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阳军区联勤部大连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对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老年病人预防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方法:收集我所自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需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单一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雷贝拉唑以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胃黏膜损伤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贝拉唑能够有效预防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雷贝拉唑;非甾体抗炎药;老年病人;消化性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由于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以及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但采用NSAIDs治疗的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风险,因而NSAIDs被临床公认为是诱发消化道溃疡的一项高危因素。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则治疗相对较困难,且预后不理想,严重的甚至可诱发患者死亡[1]。所以,大部分学者均重点强调应激性溃疡的预防重于治疗。雷贝拉唑主要由雷贝拉唑钠组成,其能够通过附着于胃壁细胞表面作为质子泵抑制剂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由于长期应用NSAIDs而诱发的消化性溃疡等的发生。现将我所实施雷贝拉唑预防消化性溃疡发生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我所自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2例;年龄85~89岁,平均(87.15±0.61)岁;合并基础疾病:冠心病4例、心绞痛2例、高血压9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3例;年龄85~89岁,平均(87.20±0.59)岁;合并基础疾病:冠心病5例、心绞痛1例、高血压9例。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合并慢性病者均继续原治疗方案。基于此,对照组给予单一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治疗,100mg/次,1次/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生产企业:海南中化联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160)以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生,20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三个月。三个月后行胃镜检查。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反酸、上腹胀、上腹痛、呕血以及黑便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情况。采用胃镜检查,观察两组胃肠粘膜损伤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对比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胃镜下表现对比
经胃镜检查发生,观察组胃肠粘膜损伤率为6.67%(1/15)、消化性溃疡发生率为6.67%(1/15),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7/15)、40.00%(6/15)(χ2=6.1364,P=0.0132;χ2==4.6584,P=0.0309)。
3讨论
NSAIDs的功效较多,主要包括退热、止痛、抗炎以及降低血小板黏附力等。阿司匹林因具有理想的降低血小板黏附力的作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以及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防治中。现阶段,随着NSAIDs在临床中的加大使用,其已被临床公认为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项主要诱因。据相关数据[2]表明,长期应用NSAIDs的患者中,发生消化性溃疡者占10%~15%,服用NSAIDs将导致溃疡的发生几率增加4~6倍,而在身体机能减退的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
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COX-1)活性而达到减少血栓素合成的目的,进而发挥抗炎及抗凝血的效果,以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然而,在采用NSAIDs治疗的过程中,其会对正常胃黏膜中高水平的COX-1活性产生下调作用,进而会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引发防御功能减弱,致使其无法有效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此外,NSAIDs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降低胃内pH值,致使反弥散H+刺激胃壁释放出大量的炎性因子,损伤胃肠,一旦损伤程度大于修复程度便会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3]。
雷贝拉唑属于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其能够抑制胃壁细胞中H+-K+-ATP酶活性而发挥理想的抑酸效果,能够有效保护胃黏膜。加上其电离常数值较高,因而在用药的过程中疗效发挥快,药效持久。此外,老年患者大多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因而往往需要合用多种药物,而本次研究采用的雷贝拉唑主要经过非酶代谢途径转变为硫醚,因而极少依赖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介导的反应,对CYP同工酶有抑制或诱导作用的药物对其均无影响,因而可以显著降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同时其能够调节胃内pH值,影响肠道动力,保护并修复损伤部位,进而能够显著改善整个胃肠道症状。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胃黏膜损伤率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表明,雷贝拉唑能够有效预防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过程中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志宇.铝镁加混悬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2,25(6):843-844.
[2]袁宇红,于涛,钟娃等.雷贝拉唑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小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0):1-6.
[3]鲁慧东.联合健胃愈疡片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7):797-799.
论文作者:李巍巍 杨姝 李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贝拉论文; 发生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抗炎药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