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充分利用全膜分离技术,实现对原水的分离,浓缩和净化。因此,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弥补因传统化学水处理技术带来的缺陷,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通过对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几种全膜分离技术的分析,让我们对全膜分离技术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关键词:全膜分离技术;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
前言:化学水处理是电厂中比较重要的工作内容,因为水在电厂运行以及生产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电厂中生产能量转换的主要媒介是水,因此水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设备使用时间的长短和电厂运行状况的好坏。因此,将全膜分离技术引入到电厂化学水处理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厂设备中腐蚀性水分的存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水处理的效果,从而确保电厂的正常、高效运行。
1、 全膜分离技术概述
1.2 全膜分离技术
全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以薄膜作为媒介,以一定压力作为推动力,将液体中不同粒径、不同成分粒子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膜孔径大小的不同决定了可以通过和不能通过的粒子,只有满足孔径要求的粒子才能通过薄膜,进而实现对于液体分离及其净化。因此,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是其一,得到了多数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应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整个过程不需要辅助使用任何化学药剂,而是以三膜过滤工艺通过层层膜的分离,来实现对水的净化处理,实现将原水转变为水质符合国家某相关水质标准要求的水。根据膜孔径大小,全膜分离技术膜分为反渗透膜、微滤膜及其超滤膜,膜孔径及其分子截留量决定分离性与截留性,可以将每一种成分全部分离出来,充分利用了膜的选择透过性特点,大大提升了水处理效果。
1.2全 膜分离特点
膜分离方法,即利用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透过性,把液体中各种成分的粒子进行分离的方法。膜分离法的核心是膜本身,它是根据薄膜内壁上不同的孔径大小,来选择直径满足要求的粒子通过,达到分离,浓缩和净化的目的。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中,一般采用机械净化的方式把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胶状物质过滤出来,再利用软化去除水中的硬度,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经过阴阳床和混床的作用虽然可以更有效的去除水中含有的杂质,但是会有化学污染液产生,造成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传统的生产工艺,在设备维护和技术操作上也很复杂,会增大劳动的疲劳度而损坏设备,满足不了生产的要求。为了解决传统水处理工艺中所产生的酸碱化学污染物,全膜分离技术完全弥补了传统工艺的缺陷,不仅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而且无须化学药剂,仅仅通过物理手段就达到了分离的效果,不污染环境。
2、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电厂的化学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全膜分离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电厂在对化学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全膜分离技术主要被应用于锅炉补给水的过滤与净化。一般情况下,我国电厂相关工作人员主要采取超滤、反渗透以及电除盐等三种技术方法对电厂化学水进行处理。在对其进行处理之后,能够得到较高的水质纯度,且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受到了我国电厂相关人员的欢迎与喜爱。
2.1 超滤技术
在全膜分离技术中,超滤技术选择了大孔径超滤膜,该技术同样是以压力为动力来促进水的流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厂化学水处理阶段,需要将其压力值控制在0.2MPa-0.3MPa。超滤技术只能够除去水中的胶状物、颗粒等大分子物质,而不能除去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盐类物质。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是全膜分离技术的第一道工序,其主要负责清除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然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对水中的一些小分子物质进行下一步处理。通常情况下,原水会通过水泵进入超滤器中,该过程需要通过超滤膜,从而使胶体、大分子物质等被分离出去,而小分子物质可以顺利的通过,有效实现了水的分离、净化和浓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的质量,确保电厂的高质量运行。
2.2 电除盐技术
在进行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电除盐技术主要是以离子交换膜为载体,以电为源动力,借助一定强度的电场来进行水的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资源的目的。离子交换膜所具有的离子选择透过功能不仅可以加快阴阳树脂的有效结合,而且还能提升原水中离子迁移能力,从而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使水质满足电厂生产要求。电除盐技术是离子交换技术与传统电渗析技术的有效结合体,具备了两种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到电厂化学水处理之中,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电渗析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解决了离子交换酸碱再生、深度除盐不足问题、延续性差等问题。
2.3 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指的是反渗透膜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通过其反渗透性能,将水中的其他物质截留,而只让水分子通过,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侧膜的静压力,工作压差一般为1.5MPa,能够截留大分子、离子、颗粒、盐类等多种物质,清除率通常可以达到95%,甚至更高。在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中,反渗透技术是全膜分离工艺的第二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是对第一道工序超滤技术的进一步处理,也是为最后一道工序的深度脱盐奠定基础。
3 、全膜分离技术应用实例
目前,随着各行各业对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全膜分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技术体系。该技术在某地的一个小型电厂充分的得到了运用,这个小型电厂主要是负责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该厂配置有两套垃圾焚烧装置,型号都为往复炉排式焚烧锅炉,每台锅炉工作时的对垃圾的焚烧能力为500t/d,锅炉的补水系统的补给量为24t/h,补给所用的水是当地的自然水源,对原水进行过滤净化时采用全膜分离技术,控制系统是基于DOS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电厂进行工作时,首先将蓄水池中的水通过原水泵,运输到多介质过滤器,在通过活性炭过滤器,把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胶状物阻隔在滤层外面,使水呈现清澈的状态;接着,继续通过超滤,进入到一级反渗透装置中,去除二氧化碳,流入淡水箱里;在二级反渗透装置的作用下,进入中间水箱,最后经过除盐装置,实现锅炉的补水。整个过程中,都是采用物理手段,没有用到一丝化学药剂,保证了过滤水的质量要求,而且整个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和管理,降低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失误,减少了成本的投入。
结语:随着热力发电系统日趋成熟,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的水源不仅能保护发电设备不被腐蚀,保障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而且还能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因设备检修而带来的影响,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电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消除水中包含的杂质。文章在基于全膜分离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全膜分离技术在电厂化学水处理应用中的优越性,为电厂的化学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黄燕.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23)
[2]张紫艳.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6,1(30)
[3]申陈俊.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全膜分离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02)
论文作者:贺国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电厂论文; 技术论文; 水处理论文; 化学论文; 膜分离论文; 超滤论文; 水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