究一个重要技术领域。已经建立的9所先进制造研究院分别是美国制造—3D/增材制造创新研究院、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研究院(DMDII)、轻型创新为明天—现代轻型金属制造业创新研究院、能源美国—新一代电力电子制造业创新研究院、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研究院、集成光电子制造创新研究院、柔性混合电子制造创新研究院、新一代清洁能源制造创新(敏捷制造)研究院、革命性纤维和纺织品制造创新研究院等。④ 二、德国工业4.0战略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1.德国工业4.0战略的演变及内涵 第一,工业4.0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德国政府认为,德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外患”主要源于中国和美国:首先是中国制造业的竞争。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有超过220种工业制成品年产出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向制造业强势回归。美国先后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和“先进制造伙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绩斐然,制造业为美国GDP贡献了1.6万亿美元的产值和1300万个工作岗位。⑤“内忧”来源于“德国制造”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信息通信技术和生产制造技术的不衔接、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缺乏、国内市场需求萎靡等,“德国制造”的光环正在衰退。 第二,德国工业4.0战略的基本内涵——“智能化”。根据《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报告,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信息物理系统(CPS)”“两大战略——实现智能生产并建立智能工厂”“三种集成——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和“八项措施——制定技术标准和工业4.0参考架构体系;开发复杂系统管理工具和方法;可靠、快速和高品质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构建关于网络、信息和环境的安全保障机制;工作组织创新和设计创新;培育大量的技术人才并建立职业生命全过程培训机制;加强多维度监管;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工业4.0战略升级——工业4.0平台。为了推进工业4.0战略,工业4.0工作组成立,成员包括代表性企业、德国科研机构、大学、专家级政府聘请的研究员等,参与的大型企业包括:ABB、巴斯夫(BASF)、宝马(BMW)、戴姆勒(Daimler)、萨普(SAP)、西门子(Siemens)等。2015年4月,默克尔政府宣布升级德国工业4.0战略为德国工业4.0平台,以推动德国工业战略的实施,培育德国在制造业领域持续动态的比较优势,并帮助德国获取未来国际市场制造业领域领导权。 2.德国工业4.0战略的运行机制剖析 根据德国的实践,工业4.0是德国政府领导下的产、学、研及社会各界力量协作推进的国家发展战略。德国工程院、联邦教育与研究部是德国政府参与工业4.0战略的政府机构,传达着德国政府的意向。德国的先进工业企业是工业4.0战略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主体,是推进工业4.0战略的根本动力和现实实验室。德国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如弗朗恩霍夫研究院等为工业4.0发展贡献了蓝图和方案。德国各类行业协会参与其中,保证了行业间的协作和信息的及时传达与共享。 第一,德国政府是工业4.0战略的重要推动者和领导者。在推动高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面,德国政府一直是积极的行动者。2006年,德国政府发布其《国家高技术战略》,从国家层面制定先进技术发展的中长期战略。2010年,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德国政府重新聚集社会智慧,对《国家高技术战略》进行了战略更新,推出《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2013年,德国教育与研究部和德国经济技术部把“工业4.0战略”列入未来德国重点发展的十大项目之内,并公布首个“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据统计,德国联邦政府投入到工业4.0战略中的资本多达2亿欧元。德国政府出巨资重点支持的先进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微电子和纳米技术、新材料、信息与通讯技术等,并力争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保持德国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是德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德国政府尤其重视提升中小企业采用和研发新技术的能力,并通过完善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育机制,为中小企业进行先进技术的可持续研发提供政策和人才支撑。 第二,行业协会是工业4.0战略发展的载体和桥梁。2013年底,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技术协会发布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以增强未来德国作为高技术强国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了确保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德国三大行业协会,包括信息技术、通讯与新媒体协会(BITKOM),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VDMA),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ZVEI),共同成立工业4.0工作平台,并设立工作平台下的秘书处。工业4.0工作平台是实施工业4.0项目迈出的合乎逻辑的一步。上述三大协会还持续研究工业4.0项目的落地情况。2013年三大协会发起了主题为“德国工业4.0战略前景”的调查研究。根据已有研究分析结果:47%的德国公司证实已积极参与到德国工业4.0战略中;18%的公司表示正在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实施研究;12%的德国公司确认它们已经将德国工业4.0战略付诸实践。 第三,标准化和参考架构制定是推进工业4.0战略的关键切入点。德国工业4.0战略的任务就是促使生产智能化并建立智能化工厂,其终极目标是提供高品质、安全系数高、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而标准和准则为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透明性和可分析性。借助标准化的准绳,不同企业间技术研发和创新得以规范发展,从而缩短研发成果转向实际生产应用的时间,提高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正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规则的制定,德国赢得国际市场上的持续竞争力。无论是行业实践还是产业政策的视角,德国都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对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获得的重要意义。德国工业4.0战略提出的八个优先行动策略是支撑德国工业4.0战略愿景实现的根本支柱,其第一条就是标准化和参考架构。参考架构是针对所有行业相关产品和服务最常规的解决方案,也常被用于软件服务和应用框架领域。参考架构为架构、部署、整合和执行《工业战略4.0》相关的技术系统提供了工作框架。 第四,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并行发展是工业4.0战略的根本要求。德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源于其平衡的产业结构:一小部分大型企业和一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在德国工业4.0战略的实践过程中,龙头企业既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提供者,也是新产品的诞生地,为德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重要带头作用。德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德国龙头企业对工业4.0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并在西门子、德国博世、巴斯夫等大型企业的一些生产线上率先实施其“工业4.0战略”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快让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新技术、新标准成为制造业领域的“事实标准”。⑥德国把中小企业纳入4.0战略的措施包括加速技术性基础设施的开发和使用、实施高速宽带数字传输、培养和训练技术工人等。通过龙头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落实工业4.0战略过程中的协同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开拓和培育市场,大量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也参与到技术创新行列中,共同提升德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推进供给侧管理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根本任务。