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研究采用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肝素锂抗凝管(实验组)和普通促凝真空管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2月96例门诊体检者进行采血,每管采血3ml。对两组血样血浆电解质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组间相比,0.5h及1h检测时,B组样品K+、Na+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时两组K+、Na+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各时间段血Cl-、CO2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组内相比,A组血K+、Na+水平随时间推移出现增高(P<0.05),同0.5h相比,2h时样品K+、Na+明显升高,B组各时间段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CO2均随时间延长出现下降(P<0.05)。 结论 不同采血管会对血电解质产生一定影响,血样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K+、Na+测量值上升,CO2下降。
关键词:电解质检测;真空采血;结果分析
电解质对维持人体内细胞内外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电解质紊乱会造成各种生理机能紊乱[1]。为探索不同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我院采用不同采血管分别进行采样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2月96例门诊体检者进行血样采集,作为本次研究标本。每位体检者分别用肝素锂抗凝管(药(械)准字:鲁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10498号;生产企业:山东奥赛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真空促凝采血管(药(械)准字:鲁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2410498号;生产企业:山东奥赛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进行采样。将肝素锂抗凝管采集组设为A组,真空促凝管采集组为B组。
1.2方法
分别对每位体检者用肝素锂抗凝管和真空的促凝管进行采集血样,每管采集3ml。将待测血样常温条件下防止15min,待促凝管血液凝固后对真空管进行离心,3000rpm离心10min。离心后采用强生全自动生化干式分析仪对血样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K+、Na+、Cl-、CO2等离子。离心后0.5h、1h、2h分别对血样进行重复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组间相比,0.5h及1h检测时,B组样品K+、Na+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时两组K+、Na+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各时间段血Cl-、CO2水平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组内相比,A组血K+、Na+水平随时间推移出现增高(P<0.05),同0.5h相比,2h时样品K+、Na+明显升高,B组各时间段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CO2均随时间延长出现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采血管电解质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B组相比P<0.05;**与0.5h相比P<0.05。
3讨论
电解质是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电解质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检测电解质水平对临床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准确快速的为检查者提供检查数据符合目前临床中患者和医生的普遍需求。普通促凝采血管和肝素锂抗凝采血管是临床中常用的采血管,本次研究B组采用的为普通促凝采血管,采血管中含有促凝集,能够促进血样快速凝固;A组采用肝素锂抗凝管,具有一定抗凝作用。
本次研究中,A组2h前K+、Na+检测水平均低于B组。其可能为B组血样在促凝及作用下血细胞被破坏,引起血细胞内K+、Na+大量释放,血小板聚集后也会引起细胞内K+释放,因此B组会出现K+、Na+水平升高。A组采血管中含有抗凝剂,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血细胞内外电解质平衡,延缓细胞内K+释放速度,因此,A组阳离子水平较B组低。两组CO2随着时间推移含量降低,可能与样品接触空气后CO2释放有关[3]。
综上所述,不同采血管会对血电解质产生一定影响,血样放置时间过长会引起K+、Na+测量值上升,CO2下降。
参考文献
[1]李北.电解质检测选用不同类型真空采血管的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5):129-130.
[2]林世兴,徐万清,陈威巍,古宇.普通管与真空管采血对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01):31-32.
[3]王东娜.不同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9):4576.
论文作者:赵苓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2
标签:电解质论文; 血样论文; 两组论文; 血管论文; 肝素论文; 水平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