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发展论文_姜良杰

初探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发展论文_姜良杰

兰陵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临沂 277700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的协调利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整改促使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够实现,也是国土资源可持续应用所必须要选择的。通过分析土地整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连系,本文对在目前土地整治进程中,只注意评估新增加的耕地的数量,缺乏对其进行质量督导和评估,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单一资金运行方式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工业法规,模型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对进行土地整治的科学性合理性给出了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

引言:人类与土地的矛盾在不断的加剧,尤其是自实施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国土资源的运用和整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地整治已成为当务之急。科学合理安排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应用,满足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要,是人类能够生存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含义

以资源持续应用的视角来看,土地是在资源持续发展里最有代表意义的资源之一。土地所具有的特征对土地的可持续应用起到了决定作用,即土地是能够可持续应用的资源,人们对土地的这种特征应该加以适应。只有人类在进行生产时对这一特点适应了,才能保证人类的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土地应用包含以下内容:

(1)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在资源配置中与资源总量的稀少性大小一致,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多,土地就越来越缺少。在一定时间里,土地的供应相较于对其的需求量是很有限的,所以这些资源被分配到具有较高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建设工程中,就要将组合的比例有效的安排。

(2)在资源与自然资源的质量组合方面,不管是农业还是非农业,不一样的生产工程对土地质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丰富性高、品质高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应将区位优越的土地资源分配给资源质量需求较高的工程项目,使她们之间能够彼此适应,是的利益最大化。

(3)虽然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开发后备资源可以适当的增加可用资源。因此,应该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连续性的思考,规避资源过度损耗,致使资源供应中断。[3]

2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的连续性应用密切相关。土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保持正常代谢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土地与人类、生命和生命、生命和环境之间的共同生长、重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确保达到土地可持续应用目的。维持和恢复这种状态就要经过土地整治来兑现。土地整治是指全面改善耕地,水,道路、森林和村庄,对土地关系进行调整,对农业生产结构、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土地使用面积的增加,提升土地应用效率和输出。土地整治的原则是获得土地应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土地整治的前提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化,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最终目的是土地的可持续利用。[2]

3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

3.1土地整治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

对土地的应用是人类出现时就产生了的。从远古时期土地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得问题就存了。人类社会不同的阶段发展,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在原始狩猎时期,人类只是收集和捕食自然的食物,主要适应和利用环境;社会的生产力在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农牧业生产。为了将种植面积扩展,采取刀耕火种、不合理开垦荒地、对草原破害、对森林胡乱砍伐等方法,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破坏、土壤盐碱化等。大工业时代随之兴起,大城市和农业化学,除了不断破坏生态环境,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包含土地污染。当人们自喜于对大自然的胜利时,他们也会从大自然中得到应有的报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人们满足于获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他们也在逐渐走向破灭,因为如今的人类有能力摧毁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到以往的错误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分析上述问题并得出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强调人类面对的各种危机,敦促人们冷静下来仔细地考虑一下人类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透过人与土地之间和土地利用问题,从生态经济的角度。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土地可持续应用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和恢复土地和人、环境和人之间共生存、再生长,对人与土地的矛盾进行缓和。土地整治的重点在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平衡的保持,农用地结构的调整,土地可用面积的增加,合并分散地块。土地的平整,土壤的改良,土地的集约利用,土地应用效率和产出率的提高等,土地整治可以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1]

3.2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必然选择土地整理

土地的可持续应用除能够维持和改善土地生产力或生态功能外,还减少了土地应有潜力区的风险特点,它还有对土地数量以及质量的保持的特点。土地数量是很有限。土地的可持续应用一定要维持指定的数量,尤其是耕地一定要保证充足,与此同时提对高耕地质量也要有所保护。土地整理是补充耕地数量、保持耕地质量总体平衡的重要途径。

4坚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进行土地整治.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4.1共生理论

共生最初是生物体之间的一种合作互惠关系。人与自然的共生就是说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两者间的共生关系。这也是人类意识到人与大自然对立的所造成的结局后之后做出的决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内存在着许多看似对立的事物,它们可以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其转化成为共同生存的关系。达到人类和自然同时获得利益的目的。

4.2仿自然原理

自然界和环境中的生物通过相互作用,逐渐消除了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同时,生物体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更适合某些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最终达到生物体与生物体与环境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反映了生物体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代表着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合理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互作用中,可以形成食物链结构和垂直分层结构,自然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利用。因此,如此多的生物物种的培育无法与任何人工群落相比。[4]

4.3等级理论

整个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系统,每个高层次系统都是由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低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些不同但地理上相关的土地生态要素构成了土地生态段,一些不同的土地生态段构成了土地生态链。许多具有物质和能源联系的不同的土地生态链条构成了更为全面的土地生态区域,不同的土地生态区域根据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共性形成了土地生态区域。

结语

综和以上观点的论述,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中,必须注意层次系统中的整体控制和局部协调。整体控制是宏观控制,局部协调是微观管理。以科学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法为桥梁。只有把整体控制与地方协调结合起来,土地整治才能科学可行,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金明,夏方舟,马梅.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02):3-10.

[2]刘海楠,王德起,周霞.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基于改进的存量-流量模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02):23-28.

[3]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与学术交流新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09):1479-1487.

[4]刘彦随.中国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01):127-133.

论文作者:姜良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初探土地整治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发展论文_姜良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