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服务 有偿服务 馆办企业——用市场观念经营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办企业论文,观念论文,图书馆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市场经济大环境为背景,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践上回顾和前瞻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
一、免费服务
1.实行免费服务是由图书馆性质所决定的。图书馆主要靠国家拨款,兼有社会集资与个人捐赠,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图书馆一般不应以自己的服务所产生的效益向读者收取费用,图书馆事业不可能用自身的“创收”来维持,图书馆员的所得报酬也不是以收费“效益”来直接体现,这就是图书馆的非盈利性,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主要采取免费服务。
2.免费服务是图书馆在信息产业中得以存在的基础。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业的一种,它是由国家拨款实行免费服务的。非盈利服务保证了图书馆工作的特性,使之成为其他信息业的坚实后盾,也为自身从事信息服务打下基础;免费服务可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对于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免费服务可以减轻其他信息业的压力,使整个信息产业结构合理化。因此,在信息产业中图书馆作为其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3.免费服务也需要用市场观念来指导。现在有一种误解,似乎一讲市场观念,就是挣钱,一讲免费服务,就不能用市场观念去要求。目前,图书馆存在着一些矛盾:一方面经费短缺,另一方面仍在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方面信息资源形成贫乏期,另一方面“重藏轻用”仍很严重;一方面图书馆利用者显著减少,另一方面图书馆外借拒借率甚高等等。关键是观念问题。
(1)用户观念。以市场观念指导和经营图书馆,就是一切着眼于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求彻底改变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观念。当前,图书馆出现低谷的内在原因,不是社会没有需求,而是图书馆工作尚未做出时效性好、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优质服务。只有从根本上树立用户观念,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吸引社会增加对图书馆的投入,从而进一步发挥其社会作用。
(2)效益观念。市场经济是追求高效益的经济,讲求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图书馆的产生是以服务为内核的有序化的藏书体系及其他各种有形无形的服务,其产出并不以货币利润为直接指标;而且图书馆的投入产出的再生产周期长,是通过整个社会来完成的。但这并不是说,图书馆是讲投入,不讲产出。我们应重视对图书馆的投入与产出的分析研究,经常地、系统地、科学地分析资源的利用程度,追求有形或无形的效益及产出,努力争取社会的认同。
(3)竞争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的经济。图书馆在信息产业中要靠充分发挥社会作用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强化竞争观念,增加忧患意识,一改无所作为的“等、靠、要”思想,以全新的行业形象,在发展的信息产业中博击奋进,才能开创图书馆事业的新天地。
二、有偿服务
1.限制性有偿服务是免费服务的必要补充。图书馆在投资者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实行免费服务。而当图书馆在服务工作中突破了规定的范围或者在某项服务不能充分满足需要时,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或防止图书馆资源过度使用,通过收取一定费用来达到上述目的,这就是限制性有偿服务。限制性有偿服务有下述几种情形:一是对非基本读者进行收费服务;二是对特定的图书馆资源,通过收费,来限制一般需求,满足更迫切的需求;三是对热门书刊供需差异过大时,采用限制性有偿服务。
2.补偿性有偿服务是图书馆功能扩展的结果。现代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使图书馆的功能不断扩展,这就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成本,而这种服务对读者来说又并不是机会均等的,因此,让读者交付一定费用,以补偿服务成本的消耗,称之为补偿性有偿服务。补偿性有偿服务有下列几种:一是利用图书馆的设备资源,如复印设备、联机检索设备、视听设备、文印装订设备等开展的服务,由于这些服务消耗大,必须由读者交付全部或部分费用来补偿;二是利用图书馆的人才资源开展的定题检索、文献编译、专题调研等服务;三是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后提供的服务,如出版二三次文献、技术经济信息、情报信息刊物等。补偿性有偿服务的项目一般是非传统的服务项目,是图书馆功能扩展的结果。
3.有偿服务是免费服务的辅助手段。图书馆的有偿服务仅是一种辅助手段。在经费投入过少,不足以开展全面的免费服务时,为了缓解矛盾,增强活力,开展有偿服务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实践中证明也是可行的和有效的。为了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加强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性、选择性,减少随意性,对于图书馆功能的扩展,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的变革具有促进作用。有偿服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以有限补偿为限度,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部分。
如果采取把免费服务的部分改为“有偿服务”,或者把图书馆变成“多种经营”的与图书馆职能无关的“实体”的做法,均属不妥,有偿服务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产业或企业是不可混同的。
三、馆办企业
1.馆办企业是图书馆内涵和外延的扩大。馆办企业是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条件,在保证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兴办的企业。图书馆是一种社会公益机构,而馆办企业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赢利为目的,因此,馆办企业是图书馆工作的异化,它在本质上不是图书馆工作。所以在管理上,馆办企业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应与图书馆严格分开,单独核算,自负盈亏,用企业管理的办法来经营。
但是,馆办企业发源于图书馆,在工作上、业务上与图书馆存在着广泛的内在联系。馆办企业从扩大图书馆的资金来源,增加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的作用来说,是对图书馆内涵的一种扩大;馆办企业增加了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机会,扩大了图书馆文献信息产出的输出对象和效益,直接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这是图书馆处延的一种延伸。发展馆办企业,处理好“事业”与“企业”的关系,不仅不会影响主业,而且可以起到相互促进、两业兴旺的作用。
2.馆办企业的主要方向是发展信息服务业。图书馆属于信息服务业的基础部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数量尚少,市场发育尚不健全,效益还不高,这就为图书馆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馆办企业的主要方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会。馆办企业应抓住机遇,集中力量发展信息咨询业、数据库产业、经济技术中介服务业、信息技术培训业等产业。
3.馆办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信息产业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中国经济再登上一个新台阶的客观需要。在这种形势下,选择信息服务业为发展方向的馆办产业应当是大有可为的。其发展结果有三种前景:(1)由于没有抓住机会,不适应需求,从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在竞争中归于失败;(2)图书馆馆办企业与其他信息服务业一起得到了发展,但并未取得主导地位,最后有部分馆办企业归并入信息产业,脱离了图书馆;(3)馆办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网络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从而与图书馆内涵与外延的扩大实质上已溶为一体,并在信息服务业中取得稳固的地位。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同一目标下,免费服务、有偿服务、馆办企业都要用市场观念来苦心经营,以求生存和发展,这是它们能同时存在于当前图书馆内的合理性,是它们内在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