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改革论文,中国论文,机遇论文,体系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它标志经济时代进入历史性转折,新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它不同于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它依赖科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改革不适应经济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新的经济时代的紧迫要求。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也对我国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行为推动实现国家目标,局部目标、部门目标不能代替国家目标。在现阶段国家目标就是实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
知识经济就是知识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它表明人类将进入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经济、智力经济、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实际上都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不同角度的描述。
尽管知识经济仍处于发展之中,人们的认识也有待深化。但知识经济的实质和基本特征,已经可以被当今的人们所把握,并制定迎接和推动知识经济的决策。中国最高决策层,从宏观层次对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站在理论思维的前沿,把握了时代前进的脉博。表现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两个国家战略——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三次战略转移——1978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91年“经济建设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科教兴国”。实质上这就是迎接和推动知识经济的决策。尤其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知识经济更具深刻内涵的理论概括,在80年代已经转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实践活动。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宏观决策要有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作保障,才能成为有效的实践行动,国家创新体系就是知识经济关键的支撑体系。知识经济是知识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要特别重视知识的两个重要的属性,其一,知识不仅是指知识的观念形态,更重要的是指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物化形态;其二,知识是动态的,知识是科技活动的成果,知识是具体的分类的存在,而且不断创新,创新的知识,才对开拓生产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家创新体系就是为科技创新及其转化为国家经济实力,提供支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对世界各国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更要把创新放在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经济就是科技创新的经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就是民族进步的目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新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
国家创新体系的提法,在一个时期成为门话题,可以说从“社会扫描”的“盲点”变成了“热点”,以至于成为“焦点”。说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内涵,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源于70年代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特别是对日本政府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构成为国家的竞争能力。正式使用国家创新体系的学者是英国费里曼(1987年),以后纳尔逊和伦德华尔也都发表专门的著作。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其着眼点是国家的整体竞争能力,以及政府行为的作用。现今研究国家创新体系,要紧紧抓住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以民族进步为标志,国家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整体目标。
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如果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1996年的年度报告所说:“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把这些看成一个整体就称作国家创新体系”,“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
OECD在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
OECD的观点是强调系统的整体作用,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结构,形成有机整体,发挥整体的优化功能,这是系统思想的方法论。我们设计、建构国家创新体系要确定要素,更要优化要素的结构,系统整体结构决定系统整体功能。不能进入机械论方法论的误区,即强化孤立的要素,肢解整体功能,以要素功能的叠加,取代系统整体功能,其结果是系统失效,甚至可能形成有害的功能紊乱的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要素:
第一,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主要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其中,企业是核心主体。
第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要素。包含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精神文明创新等。功能要素的定位,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即国家目标,民族进步的目标。因此,不仅要重视科技创新,更要重视科技创新转化为国家的经济实力。简单的将功能要素与主体机构对应分工,不利于科技创新转化为国家经济实力,而且按机构对应分工,也不科学。
由于知识与技术并不是同层次可比的范畴,用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比,较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同比,更为准确,但由于知识创新已传播为习惯用语,也不必再去改变。而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又可称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见路甬祥主编《创新与未来》第28页),这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以科学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是关键,产品与产业创新为动力,制度创新为保证,创新人才培养为后盾,精神文明创新是规范。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重点,应围绕技术创新为中心。
科学创新就是通过R&D活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增加科学知识的总量,以及用新的知识通过试验发展,去创造新的应用。科学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发挥功能的前提,新科学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但仅有科学创新并不能实现加强国家实力的目标。技术创新是使科学技术的知识形态,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并成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整个国家的国力,它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成败所在。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产品创新和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的关键。日本曾一度忽视科学创新,不能成为否定日本重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同样英国历来重视科学创新,但忽视技术创新带来的历史性失误,也不能被当代人们所淡忘。美国较好地处理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经验,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了新经济时代的潮流。
