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汤加减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临床分析论文_花佳佳,张玲燕(通讯作者)

花佳佳 张玲燕(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苏 南通 226011)

【摘要】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减方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二仙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30例围绝经期失眠女性患者,对照组给予30例患者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及停药2周后,无论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还是PSQI总分等临床症状上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未发现有毒副作用。结论:加味二仙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积推广。

【关键词】二仙汤;心理干预;围绝经期;失眠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317-02

围绝经期妇女在月经停止前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激素的改变,间接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通常伴随潮热、失眠、多梦、盗汗等症状[1]。临床上此阶段的女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自行消失,约25%患者症状较重[2],久治不愈,甚至诱发精神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及非药物,西药常易损伤肝肾,且长时间服用易造成药物成瘾、药物依赖[3]。近年来,本人采用二仙汤加减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患者,临床依从性好,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现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60例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年龄48~55岁,平均49.2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5年。其中绝经1年22例,绝经2年以上14例,有24例患者伴有月经不调。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潮热、头晕、心悸等。排除由脏器器质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二仙汤为主方: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巴戟天6克、当归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诊疗时需要根据患者随证加减:伴头晕,舌质红嫩者,加炒白芍10克,天麻10克予以敛肝息风;伴有腰酸、潮热、干口,苔黄腻者,加生地黄10克、百合10克以养阴清热;伴有多梦、易醒者,加牡蛎30克、龙骨30克以镇惊安神;伴有盗汗、乏力,脉象弦细者,加五味子6克、炙黄芪10克,炒白术10克以补气敛汗;伴有胸闷、嗳气等肝气郁结者,加香附6克、郁金10克,合欢皮10g。用水煎服,1 剂/d,2次/剂,均在早晚饭后煎服,治疗4 周。

同时治疗组就诊时配合心理干预,围绝经期女性大多数患者因为家庭琐事、工作压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易造成失眠久治不愈,甚至治疗没有一定的连续性,依从性不够良好,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每次门诊治疗时,我科对于每位围绝经期女性患者都会进行精神量表的评估,同时针对评分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心理疏导治疗,给与患者定期随访,四诊合参,辩证用药。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1mg,睡前口服,1次/d,治疗时间为4 周。

1.3 疗效评价

运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症疗效判定标准”[4],分为痊愈: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或者达到正常水平者,醒来时身体及精神状态均良好;显效:睡眠改善明显,睡眠深度有所增加,睡眠时间超过3h;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少于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运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5]予以评定,每项按0~3分等级计分,总分为0~21分,积分越高,则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围绝经期妇女肾气渐衰,天癸渐竭,体内阴阳不调,易导致心、肝、脾、肺等脏器调节功能失调。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与心、肝、肾有关,心藏神,肾主水,藏精,肾虚则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亢盛;肝藏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易致“不寐”。

目前关于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治疗报道较多,张小妮等主要从酸枣仁汤配伍特点及辨证论治,研究围绝经期失眠的机制及观察其临床疗效[6]。吴海红等总结了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的肝郁证素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相关性的研究结果[7]。来洪英通过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调节治疗以治理围绝经期综合症失眠[8]。汪妙芬等通过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9]。临床治疗中有的方法过于单一,有的外治法,如针灸疗法,患者接受度、依从性较差,对于针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造成围绝经期女性的失眠症状久治不愈,甚至逐渐加重,诱发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导致生活负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仙汤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壮阳,除湿健脾,当归补血和血,黄柏清热利湿,知母滋阴降火。全方合用具有调和阴阳、滋补肝肾、养血安神之功效。已有动物实验表明,二仙汤有延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衰老和增进该轴功能的双重药效,对黄体细胞分泌P有促进作用[10]。临床应用表明二仙汤加减方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治疗组治疗4周及停药2周后,在睡眠时间、质量、PSQI总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了患者心理变化、定期随访,运用情志疗法,治病求本。相比西医应用镇静安眠药物,中药汤剂治疗没有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不易造成成瘾性、耐药性;结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避免了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依从性相对较差的缺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二者结合,能够既病防变,缓解不适,又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3)[S].第三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1:31-61.

[2]王淑萍.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八法[J].现代中医药,2012,(05):59-60.

[3]魏凌波,陈少宗.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统计[J].辽宁中医杂,2013,13(02):234-235.

[4]魏凌波,陈少宗.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统计[J].辽宁中医杂志,2013,13(02):234-235.

[5]吴海红,李红.围绝经期非器质性失眠妇女的肝郁证素与PI3K /Ak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25(5),561-562.

[6]来洪英,围绝经期综合症失眠的心理治疗与调节[J].内蒙古中医药,2010,21:113-114.

[7]张良,刘莉.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型围绝经期失眠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7, 34(3),90-91.

[8]周晓喜.治疗失眠的药物及其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23(3):88-90.

[9]汪妙芬,李璟.针灸十三鬼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45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5, l4(11):1094.

[10]徐昕红,霍晓娇,黄志力.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26(10):1277-1279.

论文作者:花佳佳,张玲燕(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二仙汤加减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临床分析论文_花佳佳,张玲燕(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