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人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格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人格研究是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本文尝试从哲学人格学的角度对自我与人格的关系作新的探索。首先,文章在分析各种人格理论对自我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论述了自我与人格的高度相关性;然后,文章以自我同一性过程为逻辑线索,分别探讨了不同自我状态(自我同一、自我分化、自我分裂)下的人格状态(健康人格、双重人格、病态人格)。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人格是自我的呈现”、“人格是人的生存境界与社会关系的化身”等命题,阐述了自我确立与人格发展变化的共生共变规律。
人格是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在现实中我们所面对的总是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占有有限时空的人,并且他们在不同的时空中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但自从有人类的历史以来,人们却一直不懈地寻找着那些“经久不变的、周期性发生的、有代表性的、能在我们的理智和情感中引起强烈共鸣的因素”①,人们总是试图在纷繁的人世间把握住人在自身的绵延中所呈现的自我同一性——人格。从哲学人格学的角度看,对人的本质的透视,即是对人格的透视,对人格的描述,也就是对人的本质状态的描述。为了深化对人格的认识,笔者认为在人的本质与人格之间存在着一个可研究的中介——“自我”。正如《自我论》的作者科恩指出:自我是个人的内核,是个人最能动的自觉因素,是个人自我意识的凝聚。②我们若以人的本质为研究起点,且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一种生命的生成性的过程,则可发现,自我是人的个体本质的根本体现,而人格则是自我的多方位呈现;如果以人格的现实状态为研究起点,则可得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人的本质是人的自我特性的人格化的结论。这样,以自我为基本范畴并以这一范畴作为人格演进的逻辑中介,研究自我与人格的关系就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一
在人格研究的哲学视域中,自我与人格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西方的人格主义哲学学派不仅把人格当作人本身存在以及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基础,而且也把人格当作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在哲学人格学的研究中,人们特别重视自我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并把自我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核心范畴。人格主义创始人鲍恩认为:“自我自身…作为活动的东西,作为其全部变化着的经验中的同一东西,是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的最无疑问的项目,”③“我们有思想、情感和意志,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还有一种自我控制的手段,也就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力量。所以在经验中我们知道有个‘自我’和相对的‘自主’,…这就是人格的意义。”④当代人格主义代表伯托西则认为:“人是一种自我同一的、处于变化中的活动者,人由于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熟、学习,于是发展了一种较为系统的、有学识的表达和适应的统一,我们称之为他的人格。人连同人格是整体的处于变化中的人。”⑤伯托西的弟子贝克为了把人格当作一个用来解释伦理、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根据,他宣称:“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决定能力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因为成为自由意味着不为其给予的本性所束缚,而具有超越本身的自我的能力。”⑥总之,人格主义哲学的共同理论基点是直接把人的自我、人格当作是不可否认的第一实在性的东西,整个世界都因与人格相关而获得意义,因而世界也就是人格的世界。
我们再考察其它不同学科对人格的研究也可发现,虽然各学科间的人格涵义往往大相径庭,但自我却始终是各学科均关注的基本范畴。生物学上的人格关注的是“自我的外延”,即代表人的外表特性;伦理学上的人格追求的是“崇高的自我”,即人的品格、品质、境界、道德水平和尊严等;法律上的人格是肯定“有存在价值的自我”,即作为主体权利义务的资格;社会学上的人格则强调“持久的自我”,即突出人对其周围环境的行为方式的统一性和固定性;心理学理论对人格研究贡献颇多,它所关注的人格主要是“统一的结构性自我”,即人格是“个体在独特地顺应环境中形成的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⑦
