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实力的增强少不了道路交通施工,这几年来我国的公路工程发展情况良好,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并且,经济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路的长足发展,我国的公路大多是沥青路面,沥青路面的质量性能直接关系着公路的使用体验与寿命。沥青路面在建设期间一定要确保质量与安全,保证路面足够稳固、平坦、抗压和强硬。这篇文章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研究了沥青路面工程的技术特点与实际应用。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前言
沥青路面一直以来噪音弱、运行安全稳定、足够强硬,所以在公路施工中应用的较普遍。在经济的不断增长下,公路承受的路面压力逐渐严重,沥青路面发生破损是普遍问题,减弱了公路安全指数,更甚导致交通事故。为了进一步增强公路安全指数,施工方一定要把握好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优化技术、科学操作,为公路质量保驾护航。
一、沥青路面的操作技术
沥青路面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技术,即面层操作、基层操作、垫层操作,以下我们来深入分析这三种技术。
(一)面层操作
公路沥青路面建设中的面层操作通常包括工程放样、洒布涂层操作、黏层操作。工程图样要先明确工程范围,结合设计图规划出工程大样线,明确出具体的调控点和边坡点。借助石灰标示出摊铺机的行车路线。根据规定在紧线器上配置必要的测力设备,结合具体情形把握基准钢丝绳的实际直径,最大不能超过3mm。放样期间要对基准线进行实时监测,还有必要的复测。在开展洒布透层与黏层建设时,要合理借助洒布车,确保洒布均衡,提前完成路面的清理任务,确保路面有适宜的干湿度。
(二)基层操作
基层对于沥青路面产生一定的削弱和疏散荷载的影响,与面层共同削弱荷载力并输送到基础与面层部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面层的受力。面层由于较薄因此刚度较弱,外部荷载通常是依靠基层承受,基层建设质量就很关键了。基层操作时,为实现更强的刚度、抗压性,要在确保工程材料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技术操作。结合公路项目的实际用途、车流量和目的等设计基层的实际层数。
(三)垫层操作
垫层位于基层与土层之间,充分发挥着防护功能,建设期间要根据具体用途与工程要求来开展。垫层对沥青路面有着关键影响,既能促进公路稳定运行,还能减轻基层引发的荷载力,维护土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控制土基温湿度,避免了外界因素对其的进一步破坏,推动了面层与基层的安全稳定。
二、工程技术特点
沥青路面建设期间,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一定要明确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抓住了要点才能促进工程的正常运行,才能根据工程标准来规范操作。
(一)筛选工程材料
沥青路面建设开工前要对工程材料严格把关,沥青混凝土通常涉及到煤沥青、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这种材质。施工期间要结合工程环境、路面结构成分、操作技术、道路类别等全面分析适用的沥青种类和工程材料。一般情形下煤沥青对公路透层区域较为适用,而不必作为面层材料,这通常是源于其特有的性质。乳化沥青一般有阳离子、阴离子等两种,在建设期间要结合石料酸碱性来确定选用哪种乳化沥青。施工期间采用的填嵌料与粗细骨料既要满足相关级配标准,还要采用足够刚强、洁净的材料。在建设沥青路面抗滑层时,一定要运用无风化石当做抗滑层,避免使用不抗磨、硬度不够的矿渣或砾石。
(二)混凝土拌合
搅拌机在开始运转前,都要实施必要的标定和试拌。若是标定期限到了或者搅拌机迁移安装后,都要重新进行标定。施工期间,要间隔15天测试一次搅拌计量精确度。搅拌楼配料计量要按照标准严格计量,确保精准度。不符合时,要仔细考察、分析因素、解决故障,保证拌合计量精准度。在运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搅拌机时,要实施自动配料运作,按照要求定期打印出相应的路面摊铺桩号的研究数据资料和误差。要结合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和稳定性选择最优拌合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外加剂增添定量的稀释溶液,稀释用水和原液水,都从拌合加水量中抵消。
