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学的建构——访张立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张立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张立文 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新人学导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周易与儒道墨》、《周易帛书今注今译》、《宋明理学研究》、《宋明理学逻辑结构的演化》、《朱熹思想研究》、《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中国近代新学的展开》、《戴震》、《退溪哲学入门》(朝鲜文)、《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等。
李: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就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展开了中西文化的全面比较,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目前,中国文化不仅面临着西方文化、现代文化的挑战,而且面临着同一文化圈内部的挑战。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这种文化现象的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近百年来,学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就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而言,有抽象继承、选择继承、宏观继承、批判的继承与创造的发展等;就中西文化的体用关系而言,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中西互为体用、中西为体与中西为用,以及中西即体即用与非体非用等;就传统文化的创新来说,有现代解释、宏观解释、创造理解、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分析地扬弃与综合地创造,以及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论、全盘西化论、复兴儒学论、儒家文化第三期发展、返本开新论等,莫衷一是。这些主张的提出都有其时代与文化背景,有其合理内涵与学术价值。我认为,这些主张都属于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方法问题,而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方法的争论上。
李:近几年来,您在研究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回应各种挑战,以适应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的一家之言——和合学。请您介绍一下和合学的基本思想。
张:“和合”一词出自《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的最初含义是指协调各种关系、各种规范,治理国家的方式。我认为,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宇宙间一切现象都蕴含着和合,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合。我认为,和合体现着中国文化的首要价值,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的最完善的体现形式。合和学是研究自然、社会、人际、人身心灵以及不同文明中存在的和合现象,与以和合的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超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凡存在都蕴涵着冲突与融合(简称融突),大至日月星辰,小至草木蝼蚁,都是融突和合。和合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一切融突存在都是和合存在,这就是和合学的研究对象。和合学的主体与核心是人,古人说:“为天地立心”,其实,天地本无心,以人心为心即人为天地立心、立法,天地因人而有意义。“地”作为生存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不可脱离的处所;“天”作为可能世界,本质上是人的自由创造的表现,人不仅是追求意义和价值的存在者,而且是能为自己设计理想目标与理想价值的存在者。
李:当前,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过程充满了竞争,有竞争就有冲突。和合学理论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有何现实意义呢?
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整个社会越来越走向经济与市场一体化,市场的分割与垄断越来越行不通。和合思想为处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供了一个思路,即在它们之间订立新的契约,把各方的意见融合进去。例如,对于我国东西部的地区差距,可以提一些经济和合体,把沿海地区的人才、资金与技术吸收到西部来,而不能单纯使用行政命令让沿海向内陆投资,因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从国际范围来看,21世纪人类将面临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任何理论与学说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化解现代人类面临的冲突的现实,即是否能够适应时代的召唤,若以此为价值标准来审视一切文化,东西文化便无绝对的界限,我们也可跳出传统与现代两极二分的框架。用“融突论”的和合观念即和合而化生新生命、新文化的观念来思考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命运,会超越纠缠不清而又道说不明的中西、古今文化论争的情结。我认为,和合学是化解人类五大冲突的最佳文化方式选择和最优化的价值导向,和合不仅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也是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它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也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在化解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冲突中,将阔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