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华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510405
摘要:目前,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文明有了较大进展,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其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带动了电力工程的繁荣发展。要想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必须建立配电网。为保证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畅通,要提高配电网的质量,积极发现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为配电网的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配电网技术;电力工程;施工安全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已完全盛行,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量逐日增加,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随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电力网络结构开始日益完善,特别是各种电网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其中也开始出现各种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配电网电力工程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进行探索。提高电力使用安全性的直接措施就是对于配电网以及电力工程技术进行技术改进。
1 发展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必要性
配电网在安全输送电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建设配电网电力工程,可以提高供电工程的稳定性。供电工程中,主要有配电网、输电网、发电厂等电力设施,其中配电网这一电力设施种类偏多,一般基于电压分配的不同情况加以划分。由于配电网有多种类型,因而安装这些配电网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为确保电力系统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能够稳定、安全、持续的工作,需要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方式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提高与发展[1]。但是,当前国内配电网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使得配电网这一电力设施无法高效、安全、稳定运转。因此,国家要加大对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关注力度,努力发展优化配电网方面的技术,改进配电网本身或其安装中出现的缺陷。
2 配电网电力工程存在的缺陷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能源,其在人们生活的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配电网电力工程在安装施工时依然存在不足。
2.1 人为因素或外力因素的干扰
如今,电网大量走进人们的生活,高架架空线路已普遍成为输电、供电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电网线路不断增多,过多混乱的电网线路使线路不断被损耗,人口增加对电量需求的加大,给生活用电带来了更多危险。此外,有部分犯罪分子通过偷电、破坏电缆等行为获取利益。
2.2 闪络放电
为减少线路损耗,传统的线路外壳已由绝缘材料代替。然而,一旦出现降雨天气会引起闪络放电。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电线外壳会产生磨损,使得其绝缘性有所下降。若是出现闪络放电,会给人们的用电带来不便。
2.3 过电压
电线的绝缘性外壳在受损后,外壳下的金属线便会暴露在空气中。这种情况下,电压会产生多于正常4倍多的不稳定变化,电压一旦过高会造成线路短路,给家庭电器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图一为供配电系统中的过电压图。
图二:新型突跳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图
4 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4.1 严格把控材料的购买
购买具有绝缘性材料时,应提前了解相关市场的实际情况。由于配电网电力工程在施工中会出现不同情况,因此要结合该工程在不同方面上的差异,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内容,作出适宜的采购方向。此外,相关人员需考虑涂料质量是否与现代发展现状相符,要对购买的材料进行二次筛选,选择质量较高的材料,确保材料能够符合工程需求。同时,要注意查询材料选购中是否有投机取巧的行为,一旦发现必须严格处理,保证材料的安全使用。
4.2 评估零件的使用寿命
配电网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类型的零配件。不同种类的零件将应用于不同设备。由于这些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所差异,在完成一个设备的组装后,需要负责人对该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然后设计有效的维修方案。如果零件既具有较短的使用寿命又存有较大的消耗量,可以限制其维修费用来减少资金和人力开销。
4.3 加强技术人员维修技能的培训
配电网电力工程需要做好维护检修工作。维修中,技术人员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维修技能,加强对其能力的培训。培训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贯彻到底。工作者在进行重新组装时,要运用科学方式,确保相关设备正常运行。要在员工中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奖惩体系,对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要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做事不认真、有小心思、影响工程效率的员工,要有实质性的惩处。政府部门要颁布相关法律维护好员工的权益,保证员工能够定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学习。企业内部应加强对员工的监管力度和激励措施,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维修的能力和水平。此外,加强对自身和周围同事的监督,时时提醒自身,勉励自身。企业领导阶层要做好带头作用,不断学习新知识和专业技能。
4.4 落实完善CBM 和TBM
CBM 即为状态检修,一般是指将设备零件在长时间段内加以解析,判断出零件的使用区域和使用寿命,分析零件磨损的可能性因素。CBM 技术能够将因维修不佳而浪费投入资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为设备维修区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依据。TBM 即为定期维修,这一过程通常是对设备零件进行定期的维修工作,能够起到预防的效用。具体地,主要对零件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日期进行大概评估,筛选出可能半途损坏的零件,为工程的运行和质量提供安全保障。但是,由于维修的费用偏高,带来了不必要的维修资源损耗。
5 结 论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虽然进步显著,但是受众量不断增多,必然要有新兴、高效、安全的技术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向前发展。为此,相关企业和负责人在加强对其内部员工专业培训的同时,还应做好企业的监督工作,为设备损坏后的维修做好准备。此外,要注意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免超出工程负荷范围。
参考文献:
[1] 龚 彧. 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5):75-76.
[2] 朱华伟 . 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 现代国企研究,2015,(16):149.
[3] 陈 庆. 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探讨[J]. 广东科技,2013,22(22):37,40.
论文作者:范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配电网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零件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员工论文; 使用寿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