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本文介绍了AP1000核电厂CV/模块结构形式和特点、模块化施工的优点,以及模块预制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核电厂;AP1000;CV/模块特点;预制监督
一、概述
AP1000作为一种第三代核电堆型,在设计和建造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特点,这其中之一就是采用了模块化建造技术,模块化建造方式是在工厂里按模块进行预制、组装成为子模块,最后在核电站现场对各子模块实行总装。
模块化建造是AP1000实现压缩工期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这项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核电厂施工现场的平行施工能力和工作效率,达到缩短AP1000施工工期的目的,同时潜在地节省后续机组的投资。
二、AP1000CV/模块结构形式和特点
模块,是原材料和部件装配的一个术语,它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方便和快捷的建造安装。在放置最终位置前组装模块,减轻了建造现场的拥挤和施工组织的难度,同时考虑到了项目行动计划的平行进行,缩短建造工期。
(一)结构模块
结构模块用于构成一些水池,如换料水池、基坑里衬、防护墙等。每台结构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在工厂中制造完成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然后再装配上管道贯穿件,钢筋连接件,楼梯等附件。
1.CA模块:CA模块为钢板模块,在安装后会在模块内部或者外部浇灌混凝土,钢板和混凝土一起作为结构件,其目的是替代通常的加强筋和模板。这样混凝土浇灌可以和构建房屋以及设备模块安装同时进行。CA模块临接墙板的焊缝设计有泄漏槽,可以监控焊缝的泄漏性。
2.CB模块:是在狭小的区域替代建筑物的结构模板,并且提供支架和设备锚固件,大量工作可在安装之前进行预制。
3.CH模块:为能够组装在一起的结构钢,可进一步安装金属盖板、嵌入件、加强件等附件。
4.CS模块:为楼梯模块,用于组装成核岛厂房里的楼梯。
(二)机械模块
机械模块是在结构框架上安装泵、热交换器、送风机、空调机组和过滤器等设备,以及连接用的管道、阀门、导管、仪表、配线和支撑等。机械模块的结构钢架是模块的永久部件。在制造过程中,机械模块的设备、材料和元件尽可能完成测试,如压力管道气压、水压试验以及风管泄露性试验等,以减少现场测试的要求,机械模块分为设备模块、管道/商品模块,机械模块编号代表含义:
1.设备模块:设备模块包含如罐、阀门、仪表、泵、过滤器等设备,这些模块有提供特征信息的指示,如它们是什么以及所处的位置,其编号字母代表意义如下:第一个K代表是设备模块;第二个字母,B指其处于辅助厂房,Q指其处于安全壳厂房,U指普通模块,T指其处于汽轮机厂房;其余的数字代表其唯一的牌号。
2.管道/商品模块中没有泵、罐、热交换器等设备。它们由管道、阀门、管卡、支架以及作为永久支撑结构的钢框架构成,因此其实际的制造位置和次序比设备模块更灵活。指示字母代表意义如下:第一个字母Q,R,W指其为管道/商品模块,R指其处于辅助厂房,Q指其处于安全壳厂房,W指其处于汽轮机厂房;第二个数字指其在核电站厂房的层数;其余的数字代表其唯一的牌号。
3.AP1000钢制安全壳(CV)模块
钢制安全壳容器(CV)能够提供一个防止放射性物质释放的非能动屏障。在电厂正常运行时,通过安全壳容器外空气自然循环的作用,使安全壳内大气平均最高温度维持在120°F(48.9°C)以下和最低温度在50°F(10°C)以上。另外,在正常运行期间,通过安全壳空气过滤系统间歇性地将空气吸入,排出,将安全壳压力维持在限定的范围内。钢制安全壳(CV)是一个直径39.624米、高65.633米、筒体壁厚44.5-47.6毫米的压力容器,属于抗震I类和安全B级设备。为便于建造和施工,将其分为底封头、四环筒体、顶封头六个CV安全壳模块,其中底封头和顶封头均由4圈钢板(各64块)焊接而成,一环、二环、三环均由三圈板(各36块)焊接而成,四环由两圈板(24块)焊接而成。
在钢制安全壳(CV)上还分布着内、外加强环,环吊梁,设备、人员闸门、机械贯穿件、电气贯穿件以及空气导流板U型支架、PCS围堰系统等附件。
三、AP1000 CV/模块预制监督管理
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后,大量的施工工作将在制造厂完成, 可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模块预制涉及管道、通风、电缆桥架、焊接、NDE 等多专业,预制质量是整个模块整体质量的基础,这给CV/模块预制监督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CV/模块监督管理模式和方式