德国工业4.0战略本质上就是从国家层面构建德国未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以培育可持续的国际竞争力。从供需原理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分为供给视角下的领先的供应商战略和需求视角下的布局市场主导战略。其中,供应商主要是装备供应商,领先性主要表现为装备供应商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两大法宝,借助各种政策性或行业性的激励措施,发展新的行业模式,推进工业4.0战略的普及,同时,借助科学研究、应用推广和教育培训等手段,为制造业生产企业提供实用、高效、技术领先的解决方案,打造德国制造业成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工业4.0产品的开发商和生产商。布局市场主导战略是指在德国国内市场大力推进和落实“工业4.0”战略。其核心是设计“工业4.0”战略的发展路径,使得工业4.0战略既能保持适应大型跨国公司的发展,又能切实为德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带去创新,提升竞争力和增强生命力。 第六,重视“创新”是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的源动力。《德国高技术战略2020》指出,德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研究,保障物质、文化与社会的繁荣。工业4.0战略的推进实施需要德国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以大学、科研机构、先进企业、政府组织为主体的联合组织不断诞生,通过协作和资本获得,加快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中小型企业在新技术方面的持续研究投入和研发进展获得各种来自联邦政府的支持和激励,打造中小型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创新联盟。通过创新,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既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对新型商业模式的应用和对相关生产技术和工业软硬件的使用。 三、美德相关经验对构建《中国制造2025》运行机制的启示 1.对国外的学习借鉴系统化、体系化,设计动态化和持续创新的《中国制造2025》运行机制 相对于中国30多年的制造业发展史,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经过了超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发展经验可以带给我国制造业发展以重要启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研究能力、工业基础及成熟的消费市场,更易捕捉到未来国际产业发展的先机,通过生产模式、生产设备及技术人才的变革,赢得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生产装备及技术人才方面等都和美德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亟须解决,因此我们更应该密切关注美德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及变动方向,并保持持续不断的跟踪、学习机制,通过对其先进生产模式、先进生产设备及先进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和学习,构建动态化、可持续创新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运行机制。 2.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从中央政府和国家层面构建《中国制造2025》运行机制 根据上文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德国工业4.0平台直接体现出德国联邦政府对工业4.0战略的顶层设计。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关于推进产业发展的顶层政策设计上,不仅有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直接支持,而且强调通过立法和构建服务体系来改善和营造更友好的商业环境。中国制造业发展呈现出特有的复杂性,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处于2.0、3.0、4.0等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虽然《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制造业发展的分阶段目标,但结合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层次差异,中国应该加强完善制造业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通过立法和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标准等手段,制定出中国制造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既能鼓励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并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潮流,又惠及更多中小企业,逐渐实现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 3.转变政府职能,促使我国高新技术选择和发展制度化、常态化 与西方国家的多党轮流执政相比,我国政府的持续稳定更能增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能赋予政府多样化的权力内容,以服务于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规划中来,凭借其掌握的优秀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制定更加切实可行又惠及各行各业的战略指导和行动指南,积极扶持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的发展,培育我国动态比较优势,保证我国制造业未来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领导力和控制力。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促进体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先进制造伙伴战略,都强调创新是其战略的核心要素。习近平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⑦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实现“中国梦”的恒久源泉。结合AMP2.0战略,我国研发创新应该加强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政府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牵线搭桥,促进真正的产学研一体化,增加创新的机遇,缩短由科研成果向技术转换的时间,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创新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或者生产车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引导创新的正确理念。应该汇聚全社会的创新智慧,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创新,并将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普及,使得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和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三高三低”是指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制造业生产过程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附加值”的特征。 ②郑春荣、望路:《德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经验与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11期。 ③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ccelerating U.S.Advanced Manufacturing,2014,pp.3~12. ④美国制造创新研究院的具体情况,参见http://manufacturing.gov/welcome.html. ⑤柴忠东、刘厚俊:《剖析美国回归制造业的新动向》,《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 ⑥黄顺魁:《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期。 ⑦习近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环球网,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5~05/6549338.html,2015年5月29日。德智体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_先进制造业论文
德智体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_先进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