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加强朗读训练,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朗读是语文的教学的重头戏, 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同时,朗读对于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是大有益处的。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 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1 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直观、生动的事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就最容易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乐于读书,并且读出 感情,首先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所读的内容 产生兴趣,产生读书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 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以及老师的范读来渲染课文情 景。例如,在教学《葡萄沟》这篇课文时,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 的朗读氛围,我在网上给学生找了很多课文中所写到的葡萄 沟里五光十色的葡萄的图片,在讲到葡萄的美时我便把收集 到的这些图片展示出来给同学们看,他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 “太美了!”“简直太美了!我真想到葡萄沟去看一看!”这时 候我便因势利导:“你们谁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葡萄 很美很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每一位同学都尽情地抒 发了自己内心对葡萄的赞美。
2 贴近生活朗读 我们现在不是在提倡一种“情感教学”吗?我们也可以把 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朗读教学上来。要让小学生单一的从课 文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作有感情的读课文,这点很难。但 我们可以让课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把 握文章的感情朗读,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做到。
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文《放风筝》这篇课文中的第一、第 二自然段,如果让学生就从课文中去抓感情朗读,这对小学 三年级的学生的确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 教,首先问学生们有没有放过风筝,我想他们基本上都放过 风筝,然后接着问他们放风筝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并引 导他们回味放风筝时候的心境,他们思维就会会很快的进入 放风筝时候的状态,这个时候再去朗读课文,他们自然就会 读出感情,就会读出放风筝的意境,就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 入到文章中去。
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把握课文的感 情,那么学生就会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到所学的课文当中 去,从而很好把握文章的感情去朗读,学生把握情感的过程, 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不断的激发,同时思维也得到 了发展。学生在朗读时,自然会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判断 事物,在一些教育性的文章里面我们还可以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学生辨别生活中是非的能力。这不仅使得朗读教学得以 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应。
3 加强朗读指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 文课程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某种意 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其语文能力。
因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 导。
3.1 给足时间,注重实效。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能生动 地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是一种语文教学手段, 它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 程理念要求:将“读”作为课堂上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要尽量减少教师的活动,精讲多读,以读代讲,要保证有足够的时 间让学生进行读的训练,特别是朗读训练。因此,在朗读指导 上,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留 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如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 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草草收兵;在初步 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 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使学生在反复读的实践中,加 深体验,对文本产生从“初识”到“熟悉”再到“深入理解”以至 “产生共鸣”的期待。
3.2 紧扣重点,品读深化。在有些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可 以看到老师不惜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读,也有很多的学生参 与了读,却没有真正达到读的效果。如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体会,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呢?
首先,精心设计朗读训练。朗读训练的安排要合理,目的 要明确,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什么时候进行感知性的朗 读,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现性的朗 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作 细致而科学的安排。其次,教师指导要精。朗读训练中做到细 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要把握 住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一般在学习课文重点句或重点段落 时进行朗读训练。
3.3 读中感悟,悟中促读。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以 理解为基础,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之中,“心到” 犹为重要,也就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得好。“书百遍,其义自 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现在的阅读课上我们也是一直在“以 读为本”。“以读为本”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 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有的老师说,这样一来语文课还要老 师来做什么?只要学生读就行了,这样的说法也太极端了。在 课堂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 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不就成了过去的私塾了吗?读书总 是要有层次性,教师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带动学生通过读,逐 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 语文教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 的作用。朗读不但要重量,重质,同样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 法;读要读出情,机械的重复只会使学生“食”之无味,“言”之 无语;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训练,是学生、教师、作者激情碰 撞的世界,是让学生情藏于心间,而溢于言表的深刻体验,是 永远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不变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
论文作者:张海琴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4
标签: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要让论文; 感情论文; 语文论文; 放风筝论文; 就会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