(三)摊铺混凝土
摊铺前要对地表采取必要的洒水湿润,但要避免积水。混凝土入模前,要确认坍落度,保持配合比的坍落度在±1cm,研发出混凝土检测抗压抗折强度的试件。在摊铺期间,间隔时间要小于混凝土初凝固时间。摊铺现场要安排专业人员指挥卸料,结合摊铺宽厚度,运料车要均衡卸载,明确卸量,不能亏料,可以由些许富余,但不能太多,避免被刮到模板外。摊铺之后,严格整理拉杆,确保拉杆平行和水平,要借助铝合金直尺检验平整度,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用料充足。在每天工作完成后,缝宜安置在胀缝和缩缝位置,依照胀缝和缩缝处理。由于机械异常会其他因素导致浇筑难以进行时,可设置临时性的工作缝。设在缩缝位置,就按照缩缝方式处理。若是摊铺达到胀缝要求,就按胀缝设计标准安置胀缝和传力杆,传力杆区域的混凝土利用人工振实和整平。要是接着浇筑工作,摊铺机就要空出一块板的位置开始运行,余下的等模板拆除并套上胀缝后利用人工摊铺因而振捣成型。摊铺机在运转期间,两侧要安排专业人员,确保摊铺机的顺利运行和摊铺质量。
三、表面处治与接缝处理
(一)表面处理
对沥青路面施工期间,采用的表面处理一般是实施集料与沥青层铺及拌合操作法,铺设一层薄层路面。表面处理一般运用层铺法,层铺之后的路面具备超强的作用力,或者说沥青路面的抗压性和刚强性都是由集料互相间通过挤压嵌挤产生的阻力作用促成的,集料与沥青产生的粘结力则影响较小。层铺法在施工前,一定要对路基彻底清理,再把透层沥青全面铺洒在路基上,在透层沥青蔓延到适当程度时再对其浇洒沥青,若是有浇洒不到位的情况,要及时实施人工补洒。
沥青洒浇完毕以后,要立即铺洒石料,要结合工程标准充分散铺,还要确保分布均匀,厚度均匀。石料散铺之后,要立即借助压路机设备全面碾压,确保三到四次,碾压通常是从路两边开始向中心转移,每次碾压重叠距离使30cm。三层式操作与二层式要求基本一致,区别就是三层式要多两次碾压操作、撒料操作、撒油操作等,而二层只需多一次。要是路面在最初养护期间发现了泛油情况,就要在泛油区域补增一次与最后一层铺设一致的石料,确保石料均匀铺洒。
(二)锯缝操作
为了防止断板现象在沥青路面发生,在路面浇筑完成后,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混凝土上开展锯缝作业,锯缝深度要科学设计,通常情形下,要在5~6cm左右采取科学控制。在沥青路面养护期间,有很多护理措施,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滴灌养护技术,施工方法就是在混凝土路面实现浇筑操作后,再建个10M的区域设置蓄水容器,借助管路采取必要连接。沿着路面在软塑料吸管穿孔的基础上进行铺设,结合保湿养护薄膜实施必要的覆盖护理。通过小孔把储存罐的水慢慢排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混凝土中的水分进行释放,确保混凝土路面的湿润度,防止路面裂缝情况出现。 (三)接缝处理
切缝处理。在摊铺任务将要完成的阶段,摊铺机设备中存在的混合料会不断消失,烫平板会在纵坡环节不断减少,摊铺情况逐渐变薄,要确保横缝接头实现最佳目标,就要开展下环节的切缝处理。用直尺初步检测,科学把握预定摊铺段末端部位,此时可中断摊铺内容,人工操作把端部沥青料筑成斜坡,再利用压路机碾压。
四、总结
公路沥青路面通常要涉及到沥青材料、粘结矿料等,用以建造面层。沥青路面建设对公路全程的安全运行和质量情况有着重要影响,在优化沥青路面操作技术时,要贯彻落实工程管理任务,科学指挥施工,提高施工质量。我们对沥青路面的操作技术特点、对材料配比、混合料的成分、摊铺作业、碾压操作等做了简要分析,并指出了质量控制关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睿.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初探[J].价值工程,2014,(9):111-112.
[2] 陈宝.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界面加强技术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报,2012,41(1):89-93.
[3] 朱梦良郁飞.沥青路面双层联铺技术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4,34(1):83-86.
[4]宗旭英.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6)
论文作者:郭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沥青路面论文; 操作论文; 沥青论文; 面层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