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邓小平的爱国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_爱国主义论文

用邓小平的爱国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_爱国主义论文

用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爱国主义论文,价值观论文,青年学生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政治道德范畴。它是包含有一系列政治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价值准则体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体现一定阶段、民族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它对特定社会的政治价值体系作出了特定的定位。同时,任何价值观总是反映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爱国主义价值观所反映的价值关系是公民、群体(包括地域群体、民族、阶级和阶层等)与国家的价值关系以及国家与全人类的价值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以谁作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谁的利益和需要作为价值标准和评价准则的问题就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它是区别爱国主义价值观类型的标志。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国权重于人权、国格重于人格;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独立统一和主权安全置于首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对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导向。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主要特点是:其一,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即爱国主义价值观所定位的真实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的人民。其二、价值准则的层次性。它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觉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主权的原则,它是对包括台湾、港澳和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者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原则。它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的要求。其三,价值目标实现途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振兴中华民族的价值目标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二者统一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看,邓小平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定位是:价值目标定位于振兴中华民族,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定位于中华民族人民及其国家,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定位于中华民族人民及其国家的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实现途径定位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价值导向定位于对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导向。因此,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是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其实质是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根本特征是爱国主义原则与国家主权原则、人民根本利益原则和历史发展原则的统一。

(二)

在世界各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念体系中,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神价值,成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强大精神支柱。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注重用一定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以培养为本民族利益、本国家利益和本阶级利益服务的青年一代。以美国为例,美国高等学校大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观教育,它渗透在美国历史教育和法制教育之中;二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它渗透在伦理道德课、“核心课程”和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其目标是要让学生确立“我国是美国国民”这一思想。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无论对中华民族及其国家的未来发展,还是对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其一,它为青年学生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它通过体现民族、国家利益和需要之价值目标和爱国情感,激励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爱国主义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内部动力。其二,它为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政治行为提供价值准则和评价标准,以规范青年学生的政治行为。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所提供的评判爱国者的标准具有历史依据和事实依据。它是青年学生判断其政治行为的利害、善恶、荣辱的准则,它影响青年学生对待民族和国家的态度,规范其爱国行为取舍,其三,引导青年学生调整个人与民族国家之间利益关系以及个人与外国人的交往关系。青年学生在个人权利和尊严与国家主权和尊严发生矛盾时,首先要自觉维护国权和国格。在与外国人交往时,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不卑不亢。爱国主义价值观的调节功能的突出表现是它能产生巨大的内聚力,调控青年学生的政治情感和情绪,形成振兴中华的政治共识,对内维护民族团结、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对外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其四,它能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从爱国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邓小平爱国主义的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现了历史发展原则与爱国主义原则的统一。因之,它能引导青年学生在成为坚定的爱国者的基础上,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三)

改革开放十年来,青年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立志振兴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主流是好的,是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但是,由于历史、社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带来一些坏的东西的影响以及青年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青年学生身上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弱点和缺点。对此,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过:一些青年人包括青年学生不了解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不了解国情,“没有社会实践经验”,什么叫自由、民主、人权他们并不懂,“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不知道“闹事”的是非、利害是什么,是非是涉及我国根本利益的是非,利害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达到本世纪目标和下个世纪目标的利害。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政治价值观,它包含三个主要成份:以对祖国利益和需要的深刻理解,认同为基础,以对祖国深厚感情为核心,以忠诚于、献身于祖国的坚定意志和信念为取向。它集中表现为祖国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历史责任感。爱国主义价值观是以个体价值意识为载体的群体价值意识。这种意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是一致的。人类在社会生活的早期,逐渐结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氏族、部落等社会组织。由于共同劳动、集体生活,逐渐形成了爱故乡和故乡人的感情,以及对群体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具有朦胧性、直观性和狭隘性等特点。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这种归属感、认同感和乡土情感便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明确的民族意识、祖国意识和国家观念。个体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也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而且表现出自发性和可塑性、社会文化遗传性和从众性等特点。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应该遵循这个过程规律及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我国二千年以来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经验,有分析地借鉴西方国家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在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探索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增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是世界各国德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今世界各国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强化趋势;民族传统教育与国际理解教育相辅相成,这是与现代经济活动的民族化和全球一体化、开拓国际市场相关联,同时也与二战以来“维护和平匹夫有责的和平教育”和“自由、平等、维护人权的尊严等人权教育”密切相关;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历史课教育为主渠道,并广泛渗透于人文社会科学课以及爱国节日庆典等活动之中;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与法制教育特别是宪法教育密切关联;注重小学、中学与大学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相互衔接。例如美国主要通过美国历史和宪法课实施教育,小学生主要学习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生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以及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大学的历史教育是作为核心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产生的背景、重要作用、历史人物的思想等进行综合的学习和研究,法制教育则侧重法律的形成、演变,即从美国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和制度。内容包括成就史或发迹史教育,美国基本政治法律制度教育,美国文明优越论和民族优越感教育,西方文明史教育以及利用各种节日庆典进行教育。课堂正面教育是主渠道。旨在培养遵守法律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公民。确立“我们是美国国民”这一思想。

我国高等学校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在教育目标和内容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在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方面我们可以有分析地借鉴。笔者认为,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既要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相互衔接,又要有所区别。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模式应该适应新形势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作如下考虑:首先,教育目标应具有层次递进性。以培养爱国者为最低目标,确立“我是中国人”的思想。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爱国者为较高目标,塑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通过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推进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最高层次。其次,教育内容应具有理论性和相关性。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人权观、公民观和法制观为基本内容。特别是用邓小平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青年大学生,把它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之中,引导青年大学生明确评判真假爱国者的标准;激发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规范爱国行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其三,教育的实施途径应具有综合性,把直接性、间接性和隐蔽性途径结合起来。直接途径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正面灌输为主渠道,特别是用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革命史)教育青年大学生。所谓“历史教育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就是因为它具有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功能。当历史课作为大学生理解现存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生活方式来教时,历史课教育就具有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因之,邓小平一再强调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形势政策教育等都具有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和功能。间接途径是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以及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途径。如重大的体育比赛常被青年学生赋予明显的政治意味,被看成是民族精神、国家实力和政治制度昌明的象征,学校应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感,发掘其教育功能。潜隐性途径是指自然环境、社会软硬环境和校园软硬环境的教育途径,诸如山川湖泊、历史博物馆、展览馆、民风、党风、校风、学风等都具有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功能。最后是教育方式和方法应讲求艺术性和策略性。在运用正面说服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发挥民俗风情、爱国主义影视片的教育功能,讲求教育的艺术性和操作策略。总之,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模式是包含有一系列教育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策略的实施体系。新模式的建构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探索。

标签:;  ;  ;  

用邓小平的爱国价值观教育青年学生_爱国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