许多人格研究理论不仅关注自我概念的重要性,而且还以自我范畴为基点,通过对自我的认定、解剖、观照、诠释,架构起自身的逻辑框架,在理论上独树一帜,成果蜚然。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人格理论,构造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突出了自我与本我、超我之间以及自我防御机制与人格状态变化之间的互动作用;荣格的理论则强调自我构成了人的意识域(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中心,荣格认定自我的表现就是人为了达到人格的统一和整合而做的努力。罗杰斯的现象学派人格理论更是把自我看作是人格状态变化的前动因素,认为自我的现象场是人格的研究重点,并指出个体自我对世界的独特知觉、体验和赋予意义决定着个体的外在行为。凯利的认知人格理论进一步对自我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研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而“自我的构念”是系统的核心,“自我构念”的有效性正是人们一致寻找的目标。基于对人格的现实考察,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则通过对动机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在自我与人格关系的新的视界中,建构了自我需要阶梯结构系统,揭示了自我实现对于人格发展的意义与途径。由于马斯洛以自我实现为标志的健康人格学说比较切实地揭示了自我与人格的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人格发展与人格咨询实践中的普适性,所以广为人们认同和接受。
自我与人格的高度相关,有着其内在的深层原因,自我的冲突与人格的演进往往直接关联着人所处的生存境域,自我与人格的相关既是人性矛盾自身发展的必然体现,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自身本质对象化的文化表征。人格是自我的呈现,是灵与肉的统一,是真善美的凝聚,是生存境界与社会关系的化身。一切人格问题的背后,几乎都隐蔽着深刻的人性矛盾和自我的冲突。帕斯卡尔从精神与肉体的交合角度揭示过人的本质,他认为:“人对于自己,…最为不可思议的则莫过于一个肉体居然能和一个精神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他那困难的极峰,然而这就正是他自身的生存。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方式乃是人所不能理解的,然而这就是人生。”⑧面对人性矛盾的困境,马克思则天才地从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维度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指出:“‘人格’的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内在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特质。”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⑩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人格化的特征,阐明了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作用,并为研究人、自我、人格、人的本质的关系设定了理论前提。
二
既然自我与人格密切相关,那么自我与人格状态的联系以及不同的自我状态与不同的人格状态的相应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抓住自我这一人格核心,分析自我同一性过程的发展变化规律,就能对人格的不同状态作出相应的描述。
布莱特曼在《人格与实在》一书中从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提出其人格的定义,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但是是自我同一的、活动的、有选择能力的、有感情的、有感觉的、能发展的经验。这种经验记得住以往的一部分,为将来制定计划,与下意识作用、身体、自然环境互为影响,并且能用合理的与理想的标准,以判断与指导自己和自己的对象。”(11)另一人格哲学家霍金把自我看作是有限与无限、永恒与暂时的统一体,自我作为“趋向实在的意志”,在“同一”中“观察本身、判断本身,把本身置于世界中,它作为进行判断和被判断的东西而直接为我们所知。”(12)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可以看作一个由“真实我”、“现实我”与“理想我”组成的人格体系,(13)人的“真实我”(个体本质存在的内在状态)与人的“现实我”(个体存在的外在状态)以及与人的“理想我”(个体存在的未来想像状态)是有距离的,这一距离表示着自我的“张力”的程度,自我张力的变化又决定着人格状态的变化与转换。
自我的同一(自我张力正常)对应于健康的人格。自我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自我能否同一表示着个体在矛盾的现实中能否良好地呈现自我,或者在面对现实时能否在“真实我”中同一地把握住现实的我,并保持“真实我”与“理想我”的一致与协调。自我同一的心理前提是自我同一性的明确化。所谓同一性“是指生活在过去、现在、将来的自己无论在哪一个时候,是否能在意识和行动的主体方面全面地实现自我。”(14)自我同一性明确化则表示了自我同一的确立是一个有规律性、有阶段性的过程,它不仅与人的个体生命历程相适应,而且与社会的交往的状态相适应。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包含着以下内容:自我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形象的产生、自我描述、自我评价、自我沉思;自我价值的认识、社会性自我的确立、群体自我形成、自我控制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总之,“范畴的‘自我’把个体所掌握的有关自己的全部信息加以整合,因此‘自我性’发展不平越高,‘自我’的信息基础也就越广泛。局部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演进总是先于范畴‘自我’结构的变化。随着个人的发展,其自我知觉越来越精细化,而其整体的‘自我’形象(即自我观念)则变得更加概括、稳定、具有内在一贯性。”(15)
