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与协同发展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现象的再认识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几乎众口一辞:我国“长三角”地区处在由产业同构而引致的过度竞争状态。但最近学术界不同的声音多了起来,其理由首先是,从产业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看,该地区的产业同构问题并不严重。以制造业为例,上海、浙江、江苏的相对专业化指数分别从1998年的0.437、0.345、0.258上升到2002年的0.512、0.404、0.272,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同期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分别从0.317、0.269、0.414调整为0.261、0.328、0.410,表明三地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正依据比较优势整合区域产业结构。
其次,该地区已形成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差异(见表1)。一是领先行业存在差异。以2001年制造业为例,上海领先行业的前三位是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黑色金属加工,只有电子行业与江苏重合,但江苏的电子行业仅列第三位,比重也比上海低4.7个百分点。江苏与浙江列第一位的都是纺织业,但这两省列2至5位的行业基本不重合。二是行业集中度有差异。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列在前面的6个行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55.7%;江苏居中,占51.4%;浙江最低,占48.7%。三是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存在差异。卓勇良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上所列举的29种产品,用变异系数计算三地产品产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差异,变异系数大于0.6的有24种产品,大于0.8的有15种产品。
表1
2001年沪苏浙制造业领先的6个行业比重
(单位:%)
上海比重 江苏
比重 浙江
比重
电子及通信设备
14.3 纺织
12.1 纺织
14.6
交通运输设备12.9
化学原料及制品10.1
电气机械及器材9.2
黑色金属加工9.8
电子及通信设备9.6
服装及纤维产品6.9
电气机械及器材
6.2
电气机械及器材7.4 普通机械 6.7
化学原料及制品
6.8 普通机械 7.0
化学原料及制品6.0
普通机械
5.7
交通运输设备 5.2
交通运输设备 5.3
合计占制造业比重
55.7
合计占制造业比重
51.4
合计占制造业比重
48.7
资源来源:根据上海、江苏、浙江各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编制。
再次,制造业结构的相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其中S[,ij]为i、j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0S[,ij]1,X[,ik]和X[,jk]为两个区域k部门特征值(如从业人员、产值占该区域总量的比重,一般采用产值指标)。S[,ij]越趋向于1,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越是相似;S[,ij]越趋向于0,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大。据此计算出“长三角”地区近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199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地区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浙江/上海 0.795 0.76
0.748 0.767 0.742 0.762 0.715 0.711
上海/江苏 0.858 0.822 0.816 0.856 0.842 0.860 0.846 0.850
浙江/江苏 0.972 0.971 0.967 0.960 0.951 0.937 0.930 0.914
资料来源:江苏、上海、浙江各年统计年鉴,以制造业中的细分产业的产值作为计算指标。
与此同时,产品结构的差异度在提高。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大小并不能从根本上判定地区或城市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因为在对相似系数的测算时假定产业内的产品是同质的,对测算对象的同质化假定越是泛化,相似系数也就越高;产业越是细分,则相似系数便越低。然而真正的竞争不是发生在一个比较泛化的产业层次,而是发生在产品层次,所以产业组织理论将产业定义为“生产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或劳务的集合”。如果细化到产品层次,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中的X[,ik],和X[,jk],就是i区域k产品和j区域k产品的产值占各自区域所有产品的总产值的比值。但各地统计资料中均无这样的数据,而只有主要产品的产量,因此X[,ik]、X[,jk],就只能转换成i区域和j区域k产品产量分别占各自区域总产品产量的比重,而由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量纲,因此无法用这个指标来衡量两地的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所以必须在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之外构造一个新的指标。我们可以构造一个衡量两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度指标:其中Y[,i, j]代表两地区产品层次的结构差异系数,Y[,i, j]越大,表明两地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i、j代表两个地区, X[,ik]、X[,jk]代表i地区和j地区k产品产量,X[,i+j, k]代表两地区k产品的区域总产量,n为两地区产品种类数。
在理论上,Y[,i, j]有以下性质:0<Y[,i, j]<n。为了直观的需要,将Y[,i, j]转化成0到1之间的实数。由于产品种类的多少会影响Y[,i, j]的大小,为了衡量年度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取主要产品为计算依据,并使各年间n的大小一致。由此可得199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系数(见图1)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相似性在下降。
二、“趋同-趋异”式扩张的绩效与隐忧
由以上分析可见,“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有弱化的趋势,或者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正走向“趋同-趋异”式发展模式,即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而产品结构却在不断趋异。一定程度的结构趋同,是由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接近,资源禀赋相似,三地在产业扩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区域竞争与产业水平分工的结果。因此,不必过分夸大结构趋同的负面效应,以至人为地扼杀区域竞争,招致效率的损失。区域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对“长三角”来说,正是由于区域内的竞争激发了该地区的经济活力,使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位。