第三,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要素。包括体制、运行机制、管理、保障条件。环境要素是国家创新体系能否实施,能否取得成效的调控和制约因素。没有环境要素建设的国家创新体系,不过是一个理想模型。环境要素的定位,由改革深化所创造,它涉及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涉及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规范化。从一定意义讲,国家创新体系的环境要素,是改革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难点。
因此,简言之,国家创新体系是共同体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形成整体结构的互动系统,它的主体构成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它是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联合与促进,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成效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原则
国家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目标,实现民族进步。我国正处于跨世纪的历史时期,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就是国家目标在现阶段的体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的建设,无论是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精神文明创新,都是国家创新体系有机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线性的连续关系,更重要的是互动的网络关系,要按互动性、网络性、结构性设计各个子系统的定位与功能。任何子系统的功能实现,都不能替代整体功能的国家目标的实现,相反子系统的功能实现,要融于国家目标的实现之中,在国家目标的实现中,完成子系统的功能发挥。
当务之急的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整体目标定位不明确,子系统的功能定位缺乏整体性,极需对总系统进行精心设计,制定总体实施方案。
(二)国情原则
国家创新体系就概念考察,它是70年出现于国外,近几年引起国内的重视,对“舶来品”的概念,需要有民族化、本土化的改造。就我国实际状况的考察,国家创新体系也不是一片空白,建国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也建设了具有实力的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取得科技、经济伟大成就的基础,也是已经存在的国家创新体系。但我国已存在的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洗礼,具有三种洗礼特征的色彩。它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创立,又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扭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进行之中。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复杂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按中国国情办事。
(三)改革原则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在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架起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大厦,它既是通向科教兴国的桥梁,又是托起科教兴国的基础设施工程。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涉及目前我国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制度改革、管理模式改革的攻坚战,集敏感区、层次高、影响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应深入调查研究,把理想模型方案与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结合,坚持改革方向。现有的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仍保留有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弊端,也有旧体制时期的习惯认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有破有立,按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
(四)创新原则
首先,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它要满足未来经济时代的功能要求,要既立足于现实基础,更要面向未来,从一定意义讲,国家创新体系是超时代的建设工程,以创新的观念建设未来的现实。
其次,国家创新体系是整体工程。我们现实的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基本上是分立的孤立系统,缺乏有机的互动性,可以说是在机械论方法论的思想指导下建设起来的,加之行之多年,具有相对的、稳定的“惯性”,要有创新精神和突破的决心,才能克服风险取得成功。
再次,国家创新体系是跨行业、跨部门、多层次的科技、经济、社会复杂系统。它的总体设计、实施方案、政策协调、乃至于局部调整,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基本上是在缺乏经验的条件下探索。
总之,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要符合创新的目标,同时,国家创新体系本身的建设,更要体现创新的精神,以创新建设实现创新的目标。
(五)动态原则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跨世纪的长远工程,要把改革与发展相结合,近期与长期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确定整体长远目标,可分阶段实现。机构调整可以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功能定位可先期确立,先易后难,循序前进。改革不可能没有阵痛,但要在稳定中发展,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主要阵地,要在动态中有步骤的发展。
四、在改革中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必然要求加强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在改革中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体制的结构改革
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的配置,就是科技体制改革的结构问题,目前我国科技的人力资源的配置,距离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以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人数指标为例,大中型企业占全国的比例(%)如下:
年份 1987 19881989
19901991
%19.4 22.924.7
26.026.9
年份 1992 19931994
19951996
%29.2 28.033.0
36.636.5
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企业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更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功能要素。但是,目前科技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不能适应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实现。
多年来,我国科技体制的结构改革,基本上致力于微观科研机构的改革,采取拨款改革手段,促使研究机构面向主战场,主要是人才流动、成果转化、资金来源渠道、项目合作,虽取得很大成绩,但科技与经济脱节,结构失调的主要矛盾,并未解决。相反各微观主体仍在原轨道继续发展规模,增加功能,在微观范围内企望实现科技为经济的统一,这对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创新都带来弊端。从宏观改革分析,须要反思。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国立研究机构的建制具有特殊性,基本沿袭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建制,前苏联的实践已得出了结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结构中,改革势在必行。国立科研机构,贵在创新,队伍要少而精,功能定位,队伍分流,都需要慎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国家科技计划的配置
