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素质 和谐发展个性——语文教改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改论文,全面提高论文,新思路论文,和谐发展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将语文教改置于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讨了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挑战。作者认为,语文教学能够也必须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本文研究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德育内涵、语文教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语文课外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语文教师素质及非智力因素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围绕“全面提高素质、和谐发展个性”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语文教改设想。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非智力因素 个性 创造力
二十世纪的帷幕正在徐徐降下,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依稀可见。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人们都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世界教育在风云变幻的二十世纪的九十多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世界充满着矛盾和激烈的竞争。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主要职能,因而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在纷纷研究和推进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的涉及面之广,讨论问题之深,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尽管各国的教改方案各不相同,但各国教改的目标是一致的——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小组提出要“重新考虑未来教育的重点”。
各国在重新确定教学重点时,都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并以此作为改革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全面提高素质,和谐发展个性”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国中等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中学各科教学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当并必须为培养学生素质发挥作用。语文教改如何面向素质教育?如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实践的课题。
多年来,语文教学过分偏重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智力开发”和“语言能力培养”,加之人们对语文教学及学科特点认识的模糊和偏颇,导致语文课忽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甚至忽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管语言能力及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不是素质内容的全部,更何况语文能力培养及语文知识教学还远未达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不少教师把语文学科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当作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偏离了自己的本质目标。语文学科包括三门相互独立的知识系列,即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三门知识分别有自己的研究目的。作为学科,它们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对事物本身的理性分析。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认识,而在于使用。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习语言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简言之,学科的目的在于认识知识,课程的目的则在于培养能力。目前,我们对“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讨论甚多,但教学效果一直不显著,原因就在于我们只是抽象地提出这个口号,而没有有课程特征上把它与学科目的区别开来。于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大讲概念术语,语法知识和文体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最重要的语言能力——听和说。在语文课中学习语言知识是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知识没有转化为能力,那么,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偏离学科教学目标的。常识告诉我们:听说读写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训练既无专门的课时,也无专门教材。谈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许多国家都将交际能力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际能力的基础就是语言能力。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听说能力十分低下的人会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自然得出一个结论——当今语文教学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与素质教育目标差距甚远。语文教学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首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谈化与语言表达能力无关的知识概念教学,在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为听说能力训练提供专门的教材和课时,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为学生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还须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我们知道,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偏颇或模糊,使课本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例如,《羚羊木雕》启发学生学会尊重,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却过多地纠缠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和谁对谁错的争论;《与妻书》表现了一个革命志士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妻子、家庭的责任感,而我们却只强调林觉民的革命精神,没有更进一步联系作者“以天下人为念,乐牺牲吾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幸福观,引导学生理解人格的道德力量带给人幸福,只有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一个人才能达到高度幸福的境界。这种与善及道德义务相统一的对幸福的追求,使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达到内在统一。现实中的幸福离不开人们把高尚的道德深入到自己的内心。此外,《与妻书》的教学往往忽视引导学生理解林觉民对家人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素质!);《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人生观一直是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所津津乐道的。非常遗憾的是:作品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人生态度往往被遗忘。这些现象的产生和存在,导致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体现出部分语文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狭隘理解,更体现出教师的思想深度不够,使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大部分流失。