要素和产品的交流互动所体现出来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在内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这种产业同构扩张与区域竞争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1990年以来的全国与“长三角”地区农村与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状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以1990年农村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全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的比值在2001年为1.296,而同期上海的比值为 0.630,江苏为1.301,浙江为1.140(具体数据见表3)。除江苏的这项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浙江的数值明显比全国低,上海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反而比城市快。从1978-2001二十三年的时间跨度看,江苏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从1978年的100(以1978年为100)增长到2001年的613.6,而同期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从100增长到588.8,农村的增长速度明显比城市快。从消费角度看,上海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消费指数从 1978年的100分别增长到2001的560和511;江苏则分别增长到591和407。农村的增长速度也比城市快。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不缩反扩,而在“长三角”地区却日趋缩小,这得益于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拉动。
附图
图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度
表3
“长三角”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
全国 上海 江苏 浙江
年份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199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91 102 107
120 103
94
103
109 105
1992 108 118
134 113
104 125
119 118
1993 111 129
164 134
107 136
131 134
1994 117 140
206 149
113 148
136 150
1995 123 147
255 153
124 156
143 158
1996 134 152
291 159
140 158
152 160
1997 141 157
317 160
146 173
158 163
1998 147 167
325 167
153 181
165 172
1999 152 182
329 205
161 199
174 185
2000 155 194
336 214
166 207
188 202
2001 162 210
373 235
173 225
201 229
资源来源:根据各地统计年鉴计算而成。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扩张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该地区大多数城市胸揣强烈的赶超意识和务求必胜的挑战心理,为了抢得有限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资源,盲目供给基础设施。据统计,该地区每万平方公里的机场密度已达0.8个(超过美国0.6个的水平),且经营绩效不佳。如果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到2020年该区域将拥有48个民用机场,平均每隔400公里就有一个机场覆盖。江苏沿江各城市争相建设集装箱码头,江阴至南通60公里岸线上已落成68个万吨级泊位,平均间距不到0.9公里。失序、失当的资源内耗性竞争使该区域生态环境交互破坏,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态势虽然是为了致力于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的,但实际效果却往往成为拖累区域发展的主要根源。
其二,在招商引资方面,各城市比拼土地资源的“廉价程度”和特殊政策的“优惠程度”。土地价格一降再降,苏州将土地价格从原来的每亩20万元降到15万元,昆山从每亩15万元降到10万元,常州降到10万元,更有甚者,无锡将每亩土地价格降到2-3万元。
其三,在相近的资源禀赋下,“长三角”区域投资容易趋向一致,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需求结构相似。同时由于分属三个行政单元,为保护本地利益,防止税源外流,增加可支配资源,地方政府就有可能以行政手段制造区域壁垒,相互封锁,干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三、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结合“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地区产业协同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趋同-趋异”式发展中,要创新产业组织。传统的福特主义强调大企业主导模式,以求大幅度降低成本。而在“新经济”中大展身手的温特尔主义则主张,生产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顶级企业只控制产品研发和市场标准,通过细化产业分工与协作,将巨额投资的制造业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从而推进了20世纪90年代全球性国际分工的重组。以韩国和台湾为例,韩国走的是传统重化工业之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经济发展偏重赶超战略,倾力扶植大企业,发展资本密集程度超过其要素禀赋的产业,导致产品成本高企,盈利能力下降,且高额负债。当国内资金不足时,积累了大量的外债。由于调整步伐缓慢,使得福特主义模式的韩国财团在1997-1998年难逃亚洲金融危机的“骨牌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朝着温特尔主义方向前进,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因而亚洲金融危机对其冲击就小得多。有鉴于此,“长三角”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合力优化区域分工,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从制造优势向经营与组织优势的转变。通过引导积聚和培养群落,创新区域产业的空间组织,以求信息聚集、市场聚集,降低交易成本。
2.在协商对话的前提下,作出强制性制度安排。创立系统的禁止各种限制性做法的制度(如防止对外来者和新进入者封闭市场或限制竞争等),协调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利益关系。按照产业积聚化规律,构建区域共同市场,促进区域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动。从根本上打破“长三角”内部不同区域的市场保护和分割,发展现代商贸与物流,促进产业升级,形成一体化格局;完善功能性和引导性产业政策体系,整合产权交易系统,形成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确保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各类市场;建立并完善“长三角”地区企业信息系统,为跨地区的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提供机会与效率对称的平台。
3.以城市化推进工业化,建构区域城市合作机制,促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城乡互动促进了该地区都市连绵带的形成,而都市连绵带之间经济联系的强弱取决于连接各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网络系统的健全和完善。因此,该地区应将各有侧重的经济发展战略纳入区域城市合作框架,进行制度创新。形成中心城市联动辐射的发展模式,以产业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长三角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江苏城市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