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它在国家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中起主导作用;同时,通过国家科技计划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国家科技计划不需要覆盖全部科技活动各个环节,除国家科技计划外,还有民间科技计划(企业、大学、其它)。目前的状况,一方面国家计划取得了很大成就,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科技计划覆盖领域和环节过全,资金强度不足,突破前沿的成果少,管理模式不适合科技发展的规律。国家科技计划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前沿的突破,领先占据科技制高点。
国家科技计划的改革,要有效配置资源,突出创新、提高强度、规模适度、避免重复,计划的领域主要在两方面,其一为R&D研究, 其二为公共关键技术突破。一般项目(如目前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要扩大差别,要保证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公共关键技术突破,要划分为国家层次与地方层次两大类,分类管理。公共关键技术研制,要与产业界联合,项目立项要由科技专家、企业家、管理专家集体审议,立项后滚动评估,按实施后效,可以中途终止项目。
(三)产学研合作,企业为主,科技经济一体化是基本国策
各国实现国家创新基本选择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因为它体现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普通规律,是当代各国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基本途径。各国都采用政策导向发展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科技活动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实力的合作。虽然具体形式不同,而政府导向与市场推动,形成产学研合作在运行中的良性机制,已成为各国科技与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因此,研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应该分析产学研使用在我国新经济时代,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其基本国策的意义,它也是我国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产学研合作是广义的概念。作为合作机构是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三方(或两边)的磋合,其合作目标是完成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并使取得的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其实施功能是组织科技生产力的纽带,实现科技资源、经济资源、生产力要素的重组与优化配置,开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成为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调控者的实施运行的枢纽。因此,产学研合作远不是技术市场的转让行为,也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合作成效,它以网络将领域性(基础性、攻关性、高新性等)的国家科技计划、产业性的企业计划,汇集成领域、产业与过程(科技活动过程、生产活动过程、经营活动过程)的网络互动系统,并且是开放的动态系统。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依托,各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实施的依托,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的依托。
产学研合作由于其合作目标、组织功能、实施功能,发展为战略功能,融国家目标和国家战略于产学研合作,这是因为:
第一,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就是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与产业创新的基本依托,并在合作中形成体制、机制、制度的创新。产学研合作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的基本内容。通过产学研合作,改革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第二,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科技资源、经济资源、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源与要素的现实配置与优化配置存在有差异,资源与要素在不同的主体间的流动,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并要经过体制与机制的协调才能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与形式,就是产学研合作,它可实现国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控。
第三,产学研合作是调整我国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结构失调的有力手段。由于历史和体制多方面的原因,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各自处于平行发展的状态,而科技人才资源分布偏移经济建设主战场,2/3都集中于科研机构与大学, 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不能协调发展,产学研合作是调整结构的有力手段。
第四,产学研合作是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必由之路。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是新经济时代对企业提出的历史使命,而现实状况还不能胜任,1995年只有占总数39.8%的大中型企业,设有技术开发机构,仅占1/3强;而且,“八·五”期间,设有技术开发机构的, 占全部大中型企业数的比重,呈每年下降的趋势。要改变现状,重要的途径是实行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并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
第五,产学研合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增强经济竞争力,走出困境,提供科技依托。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产业创新能力弱。产品生命周期已进入低效益阶段,仍无新产品更新,处于“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低水平”的不良循环之中。而产学研合作过程,是科技活动全过程的合作,从研究与发展(R&D)开始,但主要在研究与发展的成果转化与应用, 工业适应性试验,并进入生产经济活动,在新产品开发后,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营销,直至取得经济效益。产学研合作对企业振兴,形成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争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第六,产学研合作是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保证。民族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之中存在,并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只有依托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技术,才具有全球经济竞争的实力。因此,一个民族必须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源泉和组织实施,就是本民族的产学研合作。
(四)政府科技职能部门管理模式的改革
政府科技职能部门,领导全国的科技工作,目前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发展完善。
国家创新体系是发挥整体功能作用,但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对全国科技工作的领导,却处于不统一的状态,部门分割、各自为政,以致于设置国家科技计划,建立“中心”,内容基本相同,却要各自自成体系,不利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政府对科技计划的管理,应集中于R&D 研究与公共关键技术(或重大公益性技术)研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科技项目,由市场调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对R&D 研究与公共关键(公益)技术的国家计划,政府职能部门应重在规划,设置国家计划,调节规划和计划。计划项目的立项申请,立项评议,项目结题评审等工作,由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中介服务机构,负责实施。这符合科技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宏观调控,致力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财政科技经费的管理,集中用于上述两类计划的资金配置,提高国家财政科技经费在R&D投入的比例,政府R&D投入占国家财政科技经费的80%,国家财力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的占领制高点。国家建立高技术创业风险基金,不同于风险投资,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科技体制改革论文; 产学研合作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