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刘园园

试论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刘园园

(广安友谊育才外国语学校,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中学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策略研究主要论述了与中学政治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相关联的因素以及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取什么策略,以达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教学;政治;探究能力

基于对中学政治课堂的研究,为达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有必要根据原因找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种策略。

一.树立辩证思维观,唤醒探究意识。

中学生身心逐渐成熟,思维方式趋向于理性,学生喜欢去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但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课堂树立辩证思维的教学观念是有意义的,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中的运用,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法思想去理解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1)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辩证思维意识。高中政治课本一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除了《生活与哲学》中提到了辩证思维,其余三本教材都没提到,但是中学政治在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教师在中学政治课堂上就应该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理解其他知识,学生会明白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有利于学生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从而提升辩证思维意识。《经济生活》中关于商品的知识点,商品的二重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在讲解商品的两重性时,仅仅指出商品的价值是什么,使用价值是什么,然后将价值和使用价值拿出来进行比较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用辩证法思想去理解这一知识点。《政治生活》讲解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点时,也要用辩证统一的思想去理解,民主指的是人民内部,专政指的是少数敌对分子,但是两者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用辩证思维理解中学政治课其他部分的内容,主观上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客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讲解学生就会改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学会用两点去看问题。

(2)合理设置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问题和思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合理设置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辩证思维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现实情况的过程。设置的问题可以来自书本中的内容也可以来自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不妨设置这样一道题目:讨论市场经济的影响。一部分学生看到了市场经济的优点,认为市场经济能够激发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另一部分同学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弊端,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有其固有的缺点:盲目性和滞后性,会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讨论完这个问题同学们就明白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不仅要看到两者之间统一的一面,更要看到两者之间对立的一面,看待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通过在课堂设置合理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在生活中若再遇到相似的问题就会首先想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一题目,从而逐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为培养探究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交流合作,优化探究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树立辩证思维观,这只能起到唤醒探究意识的作用,还需要在课堂上加强交流合作,优化探究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交流合作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多元交流,养成讨论的习惯,实施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探究品质。

(1) 开展多元交流,养成讨论习惯。课堂交流不应只是生生交流,多元交流是比生生交流更合理的一种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开展多元交流的保证。开展多元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开展多元交流也是教学相长的要求。教学相长要求学生和教师进行情感交流,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量身打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是学生养成讨论习惯的土壤。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大胆提问并且提出有价值性问题的学生要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积极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养成讨论的习惯。

(2)实施合作学习,培养探究品质。合作学习是学生聚集在一起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有明确分工的学习,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学政治课堂实施合作学习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实施合作学习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组,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会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探究品质。

三、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仅仅唤醒探究意识、优化探究空间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堂上加入实践课程,即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探究过程。改革实践课程可以通过革新实践手段和转变实践方式实现。

(1)革新实践手段,激发探究热情。革新实践手段要求不断研究实践方法,创设实践条件。探究热情是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课堂上革新实践手段,采用学生欢迎的实践方式,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实践课程,这就要求革新实践手段,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恰当灵活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辩论赛、观看影视作品和情景教学法适合于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而辩论赛就是运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的集中体现。讲解《哲学生活》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时,把传统的课堂授课手段改成辩论会的形式,教师可以提前将这节课程中必须求掌握的知识点在辩论会的辩论主题中体现出来。辩论会的现场教师要把控局势,辩论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开放、共享、和谐的氛围。此外,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模拟法庭也是很好的学习实践方法,观看影视作品之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2)转变实践方式,拓展探究途径。转变实践方式指的是由验证性实践转为探究性实践。验证性教学实践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而探究性教学实践是关于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探究性教学实践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学生对所探究的课题通过收集事实与证据并在交流中得出答案。比如:《政治生活》中,将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这类验证性实践改成共产党为什么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类探究性实践。《经济生活》中,将商品交换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这类验证性实践改为商品交换中为什么要实行等价交换原则这类探究性实践,这样不仅把这一个知识点突显出来了,而且也为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就能够真正去探究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以及等价交换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将验证性实践转为探究式实践,拓展了探究途径,自然有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介:刘园园(1989-),女,四川广安人,广安友谊育才外国语学校教师。

论文作者:刘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试论中学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论文_刘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