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造假现象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因子论文,学术期刊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加菲尔德提出“影响因子”的概念以来,“影响因子”逐渐成为评价期刊影响力的主要指标。我国几家大型数据库每年都发布以影响因子为主要指标的期刊引证报告,期刊评价机构也以影响因子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决定期刊能否入选各类核心期刊。由于能否入选核心期刊关乎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提高影响因子成为很多国内学术期刊的主要任务,有的编辑部急于求成而采取种种不端甚至造假行为。
1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造假的表现
影响因子造假是指学术期刊编辑部违背科学研究规律,采取人为操作等非学术手段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各种做法。
1.1 过度自引
从引文分布上看,自引包括期刊自引和机构自引,期刊自引是指作者在某种期刊上发表论文时引用该刊已发表的文章,机构自引是指某期刊主办单位的作者在其他期刊发表论文时引用该刊已发表的文章。从动机和性质上看,自引可分为客观性自引和主观性自引,客观性自引是指科学研究主体(作者)从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和相关性角度对某期刊早期文献的恰当引用,主观性自引是指科学研究主体(作者)受科学研究之外的因素诱导对某期刊早期文献的不恰当引用[1]。因此,对期刊自引不能一概用好与不好加以评论,但我们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甚至排除主观性自引。
有研究发现,我国学术期刊存在过度自引的现象,即期刊自引和机构自引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过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术期刊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对参考文献著录进行人为操作。例如,有的期刊要求作者必须引用自己期刊已发表的论文,还有的期刊主办单位为了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要求本单位的作者在其他期刊发表论文时必须引用本单位主办期刊的论文,如此一来,原本没被引用或相关性不大的已发表论文成为了被引文献。
1.2 期刊互引有蔓延之势
所谓期刊互引,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期刊结成利益同盟,相互引用对方已发表的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各自影响因子的目的。随着各大数据库关于期刊评价各项指标的细化和透明,期刊自引很容易被察觉,而期刊互引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开始蔓延的,目前还没有引起相关评价机构的足够重视。不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1年版)》已引入互引指数这一指标对此进行反映。
所谓互引指数,是指某期刊的被引集中度与该刊所属学科期刊的平均被引集中度之比。其中,期刊被引集中度指将统计年引用某期刊的期刊按引用该刊的次数由大到小排序并累加该刊被引次数,累加被引次数至该刊被引总次数的50%时所对应的期刊数,被引用的文献是该期刊在统计年前两年出版的;某学科期刊平均被引集中度为该学科期刊被引集中度的算术平均值。例如,某期刊的互引指数为10/31,10指该期刊的被引集中度,而31指该期刊所属学科期刊的平均被引集中度。一般来说,同一学科期刊的互引指数的分母是一样的,而分子各不相同;分子越大,说明该刊的被引期刊分布越广,也就越合理;相反,如果分子越小,说明该刊被引期刊分布越窄,也就越不合理。
2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造假的危害
2.1 败坏学术风气,违背作者意愿
学术研究本应是十分严肃的工作,应本着实事求是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学术期刊作为刊载和传播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更应该引导和督促作者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然而,某些期刊为了提高其影响因子,不顾学术规范和道德约束,鼓励甚至强制作者引用自己期刊的论文。作者为了尽快发表论文,只得违心地将不相关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标注引用。长此以往,将极大地污染和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
2.2 制造影响因子泡沫,导致学术评价失真
毋庸置疑,影响因子已成为学术评价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在国外,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将影响因子作为期刊能否进入SCI来源期刊的主要指标;在国内,各类核心期刊评选更是将影响因子作为收录期刊的一项重要参数。为了进入核心期刊行列或者保住核心期刊的位置,学术期刊必然以提高影响因子为第一要务,否则便很难生存和发展,于是有些期刊就采取人为操作等造假手段来提高影响因子[2]。然而,这样造假产生的影响因子掺杂了太多的水分,无法客观真实地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水平,导致评价结果失真和扭曲。而规范办刊的学术期刊很有可能因此落选核心期刊,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产生。
2.3 只重评价数据不重论文质量,编辑工作本末倒置
过于追求影响因子尤其是通过造假手段提高影响因子,将对期刊编辑工作造成不良影响。长此以往,期刊社和编辑将更加依赖人为操作这种“捷径”来提高影响因子,而不愿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来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使得编辑工作本末倒置。对于期刊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提高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真正出路
3.1 发挥编辑主体意识,加强选题组稿
稿件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只有从整体上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才能扩大学术影响,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为此,应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意识,根据期刊的栏目特色和自身优势,制定符合期刊发展实际的选题计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约稿。第一,编辑应积极跟踪学术动态,主动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有针对性地向专家学者约稿,并与其保持密切联系,使其成为期刊的骨干作者。第二,编辑应经常深入基层学术组织和骨干作者队伍,与学科带头人或重大基金项目的负责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掌握相关课题组、学科点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科研发展动态,了解他们的科研进度和成果,跟踪重点研究项目,积极向他们约稿,争取获得其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的首发权[3]。
3.2 缩短出版周期,增强论文时效性
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决定了出版周期短的学术期刊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越早发表越有可能早被引用,而越早被引用就越可能被更多引用,从而形成“马太效应”。稿件的审稿周期是影响出版周期的重要因素,缩短审稿周期可以缩短出版周期。第一,要重视稿件的初审,这是审稿工作的第一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编辑业务知识,认真及时地完成初审工作,对符合送审条件的稿件签署意见并及时送交专家审阅;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也要及时退稿。第二,要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选择“小同行”专家审稿[4],并定期与审稿专家进行沟通联系,对于超过审稿时限的专家要及时催审或更换审稿专家,将外审返回的稿件及时提交给主编,以加快稿件的审定[3]。
3.3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注重对论文的宣传推介
只有传播才能产生影响,当下,学术期刊和编辑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全方位地构建学术论文交流平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加入更多的国内外数据库,拓宽传播渠道和扩大读者覆盖面。学术期刊能被广大读者方便地阅读,必须具有较强的“显示度”和“易得性”,期刊越容易被读者获取,其被检索和引用的概率就越大,从而可以提高影响因子。因此,学术期刊应尽量加入各种网络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以及国外的SCI、EI等[3]。
其次,学术期刊社应在自己的网站发布过刊,使读者登录本刊网站后就能免费浏览和下载已发表的论文。现在,很多学术期刊社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很多网站信息对于作者投稿都具有价值,将已发表的论文在网站上发布,有利于作者浏览下载并在后续研究中引用。
再次,积极实行优先数字出版。优先数字出版是以纸质版期刊为基础、早于纸质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在线出版模式,具有出版时滞短、方式灵活多样、发行方式个性化、传播渠道广等优势。稿件一经期刊社录用就可以进入优先数字出版平台,而不必像传统模式那样必须等到所有该期论文定稿并经过多轮次编校后才能付印,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使符合发表要求的论文可以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