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伏平[1]2002年在《宁乡偕乐桥话介词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宁乡偕乐桥话介词进行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宁乡偕乐桥话有特色的介词,通过与北京话介词的比较,总结出偕乐桥话介词的一些特点。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宁乡方言,描写偕乐桥话音系。 第二部分“偕乐桥话与北京话介词对比:类别和成员”,列表对照偕乐桥话介词与北京话介词,分析出偕乐桥话共有介词58个,其中独有介词16个,与北京话共有同源介词42个。 第叁部分“偕乐桥话介词分析”,对偕乐桥话独有介词和偕乐桥话与北京话共有同源介词中用法有明显区别的介词展开讨论,从句法、语义、语用多个平面进行阐析。 第四部分“余论”,通过第二、第叁部分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偕乐桥话介词的一些特点:偕乐桥话介词与北京话介词整类词的语法特征基本相同;偕乐桥话介词的结构特点是有单音节介词也有双音节介词,双音节介词中“词根+哒”结构的比较多;偕乐桥话介词有的兼职较多,语法功能是多元的;从偕乐桥话介词可以印证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成的。 作者对偕乐桥话介词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详细的阐析,旨在从宁乡方言的角度为湘语介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思路,为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汉语介词提供语言事实。 迄今为止,作者尚未见到关于宁乡方言介词研究的资料。
徐宇红[2]2008年在《“捉”字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捉”在上古汉语时期是动词,表“握、持、抓”义。中古汉语时期,由此基本义产生出许多引申义。魏晋南北朝时期,“捉”常用于连动结构的第一动词,表示后面动作的某种方式,于是逐渐从动词向介词过渡。隋末唐初,表示工具义和处置义的介词“捉”出现,处置式的“捉”字句也随之产生。“捉”字句在唐代集中出现于反映中原、西北方言的王梵志诗和《敦煌变文集》中的个别篇章;宋代仅出现于带有闽语色彩的《朱子语类》,且用例有限;元代暂朱见到用例;明代吴方言材料和带有吴方言色彩的材料均有用例,尤其是《明清民歌时调集》中的用例数量可观;此后“捉”字句不再见于文献。现代汉语的安徽安庆方言、湖南益阳方言和宁乡偕乐桥话、江苏南通话中保留了“捉”字句的使用。但在有些方言中标记词“捉”发生了变化,如湖南益阳方言中标记词变为“捉哒”,南通话中标记词有时可以变为“捉叨”。“捉”字句最初作为一种中原、西北的方言句式,由北人随王室渡江南下时散播到属于同一古老方言的吴越、南楚、闽北等地,并逐渐与当地方言结合,从而得到了保留和发展。而像楔子一样插入其间的赣语和客家话在分裂吴越、南楚板块的同时,未曾保留“捉”字句的使用。自古深受吴语影响且偏居江海之端的南通话保留了古吴语的某些特点,至今仍有少量使用。“捉”字句因为它的方言特征及在与“把”字句的竞争中遭到淘汰,最终未在通语中出现。
周倩妮[3]2016年在《湖南长沙到宁乡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对湖南长沙到宁乡的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全文一共分为6章。第1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以及长沙市、望城县、宁乡县的地理概况和语言研究现状,并呈现了3个方言代表点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第2章,分析古代四声和方言代表点声调的对应关系。古代平声清音字现在读阴平,古代平声次浊、全浊声母字现在读阳平,古代上声清声母和次浊声母字现在读上声,古代上声全浊声母字大多数归入阳去,古代去声清声母字现在读阴去,古代去声全浊声母字现在读阳去,少数读阴去,古代去声次浊声母字一部分读阳去,一部分读阴去,古代入声现在读入声,其中次浊入和全浊入有少数字读阴去,个别字读其他声调。第3章,从声母看湖南长沙到宁乡方言的地理差异。以《广韵》各组声母的今读为研究对象,找出同组声母在不同调查点方言中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越往西边走,调查点方言的声母体现的湘语底层的特征越多,例如全浊入声字清化后保留送气音,保留了一组舌尖后塞擦音声母。第4章,从韵母看湖南长沙到宁乡方言的地理差异。以《广韵》各类韵母的今读为研究对象,找出同类韵母在不同调查点方言中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越往西边走,调查点的方言的韵母数量越多,情况越复杂。例如主要元音高化,鼻化韵数量增多,韵母混读增多。第5章,从词汇语法看湖南长沙到宁乡方言的地理差异。介绍了调查区域内一些称谓词、代词、事物名称的地理差异和一些特殊的方言现象,并且分析了这些差异和现象产生的原因。越往西边走,调查点方言词汇语法上展现的特征更多。例如马铃薯、零食点心等事物的说法增多,出现用“别”表示亲密、用“妹子”称呼男孩的方言现象。第6章,结论。从共时分布角度分析宁乡、望城、长沙一线的方言的历时发展情况。
金小栋, 吴福祥[4]2018年在《汉语方言多功能语素“跟”的语义演变——兼论“跟随/伴随”义语素的几种语义演变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在全面考察汉语方言多功能语素"跟"的基础上,结合方言中其他"跟随"义动词或伴随介词的演变,讨论了"跟"语义演变的路径,概括出了汉语方言(或跨语言)中"跟随/伴随"义语素几种反复出现的语义演变模式,如"跟随/伴随>方所""跟随/伴随>根据""跟随/伴随>平比/差比""伴随>对待""伴随>关联"和"伴随>人物方向>受益者>处置"。
蒋冀骋[5]2003年在《论明代吴方言的介词“捉”》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明代吴方言分词“捉”的使用情况,探讨了“捉”的历史演变以及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
