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雷素琼

(成都温江区人民医院血透室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1.43%,对照组真菌感染率为11.43%。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23,P<0.05)。经抗菌药物治疗,所有感染均治愈。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真菌感染的感染率,且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真菌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3-0311-02

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最主要亦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稳定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通路之一,操作简单、透析效果良好、创伤小及易反复使用而在临床上备受欢迎,但因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因素不得不深静脉留置以保证血管通路的顺利使用[2]。本次研究分析并探讨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0例。男73例,女67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1.43±4.85)岁。纳入标准:(1)无全身感染性疾病。(2)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现随机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1)纱布用品护理。每次透析前,护理人员均将纱布条使用碘伏纱条浸湿,保证无菌状态。[3]

(2)皮肤护理。打开置管处,进行敷料,观察皮肤周围有无红肿、渗液和分泌物等。使用0.5%的碘伏对置管处的皮肤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后,将上述浸湿的纱布条放在置管的周围,并用无菌的干纱布将伤口覆盖。

(3)透析护理。使用碘伏对管道外段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并使用无菌操作连接动静脉血路通道后开始透析,使用无菌纱条将置管固定。当透析结束后,对动静脉接头处再次进行消毒,更换无菌肝素帽。将患者置管处纱布条打开,取出纱布条,并更换一次性透气敷贴,并再次使用无菌纱布条包裹导管外端。

(4)血透室护理。室内应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和污染区。护理人员进入时要穿戴好工作服,穿刺前注意手卫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章程进行护理。

(5)真菌感染治疗。对真菌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种属,并使用药敏试验选择合适药物进行治疗。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调查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率的比较采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感染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共9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观察组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感染率对比

 

3.讨论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是针对血管条件差及无法耐受内瘘手术的主要补充方式,而除导管自身功能异常外,引起导管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便是患者继发感染。研究表明,平均接受深静脉置管每1000天内发生感染次数为1~4次左右,而在其中真菌感染所占比例不足8%[4]。而在后期关于血行真菌感染调查中,导管相关性的真菌感染则占一半左右,逐渐提醒学者注意真菌感染在深静脉置管中不容忽视[5]。

经分析发现,导管的相关操作是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亦是可能引起感染发生的因素之一。严格注意留置导管接口暴露于空气中,肝素帽取下后即刻接入下一通路,然后完成皮肤口的消毒工作并用无菌纱布/敷料隔离固定。透析过程中反复接卸亦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置管时也需注意患者体位及导管留置的位置,避免通路不畅而重新接卸发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共25例发生真菌感染,病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所检四种药物敏感性均较高。深静脉置管感染病原菌存在真菌感染,在进行病原菌检测时不容忽视。同时,当确定为真菌感染但又无法明确选择用药时,可首先选择氟康唑或伏立康唑,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使用抗真菌药物,部分真菌可能出现抗药现象甚至菌种升级,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参考文献】

[1]林秀娟,肖龙,林红燕,等.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对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1):1736-1738.

[2]杜胜华,母慧娟,张琥,等.聚维酮碘帽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1):790-792.

[3]王涛,张凡,魏萌,等.头孢他啶-肝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1):5759-5762

[4]汪林峰,马立彬.持续性血液透析乙型及丙型肝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98-599.

[5]李建伟,黄亮,简磊,等.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654-656.

论文作者:雷素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  ;  ;  ;  ;  ;  ;  ;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雷素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