业主工程部全面负责CV/模块预制监督管理,采用阶段性驻厂、控制点见证、过程巡检等方式实施,委托监造管理单位进行模块监造管理,监造单位采用全过程驻厂监督方式实施模块监督管理。
(二)CV/模块预制监督管理内容
1.质量计划管理:
CV/模块预制质量控制采用质量计划管理,制造商负责质量计划的编制,并报监造单位、业主单位审查认可;ITP包含(但不限于)制造、检查/试验、检验等过程的所有工序以及所使用的工艺、标准与技术条件等。ITP设置三种质量控制点,即停工待检点(“H”点)、现场见证点(“W”点)、记录点(“R”点),监造人员将开工先决条件检查、重要工序/工艺、特殊工艺/工序、关闭质量计划等选定为“H”点;“H”点的选择根据制造商的制造经验、工艺成熟程度、设备的重要性等进行动态控制;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合格证、各种检验和试验的记录/报告等可选定为“R”点。
2.不符合项(NCR)管理
对CV和模块预制过程中的不符合项的分类、识别、报告、审批、处理、验证、保管编制相关程序并按照程序要求严格执行。
3.设计变更(ED&CR)管理
制造单位编制设计变更管理程序,确保CV/模块预制出厂前的设计变更均得到有效实施;变更实施采用质量计划管理,在原质量流转卡增加附页,为原质量计划一部分,相关方对新变更相关工序选点控制;模块预制完工资料要覆盖已实施的设计变更信息。
4.工艺过程的质量监督
监督人员按照模块监督相关程序进行工艺过程的质量监督,实施过程采取车间巡检、质控点见证、出厂验收、召开质量会议等方式进行CV/模块工艺过程的质量监督,监督人员车间巡检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指出并监督整改。
(1)人员资格检查,凡是参与模块制造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关资格证,核级焊工和无损检测人员要符合HAF602和HAF603相关规定。
(2)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检查,模块制造过程所使用的工机具应能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经检定处于有效期内。
(3)材料检查,模块制造所需材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格书要求,按照程序相关要求经检查验收合格,
(4)制造技术文件,制造用各种技术文件如:工作程序、图纸、质量计划、等,制造开始前必须编制完毕并按照程序规定报批完毕,制造过程确保使用有效版本。
(5)原材料储存和制造环境,制造模块用原材料储存如焊材、钢材等要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温度、湿度等控制。
5.出厂验收管理
出厂验收由驻厂监造人员负责组织实施,监督人员采取抽查方式进行独立验收,所有CV/模块及部件都要经过验收合格,出具放行单后出厂。
四、总结
随着模块预制工作逐渐由设计变成了现实,通过对制造过程的人员资格、生产检测设备、材料、质保体系技术文件、制造环境有效控制,整个模块预制过程处于在控和受控状态,监督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以此为基础,模块化建造技术的优点也逐渐得到体现,为后续AP1000核电机组模块化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Nuclear Island Structural Modules Specification,APP-GW-Z0-100 Rev.1
[2] Nuclear Island Structural Modules Specification,APP-GW-Z0-102 Rev.0
[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
[4] 设备监理管理暂行办法国质检质联(2001)174号
论文作者:李保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模块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核电厂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过程论文; 《电力技术》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