建立在自我同一性心理基础上的自我的同一是与健康人格紧密关联的。对个体来说,自我同一是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精神道德自我与社会群体自我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健康人格成为可能。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自我的同一意味着个体个性的获得与建立,如果个人没有“内在的、实体的同一性”,那就不可能有稳定的自我形象和自我的全面把握,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并影响到健康人格的确立。从自我张力的角度看,自我同一还意味着个体基本心理结构、价值取向和追求水平的稳定,意味着自我形象的稳定和个体本质体现的连贯。这些也恰恰是健康人格所需要的基本前提。
人在成熟的过程中,由于会产生“同一性危机”,因此在建立健康人格时往往会遇上许多困难。人在成长的过渡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多是以“我”这中心的独立思考为标志的。人通过破坏以往的自我,建立新的自我,对过去自我合适的东西,对现在的自我已经不合适了。尤其是青年人,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全盘自我肯定和全盘自我否定的矛盾。这一矛盾外化在行动上,则会产生自我的分化而不是自我的同一。人在同一场合和环境中表现出矛盾的评价态度和复合的行为方式,或者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评价态度和不同的行为方式,是“同一性危机”的典型表现。所以,只有克服“同一性危机”,才能保持一个健全的或者健康的人格状态。
三
一般来说,人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随着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格状态会渐趋稳定。当一个人成熟后,其自我同一性保持良好,自我的张力适度,人格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由于人格是由真实我、现实我和理想我所构成的多重复合体,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自我并不总是处在稳态中。自我张力的变化会导致人格的分化,自我张力的超常则会导致人格的病态。
自我分化——人格的双重态。导致人格分化而产生人格的双重性特征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人生的两个时期:一是,当一个人进入成熟期后,由于某一时期所处的异常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原来稳定的个性发生变异继而导致人格分化,表现出人格双重状态。这一种双重人格产生于人格的相对稳定之后,原稳定的人格对新的变异有一个对抗作用,最后才导致人格分化。二是,当一个人处于未成熟又正趋于成熟时期,人的社会化尚存严重缺陷。这时,随着生理的迅速发展,自我开始分裂出主体的我(I)和客体的我(ME),心理矛盾也日益复杂尖锐化,再加上社会多目标导向作用的影响,就必然导致人格的双重性倾向的产生。这一种人格的双重特征,是在人的相对稳定的人格建立之前、人的社会化还没有基本完成时表现出来的。这在青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与成年人相比,青年人格的一般状态的冲突特征,决定着青年人较之其它年龄段的人不易把握自我张力的“度”,更易产生双重人格状态。青年的人格冲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青年的情感冲突:青年期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青年人的情感思维往往高于他的理性思维,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尚不足,因此,青年人的情感很容易被激惹。但是从社会的期望来看,社会更多的是要青年作出理性的选择。其次是青年的需求冲突:青年期也是需求最发达的时期,青年人比其他年龄的人有更高的生理需求、性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且青年获取需求的行为往往会转化为社会性的行为。问题是青年的需求满足线总是高于社会的平均需求线,于是在两条需求线之间产生了需求的代际差。需求代际差不仅导致了不可逾越的“代沟”,而且常常导致青年的反社会行为。再次是青年的能冲突:青年期的各种能量均处于过剩状态。青年的生物能,储备量大,青年的心理能如感知、记忆等均处在高峰期,青年的思维能也达到高峰,创造性思维通过物化和非物化的两条途径不断转为能形态。根据能量不灭定理,青年的过剩能如果不及时导泄,则会成为社会的有形冲突。第四是青年的个性冲突:青年时期个性比较丰富和鲜明,但对青年的人格评价常常偏重于社会性,强调社会的同一标准使青年人的个性受到压抑,并与社会之间形成冲突。个性冲突是导致青年自我分化的重要因素,青年的个性发展追求着人格的独立倾向,但由于青年心中美好的桃花园式的理想王国与现实状况和失望冲突,他们感叹:“理想中的我们,不是现实中的我们。”由于理性的自我和行动的自我未能达到很好的同一,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我们,不是思想中的我们。”由于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矛盾,他们苦恼:“心理上的我们,不是生理上的我们。”这种“我们不是我们”的呐喊典型地反映出青年的自我与人格的双重冲突的苦恼。