审美能力是人才素质的又一组成部分。然而,多年来语文教学忽视了联系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尽管语文教学大纲明文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忽视提高自身美学素养、语言素养所致。美具有形象性特征,形式美是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它不仅再现着物象的实在性内容,而且象征和暗示着许多观念性内容,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再现作品中美的形象,又不应简单地重复美的形象,而应对美的形象进行再创造。教师在描述美的形象时,应体现出教师对美的独特理解、认识及感受。遗憾的是,虽然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利于美育的内容,但一部分教师却无法很好地驾驭这些内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因语言能力欠佳,无法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三峡美景,荷塘月色,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代替教学语言;有的教师能描述美的形式,却无法讲清荷塘月色的朦胧及哀愁美;有的教师能准确解释《赤壁怀古》中的词语,能描述作者笔下赤壁的外在形象,却无法引导学生理解“大江东去”的豪放与“人生如梦”的慨叹之间的联系,因而讲不清赤壁那独特的美。美有感染力。美的感染力不是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感情。语文是中学各科中最富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学应利用作品的情感熏陶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情感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他们总是力图用自己的语言讲解作品中的情感,结果事倍功半。他们不善于通过朗读,让学生去感悟,理解作品中流露的情感。“重讲解轻朗读”已成为语文美育的一大误区。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流露出种种不同的情感:琵琶声声,江州司马青衫湿透;大江东去,功业未竞华发早生;荷塘月色,蛙声平添几许哀愁;最后一课,师生同感失国之痛……这些感情,或婉约,或豪放;或哀愁,或悲怆,其中那隐隐的情思,往往是教师语言无法穷尽的,而学生却往往能通过反复朗读吟诵,体会其中的细腻难言之处,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在不断感悟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重视教师美学素养、语言素养的提高,改革语文教学“重讲解,轻朗读”的倾向,发挥朗读在美育中的功能。此外,教师还必须正确认识思想素质的内容,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思想品德教育,广泛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能“塑造一代人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语),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教学除发展学生智力外,还应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一点,在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人们的认识已趋于统一。据悉,美国心理学家追踪研究五十年,结果证明人的成就大小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进取心、恒心、信心、意志、毅力等差异,即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非智力因素是指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把心理学作为教改的依据,从对学生单纯的智力开发转变为注重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教育、整体教育。因此,要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还要重视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兴趣、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更好地调动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寓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语文教学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对教学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做到这一点,教学活动必须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去诱导学生。然而,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一顽症——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程序固定,教学内容死板。时至今日,理论上屡遭否定的“程式化教学”仍颇有市场,“串讲”在许多地区几乎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五大块”的程式将教学内容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再加上千篇一律的“串讲”,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这种程式化、单一化的语文教学,不仅淡化了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淡化了学生对艺术形象、作品个性的完整感受,而且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淡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因此,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程序固定,方法单一,内容死板的现状,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具备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只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意志。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坚强意志:教师很少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不少教师虽注意要求学生摘抄名言佳句,但往往或止于布置,或昙花一现,这种有头无尾的做法,恰恰不利于培养学生意志,最终将导致学生养成做事只能开头、无法坚持的坏习惯。严格地说,这是教师缺乏恒心,缺乏意志的表现。这样的语文教学,怎么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呢?在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使非智力因素培养落在实处,教师必须不断追求教学艺术,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身良好的品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和谐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个性品质包括负责、自律、尊重、坚强、群体情感、社会兴趣、关心他人等,教材很难囊括这些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更何况语言的社会性早已决定了语文课外学习的重要性。突破“唯教材主义”,重视课外语文活动,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课内外结合”是语文教学一个老生常谈而又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单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教育、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尤其在现代社会日益信息化的条件下,课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课外教育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自由活泼,对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语文课外阅读大多处于随意性与盲目性共存的混乱状态。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或缺乏必要的指导,或有指导而无检查,或有要求而无计划,或形式单一而效果差,或时间有限无法坚持,或只有限制而无建议……凡此种种,导致课外阅读园地荒地多,杂草多,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语文课外教育的诸多形式中,影视艺术以其直观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感吸引着数以亿计的青少年学生,观看影视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第一业余需求,影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学习语言表达,训练听力,而且作用一种具有强烈思想震撼力的艺术,它能够产生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灵魂的效应。