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县水鸣镇中心卫生院 广西博白 537629
摘要:病毒感染免疫检验,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预防接种和治疗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对,检验病毒的类型进行明确,同时也能够对特定抗体的浓度进行有效的测定,从而在病毒检验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来为病毒检验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病毒感染;免疫检验;研究进展
在大量的实验当中,正是病毒感染,是很多疾病最主要的诱发因素,病毒通常会在人体的细胞当中所寄存和繁殖,同时也在其中出现一些变异的现象,因此使用传统检验的方法,没有办法达到病毒感染检验以及疾病诊断的基本性要求[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免疫检验的方法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方法有效的对传统检验方法的弊端进行了弥补,也有相关的研究发现,通过免疫检验法的使用,能够对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抗体的类型和浓度等,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测定工作,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明确病毒的种类,从而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免疫的治疗产生重大的意义[2]。
一、病毒损害机体的机制
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同时体积微小,会损害人体宿主细胞的功能,最终诱发一些免疫的病理变化,具体的表现呈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体现在免疫抑制层面,宿主细胞在感染病毒之后,会减少人体当中免疫分子的合成,最终会损坏机体免疫应答的系统[3]。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免疫损害宿主细胞受到病毒侵袭之后,会诱发一些病理性的免疫性应答作用,这种作用的存在会导致人体肺免疫组织以及脏器系统受到损伤[4]。
病毒的感染引发免疫损害的作用和机制和各个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联系,首先宿主细胞在感染病毒之后,会减少人体当中免疫分子的合成情况,从而损坏了机体免疫应答系统,会对整个免疫系统出现一些抑制方面的作用,引发宿主细胞感染[5]。宿主细胞在受到病毒侵袭之后,会诱发一些病理性的免疫应答作用,这种作用的存在,最终会导致人体分泌组织与脏器系统损伤人体的机体[6]。蛋白质的表达是由病毒来合成的,因此在细胞毒的作用介导之下,人体的细胞会出现损伤的情况[7]。除此之外,一些特异性的CTL对于这种类型的膜抗原会产生识别作用,在这样的操作之下,会使得病毒的杀伤力获得有效的提升[8]。基膜和血流速度较慢的区域之间会有大量的病毒抗原以及抗体的沉积,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对基膜以及血流的区域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人体中的补体被激活之外,会引发一系列的炎性反应,最终导致人体当中的细胞受到损害,而交叉免疫反应的存在,也会带来组织和器官方面的损害[9]。
二、早期病毒免疫检验方法
1、ELISA
ELISA这种方法主要是在酶联吸附试验当中所产生的,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酶联免疫法。这种方法本身结合了酶催化放大以及免疫特异性等方面的检验技术,由捕获法、竞争法、间接法和双抗的夹心法等多种方法所构成[10]。在早期的一些病毒免疫检测应用当中,双抗夹心法是应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式,在大量的研究当中证实酶联免疫法,主要用在对猪伪狂犬病以及植物病毒的检验当中,同时在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蓝舌病等病毒当中,也是一种标准性的检验方法[11]。
2、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法是免疫标记检验法当中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了荧光抗体和荧光抗原这两种主要的技术,在免疫荧光试验当中所产生的荧光色素,不仅仅会和人体当中的抗体球蛋白结合,同时还会和蛋白质之间进行结合,因此在对抗体和抗原的定位以及检测的过程当中,这种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十分突出,同时也比较高效[12]。但是这种方式在使用方面也会存在着局限性,因为它的实验操作环节比较多,过程十分繁琐,因此检验结果的客观性也会有失偏颇[13]。
RIA指的是放射免疫技术,主要有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科学家所发明,是体外微量检验技术当中的一种类型[14]。这种技术主要联合两种抗原,并且这两种抗原要求一个没有经过同位素标记,一个经过标记,使这两个抗原能够和抗体进行结合,产生竞争抑制方面的反应,从而获得试验方面的结论[15]。这样的一种操作方法十分的简便,同时自身的特异性也比较高,有着灵敏性强等各种各样的特点[16]。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一定的放射物质,这种物质不仅仅会对参与试验人员的健康带来危险,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从而出现一些假阳性的反应,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导致在病毒感染免疫检验过程当中使用这种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通常情况下,放射免疫技术一般会用在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检验分类当中[17]。
3、血细胞凝集法
有多项研究可以证实,部分病毒存在者促进红细胞聚集的性能,而这样的一种性能也被人们称之为血凝[18]。血细胞凝集法是在此基础上所研制出来的一种用于病毒检验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用到血凝抑制试验,该试剂有着辅助的作用,而这个试验也是在考虑病毒促进红细胞聚集能力有可能会被相应抗体抑制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方法。血细胞凝集法仅仅会用在对梅毒进行确诊的过程当中,因此也会常用在对梅毒螺旋体进行检测,但是并不适合用在对梅毒疗效的检测过程当中[19]。
4、中和试验法
中和试验法主要涉及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固定血清-稀释病毒,第二个部分是固定病毒-血清稀释,主要对病毒感染能力进行检测[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分析和血清结合之后的病毒所剩余的感染力,人们可以判断免疫血清对于病毒感染所带来的抑制能力。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一般会在临床上用来对病毒抗原性和类型进行相应的鉴别[21]。
5、免疫电泳法
免疫电泳法主要结合了抗原抗体带电的作用,原理是带电的物体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之下进行相应的运动,试验者在对该物质的数量运动的快慢进行观察之后,可以更好地判断出病毒的类型[22]。
三、新兴病毒感染免疫检验方法
