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控制好配网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提高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配网施工建设工作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要找出相关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本文首先对配网工程建设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网工程;建设;常见问题;措施
1引言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对于电能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配网工程的建设与使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进行配网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时,要对本区域电网自身特点做出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配网运行环节的安全性。
2配网工程建设的常见问题
2.1技术性问题
2.1.1电源配置方面的问题
在进行配网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时,要对电源分配位置进行综合考量。一旦电源分配位置设置不合理,将导致电能分配效率急剧下降。调查数据显示,电源配置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对于电线与电源之间排列状况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去执行,这样一来极大降低了用户、居民的用电质量。其二,在进行变电站的设置时,没有对居民与电源设置点之间的距离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导致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太大,造成了电力资源传输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电能损耗问题。其三,没有做好电源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
2.1.2闪络问题
通过在配网设备的表面覆盖相应的绝缘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用电安全效果。但是,这些绝缘材料在受到电压影响时,其表面将会出现一层污垢。如果这些污垢不能得到有效的清理,那么将导致绝缘层的表面出现潮湿的问题,进而造成闪络问题。另外,即便是绝缘材料的表面没有出现破损,但是在受到线路电压以及外界雷击天气的影响下,也可能导致闪络问题的出现。
2.1.3外力问题
在进行电力线路的架设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电线与设备,由于这些线路需要架设在相应的塔杆上,因而在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下,难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2配网工程的管理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的配网管理工作逐渐趋于标准化、规范化,所用的管理方法与模式也更具先进性,并且对于配网工程的优化工作更为重视。对于一些基层的供电单位以及供电所而言,由于缺乏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电力人员,因而在配网工程的管理方面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对于配网部的管理模式而言,它和主网工程的管理模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3工程质量问题
2.3.1土建质量问题
配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施工方法不当、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将导致基面不均匀沉降问题,并且在基础成型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同时,在进行回填压实工作时,如果不能严格进行夯实工作,或者是保护帽成型质量差,也将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如果施工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或者是施工人员出现大意不负责任的问题,都将导致工程建设质量出现问题。
2.3.2电气质量
在进行配网工程的建设时,需要用到大量的杆塔、电缆以及电气元件等设备,在进行材料的采购、运输工作中,如果不能进行严格的把控与管理,都容易导致相应的质量问题。此外,对于塔杆材料的起吊,如果不能对现场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也可能导致材料出现变形问题。比如,对于塔身重要部位的螺栓不能有效的紧固,或者是安装时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都可能导致相应的质量问题;另外,在对架线、附件进行安装工作时,如果出现地线损伤问题,也可能为后续的输电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3配网工程建设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对电源点和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
工程建设期间,要对电源点的定址问题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减少配电线路的施工建设成本,同时能够降低供电线路的损耗问题,进而提高线路的经济效益。就目前国内的配电电源点而言,存在着严重的数量不足问题,并且在容量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而,要进行新线路建设,进而有效弥补供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配网建设工作时,要严格秉承着适度、超前的重要原则,这其中要对电源点的选址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并且根据当地的供电线路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要对电源点选址以及线路的走廊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安排,进而提高线路布局的合理性。其次,在对供电线路进行选择时,如果选用的是架空线路,势必会对市容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故障率方面架空线路要比入地电缆的故障发生率高,并且还会对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而,对于有条件的地区,最好使用电缆入地的方式进行建设。对于入地电缆,要使用排管敷设的方法进行保护,也可以使用建设电缆沟的方式进行电缆的保护。由于排管敷设的成本较低,但是日常维护工作难度较大,因而具体选择时要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2配网馈线的规划
一方面,要对配网出线方向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规划。在进行变电站出线方向的设计工作时,首先要确保变电站主变出线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交叉。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单台变电站,那么要确保不同母线出线在一定区域内交叉。这样一来,如果该区域的一个电源出现了故障,那么其他电源能够及时开展供电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环网及联络方式的应用。对于这一接线方式而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了主回路电缆的迂回问题。
3.3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其一,对于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要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并且要熟悉《规范》中的相关条款。施工时,要定期对现象的施工工作进行前叉,确保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在进行回填夯实工作时,要专门设立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在对保护帽模板的制作时,要对塔型、尺寸等要素进行了解,根据不同的制作要求进行定制。其二,在进行材料、设备的运输工作时,要事先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降低运输环节对材料的破坏,尤其对杆塔等大型构件的运输与吊装工作,要对吊点的位置以及加强木的绑扎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运输与起吊工作中出现变形、破损的问题。其三,在进行平衡挂线施工时,对于放线段较长或者是耐张塔的施工,现场要安排足够的施工人员,并根据现场状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电缆剖头对绝缘层产生的破化,可以对其进行包扎。其四,为了妥善处理闪络问题,要确保设备表面的绝缘材料的清洁度,施工人员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工作。尤其在雨季进行施工时,要对污垢进行及时的清理。
3.4提高工程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水平
当前,对于配网工程的管理主要采取三级管理的模式:首先供电所作为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对工程的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协调,并积极进行物资的调配以及停电统筹等工作。其次,对于区局的管理而言,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施工现场的指导与管理。近几年来,我国在审计制度方面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因而对于配网建设资金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配网工程的建设团队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监管,并对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分工。需要注意的是,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要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并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4结束语
配网工程的建设质量不仅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居民的用电质量。因而,现阶段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做好优化设计与监督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配网工程的建设效果,提高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松.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48-49.
[2]孙志军.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10):16-17.
[3]黄启海.配网工程设计在配网工程建设与改造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6(12):56-58.
论文作者:张世泉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要对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电源论文; 线路论文; 质量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