一个完美的屏幕形象,能给青少年学生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以至影响他一生的追求和道路。但由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思想文化水平有限,社会阅历、知识面狭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他们的主观理解能力往往定势于有限的感性知识,因此,他们在欣赏、评论影视片时,往往容易陷于良莠不分,浮光掠影,盲目学样,寻求刺激的误区。面对这样的现状,有的教师或喋喋不休地抱怨,或心急如焚地呼救,或措词强烈的禁令。事实证明,这种被动的消极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表现出部分教师的软弱和对现实的回避。语文教育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学生的影视观赏——不仅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内容,而且应坚持正面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导向积极探索影片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的“意蕴层”,使学生在获得高层次审美感受的同时,实现思想上的升华。在观赏影视时,学习判断和选择,接受影片的健康影响,抵制消极思想的侵蚀,从而达到塑造青少年学生美好心灵的目的。目前,语文教育实践对学生影视观赏介入的力度不够,具体表现有三:一是组织观看及评论的数量少;二是正面引导多,纠偏指导少;三是忽视从语言训练的角度讨论影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利用影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要通过语文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就必须在语文教改中,既重视课内教学的改革,又重视语文课外活动的改进。在今后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对语文课外活动应变被动防御为主动介入。其次,在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影视观赏进行指导时,教师既要坚持正面引导,又要针对学生实际纠偏,组织学生就课外阅读和影视观赏进行讨论或辩论,在各种观点和看法的激烈交锋中,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提高学生免疫力。教师介入学生影视观赏时,应努力突破“看电影——写影评”的单一模式,利用写评论、随笔、主题演讲、辩论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欣赏水平及美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课外语文活动应与课内语文教学目标联系起来,提高课外语文活动的效用。例如,结合课内文体教学,对同一部影视、同一部作品,可组织学生讨论语言运用,也可要求学生写议论文,还可要求学生写说明文(介绍作品内容)。在写影评时,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角度,或评价内容,或评价表演或评价对白,或评价外景……这样,既培养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唯如此,课外语文活动才能真正深化课内教学,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它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与个性特征两大方面,它既同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综合构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它各种素质打上个性印记,使之具有个性特色。个性是因人而异的,因而要培养学生个性,就应努力突破中学作文要求划一,千人一面的格局。关于这一点,九义教材以表达方式起步训练写作给我们提供了契机。九义教材淡化文体,从表达方式起步训练学生写作,使学生作文有了较大自由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遗憾的是,九义教材为每一次作文训练提供了现成的命题,要求千姿百态的学生用同一个命题训练写作,这种做法不科学。更何况这种命题方式限制了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应科学地、创造性地驾驭教材,作文命题应有弹性和选择余地,注意作文命题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通过作文训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逆向思维、比较思维等优秀的思维品质,只有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学生才可能的创造力,而有创造力的一代,也才可能是个性获得发展的一代!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师素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日益清楚地意识到,提高教师素质是教改的关键。在教师素质研究中,近年来人们比较关注的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智力素质,而很少关注思考教师的个性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个性素质显得异乎寻常的重要。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智能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品质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1]。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写道:“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问题吸引着我,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则是教师个性问题”,“教师的个性在如何塑造着学生的个性”。“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2]可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素质,关键要提高教师的个性素质。教师个性素质不仅影响着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与教学风格。因此,英国政府于1983年在其白皮书《教学质量》中,将“适宜的个性品质”列为鉴别合格教师的三条标准之首。[3]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有个性。否则,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是体现教师个性的重要方面。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备课时考虑较多的是教学内容,而对教学艺术思考不多,更不去追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人们看到的事实是,程式化教学使相当一部分教师丧失了教学个性,部分教师不是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修养,而是机械地搬用别人的“优秀教案”。结果,自己的教学个性迷失在别人的教案中,别人的个性与风格也在自己“东施效频”的过程中扭曲了,丧失了。语文教师要突破固有的程式,树立自己的教学个性,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重要的不是浮光掠影地学习别人的模式,套用别人的教学设计,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深入思考语文教改面临的课题,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真正成为一名个性品质优秀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人类跨世纪的转折,是中国中等学校教育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和迎头赶上世界潮流的契机。在“全面提高素质,和谐发展个性”已成为全世界中等教育改革趋势的今天,语文教学应围绕素质教育注入新的内涵,变单一的语言教育为综合教育,和谐发展。语文教育应突破唯教材主义,更多地面向生活,培养学生在多维思考中识别是非,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语言教育和素质教育优势,注意渗透、潜移默化,在怡情悦理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个人素质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中等教育的素质教育充满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1][苏]彼得洛夫斯基著,《年龄与教育心理学》,P.345,北师大教育心理学研究室译。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和青年校长的谈话》,P.67—68,P.93,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一期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