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_性知识论文

论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_性知识论文

试论生物“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论文,试论论文,体系论文,目标论文,生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涵盖了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而科学知识是科学过程的产物,因此,生物新课程特别强调科学过程。作为教师,要使科学过程在课堂中得以很好的实施,把握有关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便成了一种必需,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实施策略。

一、生物学科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界定

1.生物学科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操作定义

目前,对生物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还没有完整的、系统的体系构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采用的定义是:生物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是依据有关研究性思维发展的原理,根据生物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生物科学为主要载体,发掘生物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性知识源,设计每个知识源所应达到的研究能力层次的工程系统。

2.生物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成分

根据生物教材体系的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生物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成分包括下述方面:

(1)教材中原始研究性知识源。首先要说明的是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广义的研究性知识源,本文所界定的研究性知识源是指:可遵循研究性教学的原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研究思维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生物教材的知识点。

(2)研究能力层次。我们挖掘出了生物教材中原始的研究性知识源。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生物创造性教学中的研究能力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研究能力:

定义:对现有的知识给以改进和模仿。

研究行为特点:主要用类推或联想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对书本知识进行直接的组合、改良和拓宽。

研究成果价值:研究成果=已有理论+直接衍生的研究思维结果,不涉及社会价值和产品价值。

通常划分为以下两种:

①生产式研究能力:指利用已学知识,设计一个行动计划或实验操作方案的能力。

例1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已有知识)——是否还有其他实验材料(研究思维)——用黑藻、水绵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研究成果)。

例2 高大的树木吸收水分和促进水分从根部到达冠部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是否真是蒸腾作用?真有蒸腾拉力?——设计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方案(研究成果)。

②表达式研究能力:指利用已知的有关知识,通过研究性思维活动,表达一种与已知知识近似的或有所创新的观点的能力。

例3 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已有知识)——解释沙漠仙人掌叶变成刺、茎肥大且含有叶绿素的进化过程(研究思维成果)。

例4 现场观察教师正确使用显微镜的过程——要求学生写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及方法(研究思维成果)。

第二研究能力:

定义:对原有的知识或已经有的发明创造给予论证和开发,而不是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技术。

研究行为特点:利用基础理论,用探索、想象和拓广的方法发展思维,革新产品。

研究成果价值:这一层次的研究成果已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价值。这是第二研究能力与第一研究能力区别的根本标志。

①开发式研究能力:指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产生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例5 利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就能获得无籽番茄(已学知识)——实地实际培育出了无籽番茄(第一研究能力)——大面积种植无籽番茄获得成功(第二研究能力成果)。

例6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已学知识)——根据培育知识实地实践培育出了无籽西瓜(第一研究能力)——大面积种植无籽西瓜获得成功(第二研究能力成果)。

②表述式研究能力:指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素材独立地构思和阐述一种思想的能力。

例7 高中《生物》第八章“生物与环境”(已学知识)——农村土葬陋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调查计划(第一研究能力)——通过实地调查,写出了有一定科研价值的论文《土葬建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调查》(第二研究能力成果)。

例8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理论(已学知识)——制定出遗传性疾病的调查工作计划(第一研究能力)——通过对一定地域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有参考价值的论文《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研究》(第二研究能力成果)。

第三研究能力:

定义:根据已有的理论发明创造新产品,或者是利用基础理论革新产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研究行为特点:对第一研究能力成果和第二研究能力成果的再创造。把熟悉的事物变新奇,把新奇的事物再变熟悉。

研究成果价值:这个层次的研究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产品价值,是生物学科研究性成果的较高层次。

①革新式研究能力:表现为用一种新眼光看待旧事物,经过取长补短再创造出更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新产品。

例9 杂交育种知识(已学知识)——利用校内实验田,进行种子的引种、品比实验,从种子公司引入品种;经过科学管理,精心培育、鉴定,选出了适合本地区自然环境的高产优质良种(第三研究能力成果)。

例10 课外科技活动中,学生根据所学食用菌知识(已学知识)——培育出了许多珍贵菌种并加以推广,成立了“食用菌珍贵菌种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第三研究能力成果)。

②理论式研究能力: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的一种研究性活动。

例11 生态系统知识(已学知识)——写出了有关《校园绿化》的论文或著作(第三研究能力成果)。

二、生物学科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高中及高师《生物》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基础上,充分挖掘生物教材中的研究性因素或研究性知识点,使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要求在各个研究性知识点上明朗化、层次化、序列化,从而构建成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现在以高中《生物》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为例,来说明生物课程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过程。表1中所示的在每个研究性知识点上挖掘出来的各个层次的研究性实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均已取得显著的研究性成果。

表1 生物学科“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例卷

研究性知识点 研究能力层次

第一研究能力(举例)

第二研究能力(举例) 第三研究能力(举例)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观察植物的种间竞争 温度对蛙卵孵化和胚后发育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观察青蛙随环境变动而变化

种群特征 设计调查长沙市人口发展趋势的调查写出调查论文“长沙市近期人口

计划发展趋势”

生态系统 1.实地调查校园生态系统的成分、类型 长沙市湘江水域生态系统污染程 创造性建立或改变淡水湖区

2.设计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度的检测 养鱼模式:单养鱼→立体养

生太平衡 长沙市工业废水对湘江造成环境 鱼→鸭鱼结合养→稻田养鱼

污染的调查

环境保护 校园绿化计划及实施 利用低等植物监察大气污染 编写研究性教材《校园绿化》

新课程理念中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合作互动是重要的组织形式。”那么,合作互动的教学究竟该怎样开展呢?生物教学要改革,就是要变革教学观念,根本的突破口就是把“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能”上来。为此,我们认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思考过程,巧设思维情境,循循善诱,指导学生探索、联想,训练他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发明,这是生物教学的归宿。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和构建生物学科研究性目标体系,是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前提。本文所提出的体系理论,是在实验过程中探索的结果,反过来,又为整个实验操作的进行提供了理论框架。

标签:;  ;  ;  

论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_性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