徐宇红[6]2007年在《“捉”字句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本文对介词"捉"和"捉"字句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性的介绍,阐述了自己对前人研究的一些看法;同时提出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简单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由此确定了今后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新思路,尝试解释了一些现象和原因。
肖湘维[7]2017年在《湖南上宁乡话“个、滴、阿”的多功能用法研究》文中认为湖南宁乡县内的方言有“上宁乡话”和“下宁乡话”的区分,以往的宁乡方言语法研究往往把宁乡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上、下宁乡话的差异,尤其是上宁乡话中一些体现出过渡性特征的语法现象更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本文以上宁乡话中叁个多功能词“个、滴、阿”为切入点,在详细记录叁个词的多功能用法的基础上,把它们和湘语娄邵片、长益片代表点里的相关词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宁乡话的过渡性在语法上的体现。另外,结合湘语之外的方言,我们也能发现“个、滴、阿”叁个词多种功能之间的语法化链条,这一语法化链条是许多汉语方言中都存在的一种共性现象,因此,本文的研究也是为这种共性提供更多的语言事实的支撑。本论文共八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宁乡县的地理人文与历史沿革情况。其次简单综述了宁乡方言研究概况和“个、滴、阿”在其他方言的分布及相关研究情况。最后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并对上宁乡话的音系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上宁乡话中“个”的多功能用法。本章主要是对上宁乡话中“个”的多种用途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上宁乡话的“个”同时具有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用作量词时,“个”可以表达个体量,主要用来计量人、时间和地点,有时也可以计量一般事物。“个”还可以表示不定量和种类量。用作指示代词时,“个”既具有指示作用,也具有称代作用。如果指代性状程度或动作方式,则不表示远近;如果指代人或事物则一般表示近指。在指称义上可以表示定指和类指。“个”用作结构助词时主要是做状语标记和补语标记。第叁章:上宁乡话中“滴”的多功能用法。本章对上宁乡话中“滴”的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用法分别进行全面的描写分析。“滴”用作量词只能表示不定量,是上宁乡话中最常用的不定量词。“滴”作为指示代词是指示复数量的有定事物,不区分远指还是近指,也不具有称代功能,必须和NP组合才能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滴”也是上宁乡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结构助词,功能也最多样,它可以作泛用定语标记、转指标记、形容词性成分的附缀、强调标记和名物化标记等。第四章:上宁乡话中“阿”的多功能用法。本章对上宁乡话中“阿”的多种用法进行了详细描写。“阿”用作量词也可以表示个体量、不定量和种类量,表示个体量时意义相当于和该名词组合的专用量词或上宁乡话的通用量词“只”。指示代词“阿”不区分远指或近指,没有称代功能,必须和NP组成“阿NP”结构才能充当句子成分。“阿NP”结构在指称义上可表示定指、通指和无指。“阿”作为结构助词时主要是用作领属标记,也可以用作名物化标记,虽然语法功能比较单一,但却是上宁乡话最常用的领属标记,使用频率非常高。第五章:“个、滴、阿”的功能比较。本章是在对“个、滴、阿”多功能用法描写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在相似功能上的异同。叁者在量词功能、结构助词功能上的区别较小,在指示代词功能上的区别相对较大。第六章:“个、滴、阿”的语法化。本章主要通过结合其他方言中一词兼具量词、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现象,讨论“个、滴、阿”的叁种用法之间存在的“量词→指示代词→结构助词”的语法化链条,以及语法化产生的机制。第七章:从“个、滴”看宁乡方言在语法上的过渡性。本章主要通过上宁乡话“个、滴”和下宁乡话、娄邵片湘语、长益片湘语代表点中与“个、滴”相似词的用法的比较,来说明宁乡方言的过渡性特征除了在语音词汇上有所体现外,在语法方面同样存在。结语:本章主要对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 宁乡偕乐桥话介词初探[D]. 陶伏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02
[2]. “捉”字句研究[D]. 徐宇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 湖南长沙到宁乡汉语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D]. 周倩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 汉语方言多功能语素“跟”的语义演变——兼论“跟随/伴随”义语素的几种语义演变模式[J]. 金小栋, 吴福祥. 语文研究. 2018
[5]. 论明代吴方言的介词“捉”[J]. 蒋冀骋. 古汉语研究. 2003
[6]. “捉”字句研究综述[J]. 徐宇红. 文教资料. 2007
[7]. 湖南上宁乡话“个、滴、阿”的多功能用法研究[D]. 肖湘维. 湖南师范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