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期望对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_年薪论文

论心理预期对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扩大内需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0)05—0046—04

一、问题背景

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朱róng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扩大内需的方针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这是针对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市场经济规范化过程的实施,导致了一定的经济困难的出现而提出的。尤其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特大洪涝灭害以后,更使得这一困难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大量中小型企业开工不足,产品积压;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严重裁员后仍不能扭亏为盈,经营困难;全国房地产经济陷入低谷,去年刚刚有所回升;银行贷款谨慎,好的投资机会不多;居民储蓄水平在经历了数次利率下调之后仍居高不下,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产品表现为供大于求;大量下岗职工迟迟得不到就业机会,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政府支出一再扩大,仍旧不能有效刺激经济回升。1999年,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仍呈现出一些矛盾的现象:居民收入总量上升与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并存;中央银行利率下调与居民储蓄存款上升并存;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与社会商品积压并存;政府投资力度加大与社会投资不足并存。[1]

所以,目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来有效刺激社会总产出,扩大居民的消费水平,以使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率,进而逐步缓解以至消除以上的经济现象。

二、宏观经济的分析思路

周学在《扩大内需的理论思考》中提出了用“中观”来联系微观和宏观的想法,把全国人群分为4类,[2]研究这4类群体的特征, 从而决定具体是哪方面需求不足,解决了微观和宏观都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但是至少基于以下两点,“中观”的概念并不是什么独创之举:(1 )由于微观研究是建立在对人的假设之上的,而人的假设,其实质是对一群人的假设,所以微观研究本质上就是对“中观”的研究,只不过形式上表现为分析“个人”这一微观事物的行为,但是其揭示的实质和得到的结论仍是对“中观”行为分析的结果。(2)所谓“中观”、 微观是相对而言的,微观也并非绝对针对一个人、一个企业等单个人或单位进行的研究,所以微观、“中观”并非是截然独立的。但是,本文仍然采用“中观”这样一种思想,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提醒读者注意,在分析微观、宏观时不要把分析对象绝对化,而应该考虑其中本质的联系;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思想可以引出另外一种更为有用的分析问题的思想,即:不管微观、中观还是宏观,都应该以人的假设为研究前提和基础,因为西方经济学大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之上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假设。所以分析一类人的特征,其最根本的就是分析有关人性的假设。为此,构建图1用来说明这一研究思想的基本结构特征。

图1 经济学研究思路的体系结构

另外,出口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基于国际形势的多变,不可能把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外需上;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是明显的,但它只是中间需求,不是最终需求;所以拉动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最主要的和最长期的还是消费需求。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其中居民消费占80%,因此扩大居民消费应该是目前政策的重点。[1]

本文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人的假设出发),并主张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一个边缘性学科;而且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方法、途径以及方法论的指导,从而可以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时,为了保证新方法的适用性,本文又运用一般的方法对文章论点进行了验证分析,以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文章观点的正确。

三、人的假设

由人的假设可以看到心理预期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从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点。而且可以把中国人分为5 类:第一类是贫困居民,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第二类包括年收入在1 万元以下农村富裕人群和城市收入较低的人群;第三类是年收入在1 万元左右到几万元的城市中等人群(文中用居民Ⅰ表示);第四类是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的城市较高收入人群(文中用居民Ⅱ表示);第五类是年收入在几十万元以上的城市高收入人群(即在周学的四类人群划分中的高收入和中收入人群中再划分出一类)。其中第三、第四类人(即居民Ⅰ和居民Ⅱ)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也是本文分析的对象。对这两种人的假设如下:

居民Ⅰ——风险严重回避型,其原因可能是年老、疾病、下岗或观念的守旧、落后等,对未来预期极不看好从而导致其资金只在储蓄与消费之间转移。

居民Ⅱ——有一定经济基础,对未来预期一般,其消费水平接近饱和,在政策引导下会将资金从银行储蓄转向投资市场。但是由于其时间、精力、思想或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其行为一般是在股票市场吃息(即购买新股)而不是真正的投资。

需要说明的是,对这两种人的假设是基于现实中的事实现象做出的判断,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就业形势的悲观、社会福利措施的不配套以及正处在市场化进程之中等,使得这种判断有了一定根据。从这两种人的假设出发,可以对其行为进行更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到在不同的政策导向下的行为反应,进而可以得到政策的实施效果。

四、分析方法的选择

问题的分析方法始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对于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其选用准则应该是能够最有效地或较有效地解决要求的问题,而不一定拘泥于现有方法的重复使用。

在本文中,由于考虑到政策是特定的,以及其实施是一个相互博弈以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态过程,所以可以采用CA(Conflict Analysis——冲突分析)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和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分析。[3] 其具体求解进程如下。

1.其中有关名词的涵义解释

(1)政府政策:

心理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居民收入、就业水平以增强居民信心。

降息政策——利率下调,包括征收利息税等。

(2)居民行为:

消费——购买消费品,从而有利于解决产品积压问题,并进而可以扩大产出水平。

储蓄——将资金存入银行,不依赖于利息,而是为寻求资金的稳定与安全。

投资——将资金投向股票二级市场,或债券、保险市场,能真正促使社会投资水平上升。

吃息——将资金投向股票一级市场,获取高额固定利息,不能算作真正投资。

2.CA分析阶段

(1)政府和居民Ⅰ的CA分析

对二者所有可能的行为组合用二进制0,1表示成如下的(0,1)矩阵,然后把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标记在对应组合的上方,代表相应的方案组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政(1)心理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府(2)降息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居(1)消费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民(2)储蓄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