1、发光免疫鉴定
发光免疫鉴定技术主要结合了发光系统和免疫反应,完成对抗原和抗体的检验,这种方法的特异性比较高,同时敏感性也比较突出[23]。和荧光免疫法比起来,这种方法能够充分考虑发光器和发光系统所使用的标记物也是发光剂,并且一般会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病毒的感染免疫检验工作,因此这种类型的技术本身有着比较高的稳定性和无毒无害的特点[24]。对于发光免疫鉴定技术来说,通常情况下会用在对病毒的检测过程当中,在使用时,这种方法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比较短,能够快速的检验出病毒的类型,同时明确疾病的诊断情况,能够用在临床的检验当中,是一种优质的技术,因此也有着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25]。
2、胶体金技术
胶体金技术的四种物质是胶体金,主要是用在对抗体和抗原进行标记以及检验的过程当中,这种技术不仅比较安全,同时在操作上也十分简便,有着比较良好的敏感性性和特异性。目前在临床当中,这种技术一般会用在对血清内的甲胎蛋白进行检测,以及对艾滋病病毒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26]。
3、重组免疫试验
重组免疫试验主要通过使抗原与横线条式的方式,对含着硝酸纤维塑模的模套进行吸附,在长条凹槽反应盘当中和标本抗体进行反应和洗涤,并且加入一定的底物显色,观察条带,能够发现血清内存在一些特异性的抗体,最终能够完成抗体效价的评估[27]。总的来说,这种方法适合对一些复杂的病原体抗体进行检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临床应用中,一般会使用一些传统的检验技术来开展病毒感染免疫的检验工作,这些方式本身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差,因此会缺乏一个比较客观的检验结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的病毒感染检验技术也获得了更大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对传统的技术进行取代,能够在病毒感染的免疫检验当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为了不断提升病毒感染检验的准确性,在临床上,还需要不断加强对病毒感染免疫检验工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新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6):807-808.
[2]司志霖,蔡晓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比较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196,198.
[3]白洁,李桂霞,罗传霞,等.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666-668.
[4]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5]严伟玲,严春玲,赖在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2):1748-1749,1753.
[6]毕秀欣.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6-77.
[7]]吴淑霞,范军,张俭,等.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3):344-346.
[8]钟春燕,陈宝炳,陈君,等.浙江省杭州市595例无主患者4种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4):300-302.
[9]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10]卢婷,李发科,罗杰,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性能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5):582-584.
[11]杨梅,晏红.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4):448-450.
[12]鲍春,陈德黎,王秀华,等.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监测及强化免疫最小年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7,24(4):394-396.
[13]殷蓓琦,黄秋芳.三种不同免疫检测法对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6):682-685.
[14]潘焕,张贵萍,陆韦,等.学龄儿童体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37-4239.
[15]何英爱,姚叶林,刘见欢,等.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比较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2):123-125.
[16]王新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6):807-808.
[17]白洁,李桂霞,罗传霞,等.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666-668.
[18]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19]严伟玲,严春玲,赖在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2):1748-1749,1753.
[20]王丽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7):994-995.
[21]黄洁,吴建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与HBv-NA的关系探讨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126-1128.
[22]王晓燕,金春华,杨瑞华.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3):66-67.
[23]刘菊.2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156-157.
[24]徐陈瑜,陈洁,温坚,等.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22(1):1-5。
[25]王燕,尹秋霞,窦恒利,等.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法作为筛选试验测定丙肝抗体的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4):246-250.
[26]施丽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4):454-456.
[27]张国军,谭延国,张然星,等.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的现状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545-549.
论文作者:王熙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免疫论文; 病毒论文; 乙型肝炎论文; 血清论文; 抗体论文; 病毒感染论文; 抗原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