保持自我张力适度的人格的双重状态有不同的社会生物学的类型。比如有:因社会角色变换需要而呈现不同的现实自我的“变色型双重人格”;因自我保护需要而打扮或伪装现实的自我的“伪装型双重人格”;因填补愿望和现实、要求与能力之间的鸿沟而借托某物(语言、表情、行为)支撑外在的现实我的“借托型双重人格”;因生存互利的需求而在互相的关系中作出人格上的让渡的“互利型双重人格”;因迎合社会各种情境的需要而作出拟态的行为(从众趋向)的“拟态型双重人格”。(16)可见自我的分化,会引起人格的状态的变化,使人格呈现出双重性的特殊状态。一般说来,只要自我张力适度,人格的双重性状态就有其相对的合理性。当然,如果自我的张力不能适度地保持,那么,人格就会在双重性的基础上被扭曲而发展成为以自我分离为前提的非常态的变态人格。
自我分裂——人格的病态。病态人格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反常人格,在人格的结构中主要表现在心理亚结构和社会性亚结构方面。病态人格或称为人格障碍、人格异常、人格变态,它表明当一个人人格发展异常,远远超越正常的规范时,就显现出一种病态的品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导致病态人格的主要原因是人的自我综合能力薄弱,自我分化程度加重,自我的张力超过正常的度,同时自知力大大趋弱,真实我与现实我不能保持同一而且处在分裂的界内。自我分裂而引起的人格病态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智能良好,但道德观念、理智、感情匮乏,脾气古怪,喜怒无常,缺乏责任感与荣誉感,缺乏预见力和判断力,具有强烈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常常出现反社会行为。因自我张力超度而显现的病态人格有其不同的具体表现,如:自我偏执,这类人多疑善感、固执刻板、心胸狭隘、报复心强,易产生防卫情感、对抗思想。他们一方面自命不凡、自我评价高、有怀才不遇感;另一方面,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又表现为沮丧、自卑,或推诿于客观,易与领导发生矛盾冲突。还如:自我彷徨,这类人缺乏坚定信念,心烦意乱,朝三暮四,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表现出模糊性、矛盾性、徘徊性,行为不知所以。再如:自恋,这类人唯我独尊,喜欢做五彩梦,常常沉缅于自己缤纷的幻想世界中,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期望他人的赞美和爱护,但又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漠视他人的权利,拒绝别人的批评。又如:自卑,包括躁狂和抑郁,这种人情绪变化多端,有时狂喜狂怒,毁物伤人,有时谨小慎微,无故忧虑,悲观、胆怯。另如:自虐,其主要特点是经被动的方式表现出攻击倾向,心理逆反,如故意拖延,有意不称职等,这种人往往仇视感强烈,却不敢表露。与自卑相对的是自傲,这种人走上错误的人行道,又不改邪归正,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甚至铤而走险。(17)
另外,还有一种病态人格表现为反社会化人格。这类人由于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社会化中断、失败,导致人格变态。这一类型虽然人数极少,但常常有反社会的越轨行为,危害性大。反社会化人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缺乏道德情感,“没有良心”,无视社会最起码的规范,对家规、校规、厂规等各种社会性规范有强烈的抗拒心理,凭好恶感行事。
自我分裂的极端则是自我的极度膨胀和自我的丧失,与之相应的是人格的极端状态,其特点是彻底的反社会性或表现出各种方式的自毁性行为。自我的极度膨胀和自我的丧失将使得自我的张力超常而无法控制,从而导致人格的最危险状态。
注释:
①卡西尔《人论》第21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②参见科恩《自我论》,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③鲍恩《人格主义》第88页,转引自涂纪亮《当代美国哲学》(刘放桐《美国人格主义评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④鲍恩《形而上学》102页,转引自《当代美国哲学》;
⑤伯托西《为什么要人格主义》,转引自《当代美国哲学》;
⑥贝克《美国特性的意义》,转引自《当代美国哲学》;
⑦转引自陈仲庚《人格心理学》;
⑧帕斯卡尔《思想录》73~74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⑨《马恩全集》第46卷104页;
⑩《马恩选集》第1卷18页;
(11)布莱特曼《人格与实在》14章第五节,转引自《当代美国哲学》;
(12)霍金《人类经验中不巧的意义》,转引自《当代美国哲学》;
(13)参见荷妮《自我的挣扎》,李明滨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4)(日)关中文《青年心理学》王永丽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科恩《自我论》第272页;
(16)参见曲炜《人格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7)参见刑国海、张福生《青年社会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标签: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心理冲突论文; 张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