由于居民在必要消费和最基本储蓄后剩下的资金必须从消费和储蓄行为中择一,所以去掉不符合事实的四个组合(如‘×’号所示的四列)。

排列优先序:

对剩下的12种组合按照政府和居民的偏好分别进行排序,其中要充分考虑到政府和居民的不同的假设以及由此产生的心态预期,据此调整各种组合,按照偏好的程度由大到小进行排列,然后对可达组合标示在排过序的方案下方。

标示理性稳定(Rational)、连续稳定(Sequentially Stable )和不稳定状态(Unstable),分别用r、s和u标记在相应方案的上方。

r r s s s s s s r u u u

政府4 12 6 5 14 13 7 15 10 9 8 11

4 4 12 12 4 1210 10 10

6 14 6 149 9

5 13

8

r s r r s r u u u u u u

居民Ⅰ 9 13 8 15 11 10 14 12 5 7 6 4

9

1510 8 9 15 10 8

13 11 14 12

根据理性稳定r和连续稳定s的方案组合进行交集判断,得到该问题的稳定解集合:

{4,12,6,5,14,13,7,15,10}∩{9,13,8,15,11,10}={13,15

即该问题的最终稳定解应该在组合集合{13,15,10}之中。由于最初情况是居民Ⅰ只储蓄不消费,而且政府没有采取政策措施, 即处于8的位置,所以其冲突求解的动态过程应该是:初始状态8→政府10 →居民Ⅰ10,即最终停留在10的位置上——不管政府怎样降息, 居民Ⅰ仍旧选择储蓄。

(2)政府和居民Ⅱ的CA分析

详细过程同上。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政(1)心理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府(2)降息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居(1)投资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民(2)吃息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r s s s r s s s r s u u r u u u

政府4 6 5 7 12 14 13 15 8 10 9 11 2 0 1 3

4 4 4 12 12 12 8 8

82 2 2

6 614 14

10 10 0 0

5

139 1

r s s r s u r u u u u r u u u u

居民Ⅱ 9 1 13 0 8 5 11 15 7 12 4 10 3 2 14 6

9 9 0 9 11 11 0 0 11 10 10 10

1115 8 8 15 2 2

13 127 14

(由居民Ⅱ的两个假设得到的他们的偏好:(1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金,讨厌降息;(2)有一定惰性, 只有在一定激励下如心理措施和降息政策同时进行时,才愿意投资)

{4,6,5,7,12,14,13,15,8,10,2}∩{9,1,13,0,8,11,10}={13,8,10}

最初情况是0,所以冲突过程为:0→政府2→居民Ⅱ10→政府10 ,即最终停留在10的位置上——政府降息,居民Ⅱ吃息。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对于居民Ⅰ还是居民Ⅱ,政府采取降息的政策并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应该从提高公众的心理预期入手,根据C=C(Y),通过增加居民的收入促使其主动消费和投资, 而不是被动行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

五、问题求解的再论证

如前所述,为了验证CA方法在解决该问题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对该问题用通用的经济学图解法进行分析论证,如图2所示。

图2 总需求(AD)和总共给(AS)曲线

由图2,最初总需求的水平处于AD[,0],即对应于1997 年左右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后的时期,此时物价稳定,供求基本平衡,资源基本接近充分利用状态。但在1997年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导致了失业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包括生产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流通结构的不合理),加之原本我国经济在绝对水平上并不高(绝大多数人还仅仅处于小康水平),导致了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看好,从而使边际消费倾向MPC较小, 甚至在这种预期持续不看好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消费市场的萎缩,即总需求曲线由AD[,0]移动到AD[,1]的过程,对应着我国1997年以后内需不足问题的出现。而AD[,0]可以看做我国目前可以承受的最大总需求水平(即现有贮备资源可承受和物价水平可承受)。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欲使AD[,1]移动到AD[,0]的政策措施的情况下,实际的总需求曲线却只由AD[,1]移动到了AD[,2],距离AD[,0]还有相当的差距,其原因是:

(1)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2)政府投资产生了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3)前述的占消费需求80 %的居民消费未能得到有效刺激(有人称出现了消费需求陷阱),然而正是消费需求最终决定经济的增长。因此,要使政策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根据Mankiw的十大经济原理之四——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 (人们根据激励行事)政策制定应该考虑激励(引导)人们去消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降息来逼迫人们采取要求的消费行为,即政策只有起到应有的心理效应才是有效的。而且,根据C=C(Y), 如何调整财政政策的支出结构以普遍提高公众的收入水平(广义收入,包括社会福利的获得)应当成为当前政策的重点。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总供给曲线AS实际上也经历了一个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但是考虑到这一过程中产品结构的调整变化,其实际供给变动可看做不变,或不需考虑。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什么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当前政策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对公众(居民)心理预期的调整上,即从根本上提高总需求的水平,真正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六、结论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困难是事出有因的,它根源于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假设以及由此导出的心理预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人的预期,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掌握经济学常识的时候,居民消费行为逐渐理性化预期在消费行为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 心理预期可以在某些时候抵消政策的预期效果,从而使政策失效。因此,政府对人们心理预期的正确估计和判断可以使政策沿着预定的轨迹行进。这就要求在制定政策时,政策制定者要对人们的心理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否则宏观经济政策的失效就是在所难免的。

收稿日期:2000—03—18

标签:;  ;  ;  ;  ;  ;  ;  

心理期望对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_年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