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梅毒感染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徐红梅1,潘庭荣2

(1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 内江? 641000) (2泸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梅毒感染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在我院选择血清抗核抗体200例老年梅毒感染患者患者设为感染组,并选择200例血清梅毒抗体检测阴性老年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抗核抗体检测,统计对比感染组和对照组人员血清抗核抗体阳性及核型分布状况。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感染组97例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中,胞浆颗粒型检出率与均质型、均质颗粒型、核颗粒型、核仁型、染色体型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P<0.05。血清滴度中,1:40滴度血清抗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与1:80,1:160,1:320,1:1280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可有效辅助老年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及病情评估。

【关键词】老年梅毒感染;血清抗核抗体;检测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192-02

当前临床对于梅毒感染的检测多采取检测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梅毒抗体水平与患者机体自身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关联,但当前临床对于血清的梅毒抗体水平与患者机体自身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1]。此次研究中探讨老年梅毒感染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水平状况,以期为临床诊治老年梅毒感染提供更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我院选择血清抗核抗体200例老年梅毒感染患者患者设为感染组,并选择200例血清梅毒抗体检测阴性老年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感染组患者男性123例,女性77例;患者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2.3±5.4)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24例,女性76例;患者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5±5.4)岁。与对照组对比,感染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所有人员均进行血清抗核抗体检测,所有人员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常规离心分离,取血清进行检测。将血清与缓冲液进行分级混合稀释,稀释比例为1:40,1:80,1:160,1:320,1:1280。将所有血清缓冲液均采取日本OLYMPUS生产的BX51型荧光显微镜进行观测。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均采取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抗核抗体(ANA)试剂盒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感染组和对照组人员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状况;统计分析感染组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患者的核型分布状况。抗核抗体阳性标准:采取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1:40[2]。抗核抗体核型包括均质型、均质颗粒型、核颗粒型、胞浆颗粒型、核仁型、染色体型。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检测结果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1。

感染组97例血清抗核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中,胞浆颗粒型检出率与均质型、均质颗粒型、核颗粒型、核仁型、染色体型检出率相比明显较高,χ2=44.292、44.292、22.139、4.282、53.498,P<0.05。血清滴度中,1:40滴度血清抗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与1:80,1:160,1:320,1:1280相比明显较高,χ2=32.475、59.126、69.939、89.302,P<0.05。详见表2。

3.讨论

梅毒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当前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使得老年梅毒的发生率正在不断升高。梅毒感染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患者病程较长,性传播、母婴传播是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进展将引起内分泌失调、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早诊治是控制梅毒的有效方式[3]。

机体感染梅毒后将引起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形成相关抗体[4]。因此,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的梅毒抗体水平与患者机体自身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关联。此次研究中,对所有人员进行血清抗核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血清抗核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说明梅毒感染后将引起机体自身抗体增加,且老年人机体功能处于衰退期,免疫功能多呈现为紊乱状态,当机体受梅毒螺旋体干扰时,将引起多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明显增加,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加重,严重时甚至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浩稳,周卫民,郭琪等.500例梅毒患者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2410-2411.

[2]何立娟,徐飞,袁慧等.三种方法对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2015,10(12):1856-1858.

[3]王靖,丁春生,王大靖等.老年患者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呈假阳性的相关因素[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4):186-187.

[4]褚雪莲,王婷婷,张松照等.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应用价值[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4):430-432.

论文作者:徐红梅1,潘庭荣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  ;  ;  ;  ;  ;  ;  ;  

老年梅毒感染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徐红梅1,潘庭荣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